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济南话不“土”愣洋气 说出元明清的“范儿”
别急, 年前就有一本《济南方言词典》
蓑衣、腚眼、迂磨……好多地道的济南词说出来容易,但真要动笔写,估计没有几个人能“下得去手”。其实,早在1997年就已经出版了一本《济南方言词典》,只是现在市面上很难见到了。22日,记者找到词典作者——— 81岁的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方言学家钱曾怡。她告诉记者,从1963年开始研究济南方言,目前依旧走在寻找济南方言词汇的小路上。“最近我在收集词典中没有的方言词汇。”钱曾怡边说边拿出夹在字典的小卡边,上边写着“磕头虫儿”。“最近我发现像‘狂言儿’‘狗乱儿’等词,词典上都没有收录。如果有机会我想都加进去。”她说。这本《济南方言词典》中,很多词都是用方框来表示,后面标注了国际音标。钱曾怡还发现了很多用字代替不了的济南话。“济南是一座古城,济南方言包容了很多文化,我研究了50年也没研究够。”她说。
回忆起撰写词典的经历,钱曾怡说,当时每天上午8点去济南老城区,跟“老济南”聊天,陪他们看孩子、洗衣服。“上午10点他们回家做饭,我就回来整理。”她说,有的词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要体会它的贴切含义难,要用简明的语言解释清楚更难,往往只好请发音人多说例句,再从例句的使用中反复琢磨。
专家组没有地道济南人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核心专家组首席专家钱曾怡是浙江人,其关门弟子、专家组成员张燕芬是广东人,另外一位专家组核心专家张树铮也不是济南人……这些专家没有一位是地道“老济南”。有市民建议,筛选环节最好设一名从济南老城区土生土长的“老济南”当“专家”,毕竟有些俚语“老济南”理解得更透彻。
“我们这些专家组成员是经过考核和筛选的,虽然不是地地道道的‘老济南’,但是对济南方言的研究至少已经持续10多年了,专家组里很多专家还精通10多种、甚至20多种方言。”张燕芬说,专家组成员的国际音标必须要过关,因为在录制前期要对发音人的济南方言对话以及词汇等用国际音标标注,这些标注要经过省级专家组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录制。
张燕芬表示,很多济南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是方言,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平时生活中哪句方言有特色。因为这种说话的习惯从小就有,他们不容易觉察到自己方言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