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熊孩子”蜕变为学霸,父亲说—— “孩子是种子,父母作用是发现”
齐鲁晚报记者 徐洁 实习生 夏晨雨
在高中即将结束的时候,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钱胤豪以梦寐以求的offer为" 瞎折腾" 画上了句号。他对高中前的自己评价是:" 不服管教、不爱学习、不怕老师,不断惹麻烦。" 不过,在智慧父母的养育下,熊孩子也有春天,他有着独立游历多个国家的经历,找到了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如今,他被佐治亚理工大学等五所大学录取,他最终选择的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钱胤豪的幸运在于,他有包容、发现、引导他的父母。
钱胤豪(右)和爸爸。
跟上孩子节奏 家长也得学习
记者:在谈到钱胤豪时,山师附中用了一个词" 传奇" ,他的自我评价也是" 特立独行" ,这样的性格怎样形成的?
钱先生:他在申请大学时用了一个小故事&mdash &mdash 防盗门事件,临近中考一个月时,教室防盗门坏了,方案是家长均摊费用换新的,这时他站出来反对,认为防盗门是学校固定资产,让家长掏钱不合理,他的公开反对让班里弥漫着对立情绪,他觉得这样下去对班里影响很大,拿来工具用了三个课间把门修好了。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两点:一是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二是动手能力比较强。这件事情我没有阻止他,当然,他后来也反思,应当考虑到老师的感受。
我以前经常接到老师的" 叫家长" 电话,可能他在学校惹事了,但每次我都是客观分析。他的性格也受我们家庭氛围和关系影响较大,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遇到问题,我们从来不把观点强加给孩子。我们会就某个问题展开餐桌争论,什么问题都能拿来讨论,甚至同性恋、性话题、毒品话题,经常在餐桌上争得不可开交,所以他从小不屈从于权威,也培养了他判断对错的思辨能力,他后来自己去那么多国家游历,这都是准备。为了能跟上他的节奏,我们也需要不断地看书、扩展视野。做父母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在工作之外拿点时间应付下就可以了。
家长放手 孩子学会独立旅行
记者:钱胤豪独立去过许多国家,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如何放手做到?
钱先生:我家是散养的养育方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带他满世界跑。我曾经带他去墨尔本最大的赌场参观,我认为这对孩子都是经历,无所谓好坏。他高二时第一次独立出国去越南,后来又去了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在马来西亚,他因为手机没电失联近两天,在缅甸返程时还迷了路。孩子独立旅行曾遭到他妈妈强烈反对,但未能动摇我支持儿子继续出行的信念。多次锻炼后,他也非常擅长规划旅行,如何搜集各种信息买到便宜机票,将旅行费用降到最低,如何制定方案应对各种问题,这些应对问题的能力、生存的能力都是一个人终身需要的。
孩子的转变也是在旅途中发生的,我们一起去欧洲,他感受到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百年名校浓厚的学术气氛,有了留学想法,他英语不好,就努力地去学。这样,内驱力就启动起来了。
我告诉孩子,学校中学到的东西与后来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一个人的情商,也就是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以及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将是一辈子的储蓄。
为了孩子 重新学了初中课程
记者:在散养以及孩子转变过程中,您起了什么作用?
钱先生:一个传统的说法是,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一直认为孩子是一粒种子,父母的作用就是发现孩子到底是丝瓜还是南瓜,从而给予他们适合的营养。孩子小时候有一次说,我想坐地铁,我们说走就走,来了趟上海之行。我们家在规划课外活动方面给儿子全面的信任和支持,只要他选择的事情,我只参与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审核,从不阻拦。家里的加工车间专门为儿子购置了他喜欢的工具设备,在资金、技术上全力协助他做自己的设计。所以,他才有了学习机械的明确目标,要成为一名工程师。
我们对他的宽容也是有底线的,比如绝不能伤害别人。他也是非常节俭,在他姥爷得癌症后的最后一年,他每天晚上陪姥爷睡觉,晚上起来照顾他。
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及家庭光鲜的一面,而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我为了孩子放弃了在外地优越的工作,我把初中课本全学了一遍,就是为了能随时辅导他,我们的付出是很多很多的。最后他拿到梦想的学校offer时,我们也真正感受到了这些年辛勤付出的回报。我希望所有的父母在看到我们的故事的时候,不要攀比,只要发现孩子身上的特点,尽力去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