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两大老城片区:保护城市根脉留住历史记忆
济南日报 作者:赵晓林
今天多一点责任明天少一点遗憾
——— 开篇的话
文化遗产日再度与我们相逢相拥!
这不是一个轻飘飘的日子,甚至让人觉得它有些沉重,因为它与中华文明、民族历史紧密相连。
这从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与口号就能看得出来。主题:“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系列口号:“保护城市根脉,留住历史记忆”、“用真心保护,用行动传承”、“相约‘天地之中’,传承华夏文明”、“今天多一点责任,明天少一点遗憾”、“文化遗产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等。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的内核与底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普及弘扬,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和有生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时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提出了明确要求。让我们期待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济南如同全国的一样,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也将更加惠及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人民群众感受教育启迪、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世界,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用真心去保护城市根脉,让我们用行动去传承文化遗产。今天多一点责任,明天少一点遗憾。 ——— 编者
走进距离大明湖南岸不远的寿康楼街,一种安谧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心跟着就安静下来。熟悉老济南的人都知道,这里“深藏”着一座让很多济南人,尤其是研究老济南的人魂牵梦绕的老建筑——— 题壁堂。在这一片区,还有陈冕状元府、天主教堂、府学文庙等古代建筑或文物,加上数量可观的放生泉、雪泉、广福泉、双忠泉、天净泉等名泉,很自然地就形成了济南古城区中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而由此向西,在济南自开商埠之后规划建设的老商埠区,其中西兼糅的风貌,则又是另一番韵致与味道。那么,这一“古”一“老”,在当下该如何凤凰涅槃、重获新生呢?在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
古城区和商埠区风格不同,保护现状也不同,规划建设的理念与手法自然不同;商埠区的改造提升,动作要比古城区大,特色也更为鲜明,也更具操作性
题壁堂位于寿康楼街2号,西侧是升阳观。这是济南古城区内一处集正堂、戏楼、大罩棚、道观及附属建筑为一体的道教建筑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题壁堂还做过学堂和戏楼。经数百年变迁,升阳观(吕祖庙)已残破不堪。所幸题壁堂虽年久失修,但规模形式基本结构尚保存完好,是济南老城区一组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古建群落。1979年题壁堂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省和整个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戏楼。
东部不远处,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正在进行,这是明府城片区保护改造的试点项目,去年9月开始动工。这一片区的改造对于整个明府城片区的保护与改造有先导示范作用。另外,再加上宽厚所街片区的改造,济南的古城区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的已经开始被加以改造、利用,有的还在静静地等待。
眼光穿过古城区一直向西,在繁华的纬二路以西,就是济南的老商埠区。这片崛起于上世纪初中西结合的以商贸为主的片区,至今还保留着大量各式近现代建筑,尤其是中西风格结合和纯粹的西式建筑,极大地丰富了济南的近代建筑文化,其浓厚的异国情调不逊于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和天津,也使这一片区成为和古城区形成风格相对的两大风貌区。
目前,商埠区也开始“动”起来了。据了解,在已经规划的商埠风貌区城市设计中,这一区域将通过保护和规划建设,打造成老城区的城市形象名片。
商埠风貌区规划范围东起纬二路、西至小纬六路、南起经四路、北至经一路,用地面积约56.2公顷。
按照规划,将来商埠风貌区的规划建设将采取保持格局、保护重点和分区互动的总体规划策略:
保持格局,即“完整保护商埠风貌区的经纬格局和街区风貌”要求,除保留已拓宽的纬二路、纬六路,拟拓宽的城市干道经四路外,其余经纬道路均延续小网格街区格局。
重点保护则是突出保护“三经四纬、一园六坊”。“三经四纬”即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和纬三路、纬四路、纬五路、小纬六路;“一园”即中山公园,是中国早期现代城市公园的重要实例、商埠区的“中央公园”;“六坊”为商埠区内六个具有商埠特色的传统风貌街坊,是传统小网格街坊的代表,尚存的传统肌理和丰富多彩的历史建筑,反映了商埠昔日的繁华。
分区互动,则是实行保护与开发分区互动,塑造经二路“特色传统商业文化轴”和纬三路“休闲文化体验轴”两条十字轴线。根据“六坊”现状条件,分别植入多元特色功能,复兴商埠核心区活力。
由此看,商埠区的改造提升动作比古城区大,特色也更为鲜明,这应该和两个区域的特性有关。古城区内的很多建筑因为“年龄”更大,文物价值更高,保护和修缮难度更大,所以不宜大改大修,而商埠区建筑因为“年龄”较小,质量较高,加之其空间可为现代人所利用,所以保护、改造、利用起来更有可操作性。
古城区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古城区与商埠区改造应以各自特点为根基,以先进规划为助力,做成居于全国前列的文化地标;应借鉴丽江经验,做足水的文章
