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李鲁介绍,堤口路街道辖区内共有残疾人约900名,其中具有劳动能力者200名左右。2016年,堤口路街道超额完成残疾人培训指标40人,帮助2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残疾人走访率达90%,走访用人单位超过40家。在她看来,目前残疾人就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残疾人本身对政策依赖性过强,不敢踏入社会,过度依赖低保。李鲁所在的辖区内有一位20多岁的年轻残疾人,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孩子一直靠每月580元的低保生活,不愿意走出家门。李鲁和同事们就多次走访,劝说孩子主动就业,接触社会,实现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最终在一家摩托车配件厂找到了工作,后来不断积累经验,又找到了一份薪水更高、工作环境更好并且更具挑战性的销售工作。

“先就业再择业一直是我跟残疾人强调的观点,也是我个人的经验谈吧。残疾人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就是改变的一大步,尽量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李鲁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工作生活两不误李鲁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生活更是满含热情。从小喜欢画画的她在老公的老家秦皇岛第一次接触葫芦烙画这种艺术形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不仅拜师学艺,创作的作品屡获大奖,更把自己的这份爱好与残疾人就业联系起来,开设了“社区创意手工坊”。手工坊把社区残疾人集中起来,让他们学会一些手工技能,一方面可以充实生活、陶冶情操,同时好的作品还能拿到网上去卖,减轻家庭负担。 濞戞挸顦遍崺宥夊礂鐎n偅鐒块柨娑虫嫹闁稿繐鐗撻。顐﹀礆閿燂拷闁挎稑鏈粣鎰偓瑙勭箓閵囧鎮顒傜濞存粠鍏涚粭銏ゅ疮閸℃鍘旈柨娑樻湰鐎氱偓寰勫顒夋▼濞戞挴鍋撶紓鍐╁灦婢э妇浜搁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