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直面老龄化之三:力推医养结合 促进健康的老龄化
3月28日,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启用。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社会养老,这些都是朝阳产业!”这是李克强总理在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的一句话。
据统计,我国201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重要话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养老,指出要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政策利好下,随着各方纷纷布局,医养结合或许成为未来养老的一个大趋势,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爆发式增长机会。
医养结合是什么?
“医”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等;“养”则主要指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生活照护服务、心理服务、文化服务等等。
既能养老,又能看病,这种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的养老机构被称为医养结合型养老院。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今年3月8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我们盖多少医院、再培养多少医生仍然不够用。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进机构养老,没有医疗服务的保障,老年人不安心,子女们不放心,所以就得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资源进行统筹,实行医养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
“医养结合”的提出,实际上就是鼓励养老机构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入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提供更多的医疗便利。这样的设想,其实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明确: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全国已经有4609家医院与养老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好的成效,如上海169家养老机构设置了医务室,而且这些医务室有100家已经实现了和医保的联网;北京95%的养老机构已经设置了医务室,或者与医疗机构进行签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
山东多城先行先试 破解医养结合新模式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和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医养结合服务综合体。山东多个城市先行先试,让这一新型养老模式提前破题。
作为由政府建设、委托有实力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管理的运营模式,济南市养老服务中心自建设以来便备受市民期待。
该项目是省、市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项目,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大涧沟西村,是一所集生活居住、医疗康复、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一期设计床位约800张,主要为失智失能、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年人群服务,运营采用“委托运营+医养结合”模式进行运作,由受托方山大二院成立民办非企业机构济南善德养老院负责管理运营;二期为38栋单体公寓楼,设计床位1400张,主要为健康自理老人提供一居室和二居室休养住房,现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