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镇天桥”的李二哥
来源:
□陶玉山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济南民间自发兴起了习武健身热潮。那时,每当天刚刚擦黑或晚饭过后,几乎每一条街道都有一处热闹非凡的习武处所,大家聚集在一起,有的练搓套子(拳击),有的练拔轱轮(摔跤),还有专门练刀、剑、三节棍等器械的。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一条街上都有个名气大、功夫过硬、大家比较信服的出类拔萃者,就像带头的老大。在我们街上,这个人就是绰号“镇天桥”的李二哥。
李二哥身世悲惨,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是货场扛大个(搬运工)的,在他10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在往火车上扛200来斤的粮食包时,不小心从晃悠悠的踏板上摔了下来,肋条断了好几根,腰脊椎也受了伤,从此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母亲在街道手工组当临时工干杂活。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还在街上顽皮打闹惹事时,李二哥就知道想方设法自食其力地挣钱贴补家庭开支,为家排忧解难。他拎着根绳子在天桥南头蹲着,等到满载重物的地排车上天桥,他就把绳子拴在车把上的套环里拉套子,一次能挣五分钱。听大人说,他的绰号“镇天桥”就是拉套子时获得的。有一回,几个一同拉套子的成年人不知出于什么想法,执意和他打赌,说是如果李二哥自个能把一架满载块炭的地排车拉上天桥,就请他吃大观园里济南闻名的“狗不理”肉包子。年轻气盛的李二哥一点也不含糊地答应了,并且还真做到了。大家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佩服得五体投地。“镇天桥”的绰号随之叫响。
李二哥力气大,功夫好,可从不恃强凌弱。那时,可能是受造反派武斗的影响,街上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有一回,临街的几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气势汹汹地跑到我们这条街上惹是生非,气焰非常嚣张。有人就叫来李二哥。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没把李二哥放在眼里,甚至口出狂言。只见李二哥平静地看了他们一眼,慢慢地脱掉粗布褂子,亮出胳膊和前胸结实的肌肉,不动声色地把旮旯里那个有两三百斤重的石碾子竖起来,推到路中央,稳稳地坐在上面,面不改色心不跳。那帮人都看傻了,他们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大气力的人,要是真动手,那不是自讨苦头。一个个赶忙道歉认错,以后再也没有在我们这条街道出现。
最让人佩服的是李二哥眼里有老有少,讲义气爱打抱不平。记得街上有一个孤身老奶奶,身体不好,没有人照顾。一有空闲时间,李二哥不是给老奶奶打扫卫生就是帮着提水、买煤炭粮食什么的,不知道的会以为他是老奶奶的孙子呢。那时我只要有零钱不是和其他小伙伴一样买零食吃,而是积攒着买小人书,李二哥对我这个习惯非常赞赏,见了我总是拍拍我的小脑袋,问候几句,如果他口袋里有瓜子、柿子皮之类的零食,也会慷慨地给我一点。有一回,我在街上随走随看刚买的小人书,不知从哪里过来几个半大孩子冷不丁地把小人书抢走了,我对这些孩子的大个子感到发憷,又气又急又心疼,禁不住哭了起来。此时,李二哥正好路过,他大步流星追上那几个孩子,厉声训斥他们不学好,李二哥的声音底气十足,震耳发聩,吓得那几个半大孩子连声求饶,发誓以后再也不以大欺小了。李二哥把小人书还给我,语重心长地说,小兄弟,遇到事情不能只知道哭,哭是不当事的。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指导了我以后对待生活、对待所经历一切的态度。
后来,由于拆迁等原因,我们家先后几次搬家,和过去的老街坊邻居逐渐失去了联系,也没有听到有关李二哥的一点消息。写这篇文章时,离别近四十年的李二哥那和气又坚毅的面容不时浮现在眼前。
值得我永远尊敬的李二哥,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