济南的这两大区域究竟应该怎样整体保护、改造和利用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中关系众多领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所以,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能更好、更完美地做好这些工作,就成为摆在有关部门、单位和很多专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济南古城区范围内的老街区和成片的老建筑已经不多了,现在基本集中在将军庙街到后宰门街这一区域,上面提到的题壁堂、陈冕状元府、天主教堂、府学文庙等都在这一区域内。也就是说,最能代表济南历史风貌的生活片区和建筑片区也就这一处了,所以,对这一区域的改造必须慎之又慎。
省旅游局国际旅游开发中心副主任牛国栋认为,济南现存的古城区与商埠区两大片区是难得的老片区,改造时要以各自特点为根基,以先进的规划设计为助力,要做成在全国都能排在前面的文化地标。以明府城和曲水亭片区举例,要做成开放式的,能容许市民、游人自由出入的仿古休闲街区。不能做成园林式的,不能收门票,如果是那样,就脱离了古城区的生活特点,也就失去了这一片区的历史味道。再就是一定要突出休闲性,不能做成纯观光性的,从街巷结构到经营业态都应具有开放意识,像“泉水人家客栈”这样的具有创意性的经营项目,以及纯粹的休闲性的商品,尤其是具有济南文化特点的商品应成为重点。“这一片区是济南古城区中最具有泉城特色的老街区,所以一定要做足水的文章。很多老街巷和院落中有泉,有池,但却是有水而少渠,这样的水在广义上说还是死的。所以应该借鉴丽江的做法,引水入渠,渠绕老街,把这一片区打造成本地人临泉而居,外地人临溪而游的唯济南独有的泉水游景观,这样整个片区的老街旧巷、老建筑就随泉水而活了。在改造时,应遵循师古而不泥古的原则,在保持老济南风貌的原则下,增添一些时尚的元素,要让这些原本难有人来的老街巷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来,这样才能使这些地方有活力,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收益。而这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像丽江、上海新天地等都可以参照。”
在采访中,记者在王府池子街周围街巷中遇到不少访泉的市民,但他们除了能看到公共街区和王府池子外,却难得一睹很多民居院落中泉水的芳容。其实,如何开放民居中的泉水让公众参观是个老话题了,但至今难有解决之道。
一般人家的正常生活,确实不喜欢无缘无故被众多的陌生人打扰,如何解开这个矛盾,就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据了解,南方很多水乡的旅游发展迅猛,尤其是像同里这样的古镇,每年游人不断,而那里的生活风貌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干扰和破坏,这是因为这些地方沿街的店铺、民居都是敞开的,可以容许游人随便进入参观,当然这里面需要政府做工作,也有补偿,但这样打开大门,迎进来的不只是游人,更多的是资源与利润。
王府池子及其周围街巷,融泉水、垂柳、清渠、老房于一体,《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主要就是指这一片区。池水顺渠北流,出起凤桥、环居民院墙、绕曲水亭街、进百花洲、入大明湖。这一区域完全可利用池水及水渠,开放水边居民院落,让游人更亲切地感受到“家家泉水”的济南特有古韵。当然,有的院落可以开设茶馆、说书场等休闲场所,以一种慢节奏来吸引游人,把古城区的生活风貌充分表现在世人面前。
应先对两大片区遗存进行分类梳理,由政府做好评估和规划,有些保护需由政府主导,有些则要用市场化方法;要避免改造后的片区整齐有余而个性化不足;为今后大规模改造打基础,可先做出几个典型来
老洋行的平移保护、阜成信的改造、羲古会馆的华丽变身……这些近几年来商埠老建筑改造提升的成功案例,让山东意匠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济南市规划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奎一直奔忙着、思考着。
刘奎认为,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两大核心区仍然相对完整,城市的肌理还未被全部破坏,尤其是商埠区更为完整。这两个区域还有相对成片的遗存,这在全国的二、三线城市中是不多见的,是一笔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对所有遗存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按照遗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及现状分出类别,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里面可按价值再分为几个级别,第一就是适合于相对原汁原味加以保护为首要任务的老建筑,现在还有不少。这部分建筑属于文物级别的,必须原样、原址保护,像蔡公时殉难地、金菊巷3号等,在保护时一定要按文物保护的要求,用建筑的原有建造工艺进行原风貌保护。严格意义上说,这个层面的保护需要全部由政府主导和操作,属于文物保护范畴。
再一个层面的,就是在人文价值上比上一个层面稍低,但是又与济南的历史、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其附有价值超出了建筑本身,如老舍故居、陈冕故居等,这个层面的也应由政府主导,应把其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再加以利用,可以做成真正的文化景观。
第三类的价值比前面说的两类再差一些,但其成片,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济南城市符号价值,这样的建筑在商埠区较多,像中山公园片区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但这一层面的改造一定要把好关,要先由政府做好评估和规划,然后再有真正的高水平的设计,不然难以做好。这方面很容易出现改造后的片区整齐有余,而个性化不足的问题。
最后一类是相对分散的老建筑,是以“点”的形式存在的。这些“点”的改造提升应让更多业主、投资者参与,进行市场化切入操作,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用市场的方法形成保护与利用的新方式,两者相结合,就会变成个性鲜明的新“点”,形成一种新型的大众化遗存。
因为和工作有关,刘奎对于最后一类老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利用最为熟悉。他对记者说,最后一个层面的老建筑保护思路在二线城市中并不多,所以目前是济南的一个最好时期。希望政府在社会化运作过程中,筛选出一批和济南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相连的项目先做起来,做出一个典型,这样就可为今后的大规模改造、提升打下基础,也能为这座城市留下些真正能传之后世的“记忆”。
