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出土现存最好汉代熔铁炉 制铁作坊保存较好
济南时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东姚庄墓葬——— 墓室顶部(资料照片)上图:夫妇二人对坐图下图:高新区宋代砖室墓原址保护
本报记者 邵猛
泉城济南,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考古发掘成果曾多次引起全国瞩目,章丘洛庄汉墓、章丘危山汉墓、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等多处遗迹先后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展示古城济南的历史风韵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近日,记者在省文物局召开的山东省2012年田野考古汇报会上了解到,去年济南田野考古成果颇丰,既发掘出目前全国保存最好的一座汉代熔铁炉,又发现了目前济南最大的元代壁画墓群,还在一处墓地发现了少见的仰身倒立人骨架。
章丘东平陵城:
发现现存最好的汉代熔铁炉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东平陵城位于济南市东约35公里的章丘龙山街道阎家村北,是汉代济南郡、济南国的治所,也是当时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工业重镇,汉代在此设有铁官、工官。东平陵城遗址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状况最好的郡国城址之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克思告诉记者,此次发掘清理遗迹有熔铁炉、蓄水池、料坑等,主要遗物有陶范、鼓风管、炉壁残块、条材、板材和一批铁器,其中有大量完整的铁锄。“发掘区内基本不见矿石等与冶炼相关的遗物,我们推断铁条材是制铁作坊的原材料,在冶炼区制造之后送输到此处,熔铸成器。”
张克思说,制铁区的发掘为中国冶金史增加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在此处发现了目前全国现存最好的一座汉代熔铁炉,制铁作坊保存现状较好,对于研究汉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制铁作坊的布局,操作流程,工官、铁官制度等学术问题有重要意义,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他表示,2013年会继续对制铁区和宫殿区进行进一步的发掘。
章丘东姚庄元墓:
济南最大元代壁画墓群
2012年3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章丘市圣井街道办事处东姚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考古发掘,在施工工地范围内共发现墓葬9座,包括长方形砖石结构墓葬1座、竖穴土洞墓葬2座、砖雕壁画墓葬6座。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何利介绍说,出土的墓葬装饰内容丰富、精美,题材广泛。其中一座墓室的壁画主要有三组,正对墓门一组为启门图,朱红大门左半开,一妇人探半身,手提一尾鱼。墓室东壁为夫妇二人对坐图,西侧为侍洗、金鸡、劳作图,“三组壁画以仿木柱分割,木柱上砖雕斗拱,整座墓室以砖雕的形式将木结构建筑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座墓室墓门的内侧左壁还发现有朱书纪年“元贞三年三月三日”,何利表示,“元贞是元朝元成宗的年号,明确纪年的出现,对于研究元代砖雕壁画墓具有重要的断代参考。在济南地区,这是第一次发现有确切纪年的元代壁画墓群,也是一次性发现的元代最大壁画墓群。”
何利告诉记者,此次发掘是在单位自筹经费的情况下进行的,发掘过程中首次使用了先进的三维信息扫描技术。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表示,利用该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对遗址等进行三维演示,观众欣赏起来更有趣味。
章丘于家埠墓地:
现少见的仰身倒立尸骨
2012年11月至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章丘于家埠墓地曹范变电站施工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在施工范围内,共发现并发掘小型墓葬17座。墓葬形制丰富,既有土坑竖穴墓、土坑竖穴砖椁墓,又有土坑洞室墓,还有砖室墓。除土坑洞室墓为清代墓葬,其余均为汉代墓葬。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房振告诉记者,6座土坑竖穴墓的形制较简单,其中一座墓底和填土下半部填有大量残碎的陶片、瓦片,还有一座墓的下半部南北两侧整齐排放大量砾石,该葬俗可能与早期积石墓有一定的渊源。“比较特别的是,有两座墓的墓底棺内未发现人骨痕迹,而是在墓圹的西北部发现仰身倒立的人骨架。这在以往考古发现中比较少见。”房振说,“猜测可能是葬俗、工人怠工、遭遇鞭尸或者曾被盗墓,但未发现盗洞。确切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高新区宋代砖室墓:
济南第一座外企保护墓葬
2012年3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济南市高新区斯凯孚(济南)轴承与精密技术产品有限公司工地内发现的2座宋代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科长郭俊峰介绍说,其中一座墓为砖砌小门,有仿木结构砖砌门楼,门额上砌出门簪二枚,棺床散布少量棺钉,骨架扰乱严重,为三人合葬墓。郭俊峰表示,2座宋代砖室墓制作规整、雕刻精细,为研究宋代济南的墓葬习俗、生活状况增加了实物资料。
郭俊峰透露,经过考古所宣传并提供无偿设计原址展示方案,该企业拿出60万用于原址展示景点的施工,作为企业的景点保留,“这是济南市第一座外资企业保护的墓葬,是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巧妙结合的一个典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