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济南市建设现代水网体系 打通美丽泉城水动脉
“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
全市水网的骨干构架为“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
“六横”是指贯穿全市东西的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德惠新河4条大型河流和南水北调输水干渠、东联供水工程。“八纵”是指北大沙河、玉符河、巨野河、绣江河、大寺河、商中河6条中型河流和田山、邢家渡引黄输水干渠。“一环绕泉城”是指围绕主城区的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杜张4座山区水库和玉清湖、鹊山、东湖3座平原水库。其中,黄河与北大沙河、玉符河及田山、邢家渡引黄输水干渠、玉清湖、鹊山水库连通;小清河与巨野河、绣江河、玉符河、南水北调输水干渠连通;徒骇河与大寺河、商中河连通;德惠新河与商中河、徒骇河连通;南水北调输水干渠与玉清湖、东湖水库、小清河连通;东联供水工程与鹊山、杜张、东湖、狼猫山水库连通,“六横、八纵”构成网格状布局。卧虎山与锦绣川水库之间通过河道连通,卧虎山、玉清湖、鹊山、杜张、狼猫山、东湖水库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七库”构成环状结构。
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和南水北调输水干渠也是省水网的主要构架,东湖是南水北调输水工程的干线调蓄水库,我市水网是山东水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位于山东水网“两环一带”的鲁中南山区“一环”和鲁西北平原区“一带”上。
提高防洪除涝水平
河道综合整治 河湖库塘连通 蓄调滞泄统筹
形成“上蓄、中疏、下泄、适当分洪和滞洪”总体布局
◆ 重点工程 ◆
三大水网体系共12类41项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是水网建设和连通的基础支撑,三大水网体系主要包括防洪除涝、城乡供水、水系生态、非常规水利用、泉水利用与分质供水、水利信息化等六大工程,共12类41项。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高全市防洪除涝水平,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优化水系生态环境,构成“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的水网骨干架构。
目前,全市的防洪工程包括黄河、小清河等全市4条大型河道、15条中型河道、华山湖等4处蓄滞洪区,以及186座大中小型水库。这些防洪工程多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年来在防洪、除涝、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工程建设标准较低,加上工程老化、退化严重,给运行管理带来一定隐患。
防洪除涝水网体系将主要完善现有防洪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水库、塘坝为调蓄节点,湖泊为蓄滞洪区,河流为排泄载体,实现河湖库塘连通、蓄调滞泄统筹,全面提高防洪除涝和雨洪水利用能力。
防洪除涝共分为河道治理、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滞洪区建设等4类共9项工程。自2008年开始,全市6座大中型水库先后列入国家投资治理的水库除险加固计划,我市也对126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此间,我市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共完成投资7.9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库建设标准低、带病运行的问题。2012年计划开工狼猫山等4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列入中央计划的平阴县5座小型水库和章丘市等6个县(市)区139座塘坝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小型水库完善提升工程。另外,腊山分洪、河道综合整治等防洪除涝工程目前也在顺利推进,水网建设已全面启动。
下一步,防洪除涝水网体系建设将根据济南市南高北低的地形地势特点,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分洪和滞洪”的原则,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上蓄”主要是指上游水库、塘坝拦蓄洪水,南部山区加强水土保持,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骨干河道按照防洪标准实施治理,未达标水库、塘坝进行除险加固。“中疏”是指通过黄河水系和小清河水系的支流疏导上游下泄洪水,河道治理的同时加强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部丘陵区疏泄结合,实施河道扩挖、疏浚,增加排水能力。小清河与黄河之间利用低洼地带恢复、建设蓄滞洪区。“下泄”指通过黄河干流和小清河干流排泄洪水。“适当分洪和滞洪”主要指实施腊山分洪工程,并利用小清河干流规划的小李家、华山湖蓄滞洪区来分担小清河洪水,以缓解下游防洪压力。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供水保障能力
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城乡供水水网体系立足现有灌排体系,以区域为单元,河道水库塘坝调蓄,渠道管道输送,河库塘渠连通、多水源统筹,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按照已经形成的工程基本格局,供水水网有城市供水、农村供水和农田灌排三部分组成,共18项重点工程将要实施。其中,绣川输水干渠改造工程将在今年汛期前全部完工,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和供水质量;正在实施的长孝水源地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投入运行后每天将向城区供地下水10万立方米。丰源湖水库已动工兴建,预计明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商河县5个乡镇20万群众将告别苦咸水,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100%。下一步,将逐渐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居民饮水质量,全市85%的耕地纳入灌区建设范围。
