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民办博物馆多数经营惨淡 一馆四个月仅获捐七元
作者:梁赓 潘炳 来源:北京商报
郭本东推开门,阳光照射进自己这家位于后宰门街的小博物馆,近2000块各类石头,大如盔、小如拳,组合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一幅中国数千年历史的长卷在眼前展开。郭本东将自己三七分的头发捋了捋,看了看捐款箱中仅有的七元一角钱,乐呵呵地说道,“这是我一个爱好,也有一份责任,我得坚持啊……”
2000块奇石诉说一段段历史
后宰门街50号,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石说,中国通史奇石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二楼,博物馆的主人郭本东带着记者上了楼,推开屋门一个大约30平米的空间展现在眼前,三面墙上都放置着四层高的金属架子,每个架子上都有一个红色的牌子,写着各个朝代的名字和简介,台子上摆放的则是一块块浑然天成的奇石,每一组都配有说明,讲述着当个朝代中的历史故事。
博物馆有几扇窗户,阳光洒进来,这些石头的清、顽、丑、拙俱全,质、色、景、形皆备,最让人赞叹的是,石头取其自然形态后,又经过了巧妙的设计,组成了逼真的人物,展现出生动的故事,夸父追日、蔡伦造纸、桃园结义……“这些有些是原石,有些则简单地进行了加工和组合。”郭本东小心地擦拭着自己的作品,“你看这组桃园结义,黑脸的是张飞,红脸的是关羽,白脸的是刘备。”
各个历史朝代就这样展开,让观者既能欣赏石头,又能了解历史,郭本东说他的这些石头有几十种,总数将近2000块,这些石头来自全国各个地方。
博物馆免费开放两三百人参观
想法付诸行动,今年6月份,郭本东的这家博物馆正式开张了。郭本东说,自己喜欢石头,也喜欢中国历史,如今他希望把这些给大家分享。郭本东拿起自己很中意的一块石头,上面的图案神似钟馗,“这种浑然天成的构图,你刻意去画都出不了这种意境。博物馆的石头,不是看一眼就过去,而是需要仔细看,然后了解这个时期的故事,你会发现越看越有味道。这个博物馆虽然不大,但是要是会欣赏,两个小时都看不完。”
郭本东说,自己的博物馆位于后宰门街,位置不是很明显,所以只有周末和旅游人多的时候,自己的博物馆才会有客人来光顾,“开张这四个月,总共有两三百人来过了,其中学生和老人是主要的客人。”但就是这些客人的热情,给了郭本东很多鼓励和感动,“有一次,有学生来我这里看,越看越喜欢,中午买了饭,从这里边吃边看。”郭本东说,他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强烈的回应,“我这个博物馆不收钱,但是有一个捐款箱,里面的钱就是喜欢的人给捐的。”记者看到,博物馆正对门的地方,有一个玻璃的捐款箱,但是里面只有七元一角钱,两张纸币,两个钢镚。郭本东说,从开业之后箱子就没动过,里面是全部的捐款……
收集奇石至今已20多年
“我收集这些石头已经20多年了。”郭本东声音洪亮,言语中透着粗犷。说起自己与石头结缘,要从20年前他偶然捡拾的一块石头说起,“我家盖房子时,我从过滤沙土中找出来一块石头,一看像古代的文人,大袍子端着酒杯,举杯望明月,特别感兴趣,就开始收集了,我觉得这是种文化。”
郭本东的工作也与石头有关系,这也紧紧地把他和石头联系起来。2007年的一天,他一边拿出自己常看的《中国通史》看着,一边拿着自己刚收集来的奇石摆弄,端详着自己手中的太公石,郭本东心里萌发出一个想法,“能不能用石头来打造中国通史,做一个"石说春秋"呢?”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郭本东虽然对历史很熟,但是该选择哪些人物和故事呢?就算想好了,哪有这么合适的石头呢?郭本东不想放弃,就把朝代一一列了出来,写上这个时期的名人和故事,于是每次找来不错的石头,就琢磨着挑选和组合,终于一点一滴的把自己的收藏丰富了起来。
就为喜欢目前投入几十万元
记者看到,郭本东的博物馆,一楼是一个商铺,从事石头生意,郭本东说,“我办这个博物馆完全是免费对大家开放的,也没什么收费,我也是靠工资生活,所以只能自己搞点经营,自给自足,可惜开业这么长时间了,只卖出过一块石头。”
郭本东告诉记者,由于周末来博物馆的人多,所以就利用周末自己的休息时间,过来当讲解员,为大家服务,“现在我也不求别的,就是希望能有钱雇一个讲解员。”记者进一步问,现在还有什么困难时,郭本东说,自己办这个博物馆,租金加上人力、水电等种种费用,一个月就要花掉近万元,目前已经累计投资几十万元了,所以也渴望政府能给与一定的扶植,“为啥很难呢,自己承担不了,主要是经济问题。你又得有房子,面积小了还不行,像这些必须投入,我工资基本上都投入进去了,因为大部分都是公益性的。政策上,国家没有什么政策,光说是鼓励,到现在没有什么具体政策。”“我喜欢,所以会尽量坚持的。”郭本东看着一屋子的石头乐呵呵地说,自己心里有种满足感,因为这件事情,有公益的成分在,他喜欢这个分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