商埠区改造,要真正整旧如旧,有的也可“描眉画眼”,一定要做出“民国范儿”;每一座可利用的老建筑,都要有保护性的标志说明牌;改造形式多样,但外貌一定要与整个片区风貌相吻合
记者了解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济南人喜欢到商埠区走一走,其中包括很多年轻人。他们大都喜欢摄影,专门寻找一些老建筑拍摄,为的就是多留下一些城市记忆。而近期蔡公时纪念馆和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的开馆,更是让众多济南人对商埠有了新的认识。
牛国栋对记者说,对于商埠区的改造,一定要注意突出“民国”特点,因为这一片区留存的老建筑都是上世纪初到30年代建造的,大都很精致,也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这是非常宝贵的。在改造时,要做到真正的整旧如旧,有的也可以“描眉画眼”,但要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这些都是为了把这一片区做出“民国范儿”,要让情景再现,要还原历史风貌。然后,每一座可利用的老建筑,都要有保护性的标志说明牌,要说明建筑的名称、特点、历史变迁情况、是否发生过历史事件等,这种做法在天津、青岛、厦门等城市已经做得很成熟了,也都已经成为城市的特殊景观,这样才是真正的保护与利用。
“老街巷的保护已经是全国城市建设中的共识,济南也必须面对,不能再去找后悔药了。最近有人说要复建老火车站,先不说是否可能,光从这种声音和想法上就可以看出很多济南人对于我们曾经失去的城市标志是非常留恋的。我们不能一错再错了。另外,包括年代稍微近一点的建筑,如山东宾馆等,也不能再动了,这些以后都是难以再有的宝贝了。再就是‘老济南’都知道的小广寒。这里的改造走了另一条路,没有被复原成电影院,而是被改造成餐厅了,虽然内容改了,但其中却依然蕴涵着很多老商埠和电影的元素,做得很精到,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场所,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改造和提升。”牛国栋认为,改造形式是多样的,但外貌一定要注意和整个片区的风貌相吻合,内容则可以选用时尚的、当代的,这样才能有所发展。
古城区和商埠区的改造,应从“城”、“面”和“点线”三个层面统筹考虑;保护与发展同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不是用心去做;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就可避免重蹈文物被拆再去哀叹的覆辙;唯有保护走在前面,济南才能留下更多原汁原味,才能真正成为个性化的历史文化名城
著名学者、考古专家崔大庸博士则从全局上对古城区和商埠区的改造有着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首先,保护古城区和商埠区的现有文物及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应该从“城”的概念出发,有大的思路和规划,也就是说应该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考虑。其次,应该再从“面”上考虑,也就是对有特色的历史街区进行整体保护,并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明府城的老街区保护和商埠区有特色的片区的保护,这些想法都很好,但如何结合济南的实际具体落实到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济南人等了30多年了,如果再等下去,恐怕有些东西就会找不到了。第三,应该从“点线”考虑,因为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都由一个个点具体体现与承载的,只有把这点保护好,利用好,才能串成线,由线到面,由面到城。城区中的老建筑大都属于基础设施需要改造的地区,许多人家的居住条件没有得到及时改善。“前些年我曾提过,应结合‘棚户区’的改造,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有计划的维修,这样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崔大庸遇到过很多困难,他告诉记者,城市中的文物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确实存在着与城市发展相矛盾的地方,但根据现在的思维和技术,实现保护与发展同步前行还是能做到的,关键看是不是用心去做了。之所以在文物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就是为了把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进来,使之得到保护与传承。现在搞建设时,还有个别人,一遇到有文物、历史建筑或其他文化遗产存在,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保护或绕开,而是想如何把他们拆掉和移开,这就从一开始走错了方向。“济南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府学文庙的修复,就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再比如,前段时间刚刚开放的蔡公时纪念馆和商埠文化博物馆,就是把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好后,改成了博物馆进行开放,这既保护了文物本体,又宣传了历史文化,一举多得。我们应该多做点这样的事情。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某几个人、或几个主管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人人都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人人都有享受文化遗产的权利。”崔大庸表示,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就可以把现有的文化遗产资源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就可以避免出现拆掉后,再去哀叹、遗憾,只有保护走在前面,济南才能保留下更多的原汁原味,才能成为个性化的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