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黄台人生产生活转型记
作者:曹雷 来源:济南日报
“看,这是20年前的造纸厂,还有酿造厂、塑料厂……”天桥区黄台社区60岁的亓增香老人总喜欢给年轻人看老照片。翻毕厚厚的相册,亓老感慨地说,照片里带“厂”字的地方基本上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批的市场、高校、酒店以及即将开工的创意产业园。
一本相册恰似一部“转”“调”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1980年代就成为典型的天桥区黄台社区居委会(2002年由村改居),抓住省会经济发展与小清河改造工程机遇,借势而为,顺势而为,上演了一部“转方式、调结构”的好戏。
从烟囱林立到污染企业“清零”
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黄台社区居委会,改革开放之初,靠3万元建成了一座年产500吨双氧水的化工厂。此后,雪球越滚越大,造纸、酿造、啤酒厂、加油站等一个个企业先后建起来,到1980年代中期,黄台村发展到18家企业,完成了从农业村到工业村的第一次蜕变。
进入1990年代,黄台村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相继拆除污染企业,投资建设了市场群,成功实现了以二产为主向以三产为主的再次转型。
思想转换早 三产聚规模
“居民有钱了,可素质并没有同时提高,因此黄台人办学情结很深。”黄台社区党委副书记姚备战告诉记者,尽管当时国家对兴办民办学校的扶持政策没有出台,但黄台人没有等、靠、要,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校舍,并与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签订办学协议,使得学校顺利迁入黄台。此后10年间,他们投资逾亿元,先后引进、联办了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等5所高校,形成教育产业。
除了教育,黄台的酒店产业也从小到大快速起步,如现在已是四星级酒店的黄台大酒店,以及正在筹划中的奥体中心片区五星级大酒店。
打造服务业基地和创意产业平台
“作为经济强省山东的省会,济南具备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全省辐射功能,而黄台的区位优势、服务质量及交通出行都与我们的需求相吻合,因此我们把山东的总部基地放在这里。”格力电器负责人如此解释他们进驻黄台的原因。采访中记者发现,像红蜻蜓、蜘蛛王等越来越多国内大品牌的山东总部都选择在黄台安家。
面向省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黄台积极转方式、调结构,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另一精彩之笔。黄台社区交通发达,特别是绕城高速、二环东路、二环北路等交汇于此,这种区位优势正是发展高端服务业所必需的。黄台借势而为,建立起济南黄台家居广场、济南国际五金机电城、黄台国际家纺城等一批辐射全省的批发类商贸企业,并逐渐形成了总部基地及高端服务业基地。
黄台的“转”、“调”之路远远没有结束。酝酿许久的创意99文化产业园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进入实施环节。也许过不了多久,再来黄台,买的不是商品,而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