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难如何破题 “教育券”或可解忧
连续两天,本报关注的幼儿入园难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公平享受学前教育,年轻的父母不再做“孩奴”?专家认为,除了加大投入,加强引领和监督 ,“教育券”政策或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入园难,孩子也“愁”。本报记者 陈文进 摄
本报记者 徐洁 董钊
连续两天,本报关注的幼儿入园难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公平享受学前教育,年轻的父母不再做“孩奴”?专家认为,除了加大投入,加强引领和监督 ,“教育券”政策或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学前教育应加大投入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丁海东副教授说,通行观点认为,学前教育虽然不像高等教育那样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是最根本、最深远和最持久的教育方式,因此获得的回报率也是最高的。“但是,我们没有把学前教育放到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位置上来对待。”
丁海东说,“在内地,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占不到整个教育投入的2%,这个数字在全球都算低的,而在香港,这个数字是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应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丁海东认为,这一提法还不具体,政府、社会、家庭都应投入,但究竟以谁为主?目前,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欠账太多,虽然一时难以改观,但应把政府投入为主作为一个长远目标。
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采访中,不少公办幼儿园负责人抱怨“编制不够,师资不足”,而在多数私立幼儿园,没有任何补贴,办学经费往往难以为继,老师培训、学习更是想都不敢想。
倘若加大学前教育的公共性投入,投在何处?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南乐水认为,首先应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孩子入园问题,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下岗失业人员子女等,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让其有条件享受优质学前教育;其次,“选择幼儿园其实还是选择老师”,应当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幼教师资总体水平提高了,受益的是孩子,是整个国家。
《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南乐水对此理解为,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增加教师编制,同时出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学前教育这一公益事业。
政府进行引领和监督
记者调查发现,在城市,许多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因种种限制建不起来;而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幼儿园建设投入更是严重不足,有钱的上好幼儿园,没钱的上差幼儿园,再没钱的不上幼儿园,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学前教育期待资源的均衡配置。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丁海东副教授认为,政府应当首先承担起监督和引领职责,比如督促达到办园条件的小区建幼儿园。如果缺少监督,小区可能会将幼儿园改成更容易挣到钱的棋牌室,所以,政府在其中的监督和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学前教育,并非是政府做‘甩手掌柜’,政府还应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丁海东说。
“教育券”或是可行措施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数不多的机关幼儿园、事业幼儿园招生对象一般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孩子。同时,在这些单位,子女“托幼费”往往还能得到部分报销。
丁海东认为,上私立幼儿园的孩子,也应享受到公共财政对他们的帮助,“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是纳税人了吗?”
丁海东告诉记者,目前,香港、台湾普遍实行的“教育券”政策或是一项可行的措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从2007年起每年为每名3到6岁幼儿提供13000元港币的“学券”,其中10000元港币用来交学费,3000元港币用于教师在职进修。
欧美国家也实行“教育券”政策。在加拿大,幼儿教育券每三个月发放一次,每次给每名幼儿450加元,对超过入园年龄的幼儿不予补助。
教育界人士认为,“教育券”形式变更了教育资助的方式,由资助学校改为资助家长,以促使幼儿园通过合理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