80后小伙来济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山东商报 文/图记者于娜
王力在采集造血干细胞 80后小伙王力是一名在青岛的外来务工人员,修过车、送过货,搬过砂,目前从事装修刮腻子工作,看似普通的一个人内心充满正能量,他坚信人人都可以奉献爱心,不论职业高低,不论何时何地。日前王力来到济南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救助河南一白血病患者,他成为全国第6572例,山东省559例,青岛市71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曾一度失联 为救人义无反顾
今年34岁的王力是山东菏泽人,已经在青岛打工10年。这10年里他勤恳工作之余还不忘做公益、献爱心。今年2月3日,青岛市崂山区红十字会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志愿者王力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需要联系王力继续做高分辨检测,并沟通和确认捐献事宜。
崂山区红十字会根据登记表的信息,了解王力是一名来青务工人员,家乡菏泽,于2016年4月26日采样入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通过手机联系后,发现已停机,按照惯例,这样的情况基本不可能找到采样志愿者了,于是红会工作人员尝试联系当初王力留下的第二联系人于先生。于先生接电话后,表示认识王力,但是王力目前没有手机,需要去找寻他,如果找到,会通知王力和我们联系。崂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认为找到他的希望只有一半。
第二天一早,王力主动打电话到崂山区红十字会,听说配型成功需要捐献,他就说了一个字“行”。作为装修工人,王力要根据工活安排四处跑,时间不稳定。但电话中,王力很坚定的说:“当初自己决定采血样的,没问题!”
57次,65600毫升,他是血站的老熟人
王力个子不高,穿着简单朴素,不爱说话。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却有着一颗充满爱的心。“他是青岛血站的老熟人了。”崂山区红十字会秘书长王鲁青介绍,“据我们查询,从2012年至今他在青岛57次献血(含血小板),累计65600毫升,每个月都要去献血小板,而且不管在何处工地或者装修现场,血站一打电话,他都会立即去献血。”其实,早在2004年,王力在天津打工的时候,就开始献血了,当年他只是认为献血可以救人,救人是好事。所以在2016年4月王力通过红十字会的宣传单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后,就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没想到的是,仅仅时隔10个月,王力的造血干细胞就和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很多人都觉得平时工作很累,如何能坚持献血,对此,王力表示只是做了件小事,“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并没有多么复杂。”
怕影响捐献不吃止疼药
捐献前一个星期,王力就来到济南进行捐献前动员,前四天要打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动员剂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而因为感冒,打动员期间王力出现腰部酸胀等症状。为了不影响捐献,王力一直咬牙坚持:“这点痛,算什么,救人才是大事。”根据医生的医嘱,可以吃一点止疼药缓解症状,王力怕影响捐献没有吃。
在此期间,崂山区第5、6例成功捐献者还通过微信语音为王力加油鼓劲,“他们说能救人是一种幸运,我听后很受鼓舞,更觉得自己干的是一件好事。”
记者了解到,受捐患者是一个17岁男孩的母亲,在男孩的感谢信中,他表示上完初中就辍学在家,照顾患白血病的母亲,母亲曾几次想放弃,是王力给了母亲生的希望,也给了他们全家希望。而在王力眼中,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捐献血小板差不多,只是时间长一些,“此时的患者是最着急的,也是最难熬的,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为她带去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