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政协常委邹卫平建议:泉城广场应再增12位齐鲁名人
济南时报 记者 张彤 邵猛
从城子崖遗址算起,济南已有4000多年建城史。1月10日,市政协常委、原市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邹卫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两会期间,他提交“加快济南市博物馆新馆建设”、“泉城广场文化长廊应再增补12位齐鲁文化名人”等多个提案,建议济南借力十艺节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泉城广场文化长廊应再增补12位齐鲁名人
邹卫平介绍,1999年建成的泉城广场齐鲁文化长廊东西两侧原设计树立24尊齐鲁文化名人铜像,由于当时建设时间紧等原因,仅在长廊东侧树立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和蒲松龄等12位历史名人铜像。
邹卫平认为,仅这些不能充分展示“齐鲁自古多圣贤”的深厚文化底蕴。他建议,应该借助十艺节开幕的契机,从扁鹊、颜回、鲁班、左丘明、东方朔和辛弃疾等诸多山东籍文化名人中选择12位,依循已有铜像的艺术风格,在文化长廊西侧补充12尊圣贤铜像,尽快弥补当初的缺憾,使齐鲁文化长廊更加名副其实。
加快济南市博物馆新馆建设
邹卫平告诉记者,2012年,济南市博物馆整合济南市文物店资源后,馆藏文物已达10万件以上,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前茅。
曾经担任过济南市文化局局长的邹卫平介绍,始建于1958年底,重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济南市博物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馆舍面积5800平方米,展陈面积仅2400平方米。由于占地面积较小,各应为独立区域的展厅、办公、文物库房等设施,只能拥挤在一起,不仅不符合博物馆建设规范,在安全方面也存在不少隐患。邹卫平认为,博物馆新馆建设该作为本届政府“文化民生”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尽快落实。同时,他建议新馆名称去行政化,改称“济南博物院(或馆)”,以整合出土于济南境内、现散存于驻济各大专院校等单位的珍贵文物。对于选址,他表示明府城古城区或商埠区等地可选。
建议将四门塔佛首回归日定为“济南文化遗产日”
1997年3月7日晚,济南四门塔阿閦佛佛首被盗。2002年12月17日,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率团将失落海外数年的阿閦佛头像无偿送回,此义举不仅使佛像重归完好,更起到了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在海峡两岸文化界、宗教界引起极大反响。
邹卫平表示,济南理应有与其人文底蕴相匹配的城市纪念日。他建议将佛首回归的“12月17日”定为每年的“济南文化遗产日”,“既可以配合即将落户济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建成,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又体现济南人感恩报德的民风情怀,还可以借此加强济南各界与台湾同胞特别是文化界、宗教界的交流合作。” 三爱克斯,先领券,淘宝天猫,京东商城,拼多多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