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寻觅济南[曲山艺海]的影子
齐鲁晚报 李秀珍
对于济南曲山艺海之称誉,一直没有多少认识和体味。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让我开始一点点寻觅到济南曲山艺海的影子。
那是2015年秋天的一个周末,做了多年文化新闻的同事送给我两张演出票,仔细一看,是历山剧院“历山艺享会”的演出。
当那个周五的晚上提前来到历山剧院的二楼,看到一溜摆开的演出展板,才知道,只一个“历山艺享会”就汇聚了一二十位济南老中青三代非常优秀的相声演员。李连伟、李东风、罗广兴赫然在列,他们的大名早就知道,也曾经在广播里听他们说过相声或者快书。那天晚上,最先上场的是董彦斌和李东旭,两人表演的是《论捧逗》,确实挺逗的。这是两位非常年轻的演员,李东旭好像还是位90后,但穿上青蓝色的长袍大褂,就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稚嫩,说起相声来有板有眼。秘宝财马延泉合说的是《五宏图》,秘宝财的名字一听就有些岁月感,“秘”这个姓很稀少,“宝财”在今天更很少有人叫了。秘先生确实上了些年纪,表演中都明显压不住气,但老演员毕竟功底深呢,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学逗唱,一点不马虎,把观众逗得笑声不断。笑声中更有一份感动。至今记得那个光头强一样的演员,名叫刘林杰,搭档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两人一上场,只见剃着光头的刘林杰嘴角微微上翘,有一种自然的喜感,还没开口已经让我这笑点太低的观众笑出了声,一开口更透着一种俏皮,慢悠悠的表演中包袱抖了一个又一个,观众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小笑,他却一直微微上翘着嘴角,始终没有大笑顶多哼哼笑两声。著名山东快板演员李连伟说了一段《武松打虎》,手里的快板打得滚瓜烂熟,行云流水一般,而口里的词也是清脆连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动听,真是声情并茂,把好汉武松演得活灵活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纯熟的功夫是他数十年练成,而且师承“王派”快板创始人王凤山。果然是名师出的高徒。这样的人,虽然自称是一位演员,且不嫌小剧场小,其实已称得上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主持人名叫秦铮,后来看了好几场都是他主持。因为是主持,不论是老观众还是新观众,都对他熟悉,因此经常被台上的小伙伴冷不丁地黑一下。其实秦铮也是一位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据说出生在曲艺世家,其爷爷秦宝琦、父亲秦玉贵、姑姑秦玉华都在曲艺界有着很高的造诣和声望。相声也是特别讲究传承的艺术。
因为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小剧场,且每周五晚上都有雷打不动的演出,曾带着从外地来的朋友去观看过。朋友看了后说:“济南的曲艺确实厉害。”还陪着来济治病的亲戚去看过,那一晚,只见身染重病的娘家哥哥一会儿捧腹大笑,一会儿会心而笑,笑声冲走了笼罩在他心头的重重愁云。多年来习惯了看免费的演出,然而,除了第一次看的是同事给的免费票,后来去看“历山艺享会”,都是自费买票。一张票优惠价不过才30元,看看不过百十人的剧场,有时还坐不满,而演职员得付出多少辛苦呀。据说,每晚出场的演员辛辛苦苦演一场,才象征性地拿百十元的演出费,也就是补贴个油钱吧。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不是想发扬光大这种艺术,谁会这样不计报酬地来演出,而且那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呢。
看过了多场“历山艺享会”后,便想去其他地方看看这样的演出。今年3月初的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了济南市曲艺团在“明湖居”有演出的消息。于是把订票电话打过去,座位就预订好了,票价一个人才10元。对于明湖居,还是有点记忆的,《老残游记》里有一段对白妞黑妞在明湖居演出的精彩描写:“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山东大鼓演出呀。看节目单,上面果然有山东大鼓的演出剧目。
曾无数次游览大明湖,明湖居却是平生第一次走进去。正应了那句话———百闻不如一见。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被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誉为“中国曲艺第一楼”。剧场上下两层,里面整齐摆放着红木方桌和座椅。这是济南市曲艺团常年驻演之地。也常有外地剧团前来演出。那天,第一个节目坠琴刚一奏响,便觉音响效果超一流。节目从三点演到五点多,坠琴,雷琴,相声,河南坠子,山东快书,山东快板……个个节目都精彩,个个节目都赢得满堂彩。压轴的是山东琴书,演员魏务良、杨珀还有琴师崔福海一一介绍下来,都是响当当的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都是山东琴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开唱声震屋宇,韵味满满,观众席上立时爆出掌声阵阵。难怪是压轴,到哪里都能压轴呀。看完演出已是夕阳西照,走出明湖居,身心畅然,不禁叹一声:难怪济南有曲山艺海之称!看看那些与我们同行的观众,脸上都洋溢着快乐陶醉的神情,一时间还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中。由是想,传统文化的基因,生命力是多么顽强。犹如杂草,只要有些阳光雨露,它就会茁壮成长;只要遇着了懂它的观众,就能复活。此刻便也相信,经典是不会消失的。总有人在坚守,总有人在传承。
又一天,当走至2016年刚刚开放的宽厚里,灯火阑珊处,一阵阵高亢有力的声音传来,我们把目光向一座二层小楼上望去“,合义书场”四个大字在灯影里闪烁。只见门口的广告牌子上写着“演出时间:每晚7:30”,于是和身边的先生约定,哪天来这里听一场评书,书场一定有马合义老先生的传人在这里演出的。
如果说,泉是济南的眼,山是济南的魂,那么,曲艺是不是就应该是济南的味呢?我好像寻到了一点点曲山艺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