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4处老建筑将“存档”
山东商报 记者 郑心茹
从今年3月开始,济南市规划局启动济南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踏勘与筛选,首批选取24处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
2016年10月14日,市规委会组织召开《济南市历史建筑普查和名录编制项目》专家咨询论证会,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8位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专家对普查的重要意义予以肯定,认为普查成果资料翔实、内容全面,符合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做好研究保护工作。
依据建筑功能分类,将普查的历史建筑分为五大类。其中传统民居类建筑268处,代表有后宰门街41号院,建筑院落格局为典型的济南四合院格局,正房、东厢房现状保存完整。
工业遗产类建筑29处,代表有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槐荫区张庄路广友茶城内,园区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商业办公类建筑38处,代表有济南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位于槐荫区经一路170号。
宗教文化教育类建筑22处,代表有小安村回民清真寺,位于济阳县回河镇小安村,始建于明朝,该寺约有400余年的历史,建筑雕花精美,屋脊保存完整。建筑院落原有四座传统建筑,现存留北侧及东侧传统建筑。西侧建筑原为大殿,现正原址重新修建。现有建筑的传统元素保存较好,是为数不多的具有考究价值的明清时代的回民清真寺建筑。
其他类建筑23处。代表有位于槐荫区腊山河东路,烟台路和日照路之间的“五七车站”,也称济南“西郊”专用线。始建于1952年,在1958年正式开始启用,一直到2012年正式停用,完成了它光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