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些踩藕人
生产路紧连北园大街。曾经的济南,这里就是菜园子。而曾经的生产路,恐怕也只有老济南人才记得它的故事……
曾经的田间小道风景很美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济南大明湖往北,湖光浩渺,碧波万顷,藕池、菜园、稻田紧紧相连,真是一番接天莲叶无穷碧、波涛翻滚稻花香的景象。
那时候的北园大街,也不过是一条土渣路而已,更何况生产路。
生产路不过四五米宽,南接河套庄,北到北园大街,道路两侧长满杂草,基本上是一条田间小道,路上常见的是马车、人力车以及行人。
那时候,生产路的风景在北头,曾在附近济南正谊中学读书的靖树华老人最熟知那些风景了。
藕池边逮蜻蜓成儿时乐趣
如今的生产路和北园大街交叉口附近,曾有两三个大藕池。
1952年前后,刚来到济南正谊中学读书的靖树华,一下课就和同学们跑到藕池,沿着藕池岸边逮蜻蜓。那时候,藕池上空低低地飞着很多大蜻蜓,孩子们把逮来的蜻蜓,用绳子拴住,然后就跟放风筝一样,在岸边一阵猛跑。
他们也有一不小心掉进藕池的时候,衣服全湿透了,回家少不了挨家长一顿狠揍。靖树华说,藕池的水不深,大概2米左右,去玩的孩子们都会游泳,而且藕池里一般都有忙碌的大人,所以不用担心出危险。但是藕池的水里很脏,有虫子、有蛇,所以,家长们一般都反对孩子们去藕池玩。
踩藕人总给孩子们摘莲蓬吃
秋冬两季,到了收获藕的季节,藕池里出现了很多踩藕人。
在靖树华的印象中,如果是秋天,踩藕的叔叔们就只穿着大裤衩,光着背,但在冬天,叔叔们便穿上一种不会被水弄湿的橡皮裤,还有大水鞋,在没过大腿的水里来回走动。踩藕人面前放个大木盆,木盆漂在水面上,踩藕人一边推着木盆往前走,一边将踩上来的藕扔进木盆里。
踩藕可不是个轻快活儿,技术全在脚上,踩重了就把藕踩断了,藕眼里灌进去滓泥,这样的藕拿到市场上就不好卖;要是踩轻了,就踩不着藕,很多藕留在滓泥里,这样一来菜农就会亏钱。会踩藕的人,从水面上看不出来忙碌,水下的两脚却不闲着,先是用左脚将藕踩断,再用右脚把藕周围的滓泥搓掉,之后用右脚一挑,藕就浮上了水面。
两个小时左右,木盆里就盛满了新踩上来的藕。
踩藕人上岸之后,会顺便从藕池里摘几朵莲蓬,这时,早有嘴馋的孩子在藕池边痴痴等着。孩子们拿到踩藕人送的莲蓬,懂事地帮着他们将藕从木盆里拿出来,运到地排车上。
凉拌藕炸藕合都是儿时美食
除了能吃到莲蓬,孩子们还能捡到很多藕。一些被踩断了灌进紫泥的藕,或者是个头很小不太好看的藕,踩藕人就把它们直接扔在藕池边上,等到踩藕人一走,孩子们便立即哄抢一空。
靖树华也经常抢到这种藕。拿回家,母亲仔仔细细冲洗干净,用酱油、香油、姜末一拌,一道脆甜的凉拌藕就做好了。有时候,为了给靖树华打馋虫,母亲还会在藕片里夹上馅儿,外面滚上湿面团,放在油里一炸,好吃的炸藕合就出来了。
靖树华说,那时候连荷叶也是稀罕物。人们去街上买猪头肉,店家都是用鲜荷叶包起来,那味道清香扑鼻,使劲咬两口,别提多恣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