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柳新村社区居委会变成牡丹园
看着自己培育出的牡丹,朱大爷—脸笑容。
24日上午,甸柳新村第—社区居委会的—个活动室内,各色牡丹姹紫嫣红,将原本略显单调的活动室变成了—座牡丹园,也让前来欣赏牡丹的居民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原本应在春天才开放的牡丹,全部是由社区居民朱宗海经数年研究,利用新技术培育出来的。他把第—次培育出的牡丹专门拿到居委会,就是想让大家都来看看,—起过个愉快的春节。
春节看上牡丹居民啧啧称赞
“昨天往这搬时,还是花骨朵,现在居然就开了!”24日上午10点半,在甸柳新村第一社区居委会的一间活动室里,居民王大姐高兴地说。和她一起来看牡丹的,还有好几位居民。大家边看边聊,好不热闹。
活动室里的牡丹可谓姹紫嫣红,有的是粉红色,有的则是深紫红。以前没见过春节前后就开放的牡丹花,居民们禁不住啧啧称赞。据介绍,这里摆放了四五十盆牡丹,总共有17个品种。
活动室里,一位老人在花丛旁来回走动,表情难掩兴奋。这位老人叫朱宗海,今年73岁,家住甸柳新村二区7号楼,这些牡丹都是他养的。朱大爷告诉记者,他专心培育牡丹近9年,现在是用新技术第一次培育出那么多在春节前后开放的精品牡丹品种。养出这么多牡丹给谁看?“就是给大家看的,所以先拿到居委会来,让邻居们欣赏,希望大家能过个愉快的春节!”朱大爷笑着说。
据朱大爷介绍,以前市面上也有春节期间开放的牡丹,但是花团小、品种单一,他觉得鲜艳大团的牡丹花十分符合春节的喜庆氛围,便潜心研究培养,并最终养出了凌艳红、卷叶红、大粽子、黑海撒金等精品牡丹。
为牡丹受病痛心新技术养出新品种
朱大爷说,他在历城、章丘结合部102公路收费站附近有一个牡丹基地,共有1万多株成苗牡丹,300多个观赏品种。“我建这个牡丹园,跟咱报纸还有很大关系呢!”朱大爷感叹说。
原来,朱大爷9年前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内容为“菏泽牡丹深受烂根病害,每年损失近4000万元”的报道后,深感痛心。这也引发了他研究牡丹培育技术的动力。后来,他又看到有媒体报道,菏泽牡丹种子被带上神舟飞船。当时朱大爷手里恰有一台高频电场处理机。他禁不住突发奇想,“能不能模拟太空环境,用高频电场处理机处理牡丹种子?”
于是,2002年朱大爷去了趟菏泽,向人要了10棵已受烂根病害的牡丹病苗,带回济南进行高频电子处理,谁知第二年10棵病苗全部成活。“一高兴,2004年我又去菏泽拉回近7000棵牡丹病苗,经处理后雇了二十个人帮忙种上,第二年成活了七成以上。”朱大爷激动地说,而且他发现,牡丹原本怕涝,经高频电子处理的牡丹种苗,不但能抗烂根病、还抗涝。2007年,他的牡丹园进水,有的地方类似沼泽,过了一年半后,发现这些牡丹相当一部分仍活着,还长势不错。
看书、实验以及和其他牡丹爱好者交流技术,几年来,朱大爷通过调节电流、电阻、频率、时间等相关数据,不停地做实验,诱变基因,培育出不同的牡丹品种。“今年新培育出的精品牡丹,先放在社区给大家看,之后再推向市场。”朱大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