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美女翻译:济南济南嫚张璐已是外交部副处长
来源:
济南姑娘张璐
端庄的外表、淡定的举止、认真的神态,“达其意,通其欲”。她们流利的翻译和清新的面孔总会成为全国两会上别样的风景线。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以来,总理记者会的翻译除了张建敏、费胜潮和孙宁3位男士之外,其余均为女性,分别是朱彤、雷宁、戴庆利、张璐。今天正值三八妇女节,又恰逢两会,让我们揭开这些“美女翻译”神秘面纱。
学历背景 多毕业于外交学院
朱彤,毕业于外交学院,后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培训班,1990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担任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她在1998年朱镕基就任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以其精湛的翻译才华,赢得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青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03年4月,德意志银行任命她担任中国区首席运营官。
戴庆利,1989年进入安徽大学学习英语,1993年进入外交学院学习,获翻译学硕士,1996年到外交部工作。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在2006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担任翻译任务,出色的表现使她声名大振。
雷宁,外交学院毕业,2005年担任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的翻译。她曾先后随朱镕基(2001年5月)、胡锦涛(2002年1月)、江泽民(2002年4月)、温家宝(2003年7月)及李肇星(2003年7月)等出国访问。最多的纪录是一年出去140天。2008年起担任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处处长,2010年起在外交学院任教。
张璐,济南人,2000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她不仅有着端庄典雅的外貌,而且天资聪慧,曾在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并拿到硕士学位。曾任胡锦涛、温家宝的首席翻译,现任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2011年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因现场流利地翻译古诗词,受众人追捧。
如何选拔 必须经得起三道考验
她们是如何成为领导人的翻译的?外交部翻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三道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
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所谓的“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首先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几位前辈每天陪学员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培训的强度很大,所用的教材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当天的新闻和评论,或近期的热点话题。外交部还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的幸运儿能被最终录用。
张璐介绍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说,“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美国之音。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一练习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感觉像是被人痛打了一顿。”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肯定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每年总理的记者会,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从那时起,接到任务的翻译就进入冲刺阶段。
素质要求 政治敏感,耐得住寂寞
两会翻译的选择标准一直沿用周恩来总理定下的16个字,即:“站稳立尝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在业务方面,能够成为两会翻译,她们必须具备“完整、准确、通顺、易懂”的翻译水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尽量记下问题,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任小萍曾对外介绍,翻译人员必须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既要有信心,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必须集中全部精力,不能允许有半点虚荣心作怪,否则遇到难点和问题,就会方寸大乱。在张璐看来,给领导人当翻译,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翻译时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如实翻译。”当一个好翻译还要了解领导人说话的意图,可以结合当时的语境去“巧译”。
领导人的翻译实在是个声名在外,却需要清修苦练的活。有专家甚至认为,“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管眼下的追捧多么热闹,苦练内功依然是高级翻译们以后继续要做的事。另外,作为一名翻译,首先在形象的塑造上就要尤其用心,既要大方利落,又不能喧宾夺主。特别是在两会记者招待会这样庄严的场合,形象更是不能太过于犀利。最好是既能朴素低调,又不失大方干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