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养老调查
新晨报记者 穆亮永 刘燕芹 济南报道
有一天,你猛然发现,父亲母亲的额上又添了许多白发。原来他们都已经那么苍老了,可我们还整日忙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浑然不觉。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然而,独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家庭结构注定了这种方式难以为继。
晨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从老人、家属、养老院、社会等各方面来揭示养老的艰难与困惑,以求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并希望由此探究出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裴大爷在养老院里不为人知的孤单与感伤
4月30日上午,晨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由医院改建而成的公办社会化养老机构———济南市第一老年公寓。82岁的裴清海是公寓里比较年轻、身体还算健康的老人。晨报记者见到他时,正坐在走廊里的沙发上与护理员因为某些问题争吵,他不依不饶的样子,争论的问题看似攸关生死,其实只是有没有偷偷喝酒,是否偷偷吃了高脂食品。护理人员说,在老年公寓工作就是这样,每个细节都要留意,而芝麻大的一点小事也会引起争执。
吃完饭,裴清海就坐在楼道里的沙发上休息。坐久了便站起来四处走,走累了又坐回去。公寓里的老人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除了玩就是安静地躺着或坐着,索然无味了就四处走。等吃饭,等睡觉,等下一个明天,等死亡来临。“六点钟起床,七点钟食堂开饭。吃完饭,老人们或打麻将,或散步,各玩各的。”护理员张阿姨说,“除非某位老人有事,平常跟护理员交流的时间十分有限。”
“昨天刚量了血压,高压160。儿子前两天来了,房费该交了。他送了钱就走了。儿子年纪也大了,家里挺忙的,抽不开身。”裴清海假装释怀,言语间却流露出落寞、孤单的神情以及被关怀的渴望。窗外的杨花漫天飞舞着,他往外看了一眼。一架飞机飞过,刺耳的轰鸣声划破长空,也许他想起了从前在空军部队的日子,也许他又想济阳的老家了。
通过走访省城的多家老年公寓,晨报记者发现:老人们基本上都是各玩各的,护理员也只是忙自己的工作,绝少与老人交流。虽然大多数老年人在公寓里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然而却时常感到孤独。正如裴清海说的,“退休金够花了,公寓的生活也很好,只是有时候会突然觉得孤单,尤其是晚上熄了灯的时候。虽然以前养的鱼都死了,鱼缸也送给了别人,但我还是想养点什么,单单为了有个伴儿。”
夏院长心有余力不足的坚守与无助
近日,晨报记者在高新区城中村丁家庄附近找到这家名叫慈爱的民办老年公寓。
一个还算宽阔的院子,北面是一排三层的楼房。第一层住的是男性,第二层是女性。走进楼房里面,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老年人活动室,里面有一台彩电,两个老人坐在电视机前正看得津津有味。每个房间大约二十几个平方,三张床摆在里面显得异常拥挤。老人们一个个在门口张望着,他们很多都患病在身。记者跟其中一位老人聊了几句,老人有些耳背,听不太清楚,记者就没有再问什么。
据了解,住在这家老年公寓的老人基本上都是高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的已经不多,大部分都需要24小时看护。通过与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夏院长交谈,晨报记者了解到她经营这家老年公寓很艰难。“虽然我们的条件和设施并不是很好,但是我们仍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只是希望能让老人过得舒服一些。有时会感到心有余力不足,比如整栋楼每层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老人需要方便的时候全靠护理人员伺候上楼下楼。公寓面临的另一难题就是护理人员奇缺,虽然待遇已经不错了,但依旧很难招到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夏院长年纪也很大了,由于缺少护理人员,全院70多位老人的护理和公寓的经营管理给她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的房子是租的,水电是按商用照明收费的。本来养老事业就是有益于社会的公益事业,而且我们并不是为了盈利,为何还要按照商业用电收费呢?不是说养老机构电暖气收费享受优惠吗?”夏院长对此感到不解。
老了,去哪里安度晚年?
