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唯一一家省级非遗油旋店
口述人:卢利华 采访整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十一”假期,当许多年轻人涌入芙蓉街等小吃街乐享美食时,济南最有名气的小吃油旋的非遗传承人却为没地方营业而苦恼,弘春美斋是济南油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卢利华继承师祖衣钵开起的品牌店铺,从大观园到泰府广场搬了四个地方,如今仍在停业状态。
现在的济南小吃 跟以前的没法比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经六路的济南三中教职工宿舍里,我父亲是从部队转业到学校的,因为我排行最小,最受大人疼爱,他常带我去附近的老商埠等地吃好吃的。像便宜坊的锅贴、回民小区的马蹄烧饼、大观园的狗不理包子我都有口福吃到。上世纪70年代五里沟那边有个益发馄饨馆,那里做的油旋和鸡丝馄饨是我的最爱,当时对很多人来说能吃上这样的东西就很美了。
以前的小吃卫生、健康、绿色,而且没有添加剂和防腐剂,现在真正的济南小吃不多见了,反而是外来的吃食越来越多。其实中国传统小吃里面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我妈妈曾在经三路的聚丰德饭店工 作,因为从小对吃就有浓厚的兴趣,我也特别喜欢去那里玩,以至于天天盼着下雨,能借故去给妈妈送伞。去了以后,饭店里什么好吃的都有,那些叔叔阿姨都乐意给我。
聚丰德当时是外地人来济南必吃的三大饭店之一,其他两个是燕喜堂和汇泉楼。能在这家店吃顿饭或摆个宴席是特别体面的事情,能进去当个服务员也不简单。还有很多名人光顾过这里,例如1958年毛主席来过,1970年的西哈努克亲王,1972年的法国总理,只要来济南的没有不在聚丰德吃顿鲁菜的。
油旋在聚丰德是镇店之宝,1958年毛主席来济南时,就是我师父和师祖一起给他做的油旋。那时油旋在济南人吃食中的地位也高,去给人做寿时不像现在拎一个大蛋糕,而是拿二三十个油旋去。再上溯到清朝时期,油旋是达官贵人才能吃得到的东西,后来才慢慢走向民间。
在聚丰德学做油旋 离开后创办弘春美斋
初中快毕业时我成绩不太好,直接进了聚丰德工作,当时就被分给了专做油旋的师傅苏将林。上世纪80年代拜师学艺也不时兴了,第一天进后厨,师父就问我是学鏊子还是案板,可我什么都不会,就 只能站在旁边看,就这样看了一个星期才动手操作。过了三年才做出了样子,这时我和师父被分成了下午班和上午班,我上班时大约得做200个油旋,一般顾客都是一人吃一个。
1992年师父退休,我挑起了聚丰德油旋的大梁,参加了不少评选活动,像济南风味小吃、省名优小吃、行业评比等。
2000年9月初,我带着济南民天的面粉、章丘的大葱这些做油旋的原材料,代表聚丰德去参加了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活动,最终我做的油旋被评上了中华名小吃,很多评委都赞美济南油旋是饼中的艺术品。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比聚丰德硬件条件好的饭店陆续出现,它在同行业的地位也受到了影响。2000年以后这种状况加剧,效益一天比一天差,为了养家糊口,2003年我离开了聚丰德,自己创办了弘春美斋的油旋品牌。
创立这个品牌也是有渊源的,公私合营以前,我师祖离开文升园饭店后,曾在望平街一带自己做过一段时间的油旋生意。我辗转联系到师祖的家人,得知他老人家当时自己做的品牌就叫弘春美斋,所以现在也算是重拾了这个名号,算作一个延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