晨报记者从济南市老龄办获得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济南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首次突破100万,占到济南市总人口的16.3%。但是,济南市养老服务设施却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09年数据显示,目前,济南市有老年人住养机构193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57家。包括老年公寓63家、托老所46家、敬老院82家、社会福利院2家),总床位数20685个,09年入住老年人仅9848人,只占济南市老年人口总量的1.1%。据了解,目前济南市还没有一家市级的大型养老服务中心,这使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愈加严峻。
带着这些数据,晨报记者又走访了几家养老机构。首先采访到的是天桥区民政局主管的公立天桥区老年公寓。天桥区老年公寓面积约2400平方米,150张床位,集养生、医疗、康复、日托为一体,公寓房间价格为:单人间1300元/月、双人间1100元/月、三人间1000元/月、四人间900元/月。有空调、彩电、电话、暖气及专门的活动室,另外还有配套医疗门诊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据毕业于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的护士小何介绍,“门诊为老人测量血压一般一星期一次,有既往病史的,根据老人要求随时测量,心脏和血糖一般一月检查一次,小病如感冒发烧,门诊就能医治,大病一般去天桥医院。”
随后记者采访了公寓负责人李主任,据李主任介绍,入住这家公寓的老人年龄最大的101岁,最年轻的80多岁。公寓现有护理员20多名,由济南市护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组成。这家老年公寓的特色是“日托养老”,即老人们“白天入托,晚上回家”。李主任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家庭养老观念会逐渐改变,公寓养老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我们会一直坚持‘软硬件看高,收费看低’的原则,全心全意把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做好。”
记者在公寓碰到来此看望父亲的市民王先生,记者随即问了一下这里的情况。王先生说,“天桥区老年公寓有家的温馨,比家里方便,老人在这里衣食无忧,看老人在这里过得很开心,我们挺放心的。”
紧接着,晨报记者来到位于济洛路的济南夕阳红老年公寓,敞亮的院子里,老人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打盹,有的在说笑,好不热闹。
由于公寓负责人不在,晨报记者采访了护理员张阿姨。据她介绍,公寓现有80张床位,入住70名老人,20名男性,50名女性,年纪最大的97岁,最小的45岁。共有17名护理员,基本上都是下岗职工,实行轮班制,三班倒。公寓的收费标准是:自理800元/月,半护理900元/月,全护理1100元/月。冬天暖气,夏天风扇。有单间、双人间、三人间(单间另外收钱)。“民办老年公寓不好做,现在物价这么高,支出很大。收费低了难以维持运营,收费高了大家又接受不了。”张阿姨说。
“每天早上给老人倒尿盆儿,6:30喊起床,打水给老人洗漱。7:00开饭,有些老人早起出去自由活动。8:00就开始做中午饭了,每天都是老板亲自去买菜,膳食搭配合理多样。一周下来,饭菜几乎没有重样的。过年时许多老人不愿回家,因为在家没人照顾,没人陪说话,觉得孤独。老人们在一起有共同语言,都愿意待在这里。”张阿姨说。
晨报记者问她照顾这么多老人累不累,她说开始时觉得很累,但是习惯了就好了。“老人就像小孩,得哄,多和他们说话。护理老年人,良好的心态起关键作用。只要热爱老人,处处为老人着想就不会觉得累,就能把护理工作做好。”
晨报记者在夕阳红老年公寓遇到从济南公交总公司退休独自入住此公寓的崔大爷。崔大爷今年62岁,家住段店附近,健谈爱笑,心态很好。崔大爷早年从沈阳军区某部转业,儿子目前在济南工作,也是部队转业。“孩子太忙,四位老人,真的照顾不过来。我给他减轻点负担,自己照顾自己就行了。”
记者通过对一些人的调查采访发现,其实很多年轻人并不愿把自己的父母送到老年公寓养老。权威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有61.8%的人都选择在家照顾父母,他们或多或少对养老机构的环境、服务等存在一些顾虑。即使没有顾虑,他们依然感觉送父母去养老机构是不孝顺的表现。“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如今他们老了,我们应该报答他们的恩情,好好地陪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这种责任外人是无法替代承担的。”林先生告诉晨报记者。
但是,从天桥区老年公寓等处的采访不难看到,若没有条件居家养老,在注重亲情和人性化服务的养老公寓里,老人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家的温馨。
多元化养老———必然选择
面对目前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记者查询了相关资料并咨询了济南市老龄办的刘淮安主任。刘主任指出,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比较普遍的养老方式依旧会是居家养老。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把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是我国缓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出路。
另外针对“四二一”家庭结构问题,发展社区养老和建立更多的养老机构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社区养老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单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聚合社会力量服务于家庭。费用低廉且符合我国老年人传统养老心理,既不离开家,又能得到专业的护理,易于被老人及其家属接受,应当成为今后养老事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