城市供水
分片供水 联合调度优水优用 分质供水
主城区供水的重点是城市供水工程,全市目前城市年供水能力为24.44亿立方米,其中80%以上水源来自于黄河,已基本形成了南有卧虎山、锦绣川,北有鹊山,西有玉清湖,东有狼猫山水库,以黄河水、地表水为主,以地下水为辅,多水源联合供水的格局,今后,东联供水将逐步置换东部工业所用地下水,为居民饮用优质水提供保障。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供水应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水网建设将按照济南市目前供水格局,合理调配引黄、引江水量,通过区域连通工程提高水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泉水资源,打造泉水品牌;积极推进分质供水,提升市民饮用水质量。统筹使用“五水”,保障“三生”用水,最终实现“分片供水、联合调度、优水优用、分质供水”。
玉清湖水库主要供应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供水范围为西部城区、济南经济开发区等。鹊山水库的主要供水对象为滨河新区、天桥化工工业园的生活、生产用水等。通过东联供水工程供给主城区东部新区的生活、生产用水,鹊山水库的黄河水、本地地表水以及南水北调的长江水,便可通过管道连接,联合调度,向东区提供可靠的生产、生态用水,置换大量地下水,设计供水能力24.4万吨/日,目前已累计供水约5480万吨,为居民饮优质水和节水保泉做出积极了贡献。东湖水库主要供给东部城区的工业用水。卧虎山水库作为生活用水的水源、泉域的生态补水水源和市区河道的生态用水水源。锦绣川水库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和南部的生态用水水源。狼猫山水库作为东部地区的生活用水水源、东部城区河道生态用水水源及工业用水储备水源。
农村供水
同源 同网 同质
农村供水将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到201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100%。
水网建设将根据地形地势和现状基础条件,形成商河县城乡供水、济阳县城乡供水、历城区中北部规模化供水改造、历城区南部山区规模化供水改造、章丘市中北部规模化供水改造、章丘市南部山区规模化供水改造、长清区城乡供水规模化改造、平阴县城乡供水提升八个次级供水网络。
南部山区统一规划提升,发展规模化供水,依托山泉、水库和优质地下水富集区,新建、扩建一批水源工程,提高水源保证率,改扩建水厂、规范水质处理工艺;北部丘陵区、平原区管网延伸改造,改建、新建骨干水厂,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供水。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设区域大供水水网,进一步提高保证率;进一步加快入户工程建设进度,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实施商河县丰源湖水库、济阳县稍门水库工程。
农田灌排
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体系
目前全市总灌溉面积375万亩,南部山丘区以井灌区、水库灌区为主,中部山前平原区以井灌区、引河灌区为主,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以引黄、引河灌区为主。
水网建设将通过灌区新建、改扩建、配套,到2020年,使全市85%的耕地纳入灌区建设范围,建成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集成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460万亩,实现“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优化水系生态环境
提高水系生态水平 突出泉城特色 维持泉水正常喷涌
打造“一城、两区、三廊、四带、五片”水生态构架
水系生态水网以现有的河道、湖泊、湿地为基础,修复、治理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区两类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提高水系生态的水平,突出泉城特色,维持泉水正常喷涌。规划布局为“一城、两区、三廊、四带、五片”的水生态网络构架。利用泉水及河湖连通工程,为一城三区河道提供充沛的常年景观用水。
一城——— 主城区:主城区规划以四大泉群为重点的泉水出露区的保护和控制范围,维护泉池、泉眼、泉群及其周围的人文景观。在泉域地下水重点渗漏区建设截流坝,回灌补给地下水。建立地下水位动态管理预警线,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线管理。利用南部山区卧虎山、锦绣川等水库向市区河道调水,利用黄河水、长江水等向小清河干流补水,满足城市河流景观用水需求。城区河道建设拦蓄工程,加大泉水和中水拦蓄利用力度,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两区——— 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区:南部山区水生态修复的重点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强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蓄水拦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提高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对地表水水源地实施封闭保护,对区内河流实施生态修复。北部平原区主要以黄河、徒骇河、德惠新河等骨干河道及其支流河道为轴线,植树造林,防风防沙,治理改造涝洼地,改善区域生态面貌。
三廊——— 小清河、黄河、徒骇河生态廊道:结合河道疏浚扩挖,实施综合治理,打造景观生态长廊。其中小清河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滨水景观的重点河道,在生态上起着内外联系枢纽的作用,在景观上起着表达济南发展文化和发展历程的作用;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通过建设生态防护林,加强生态河岸植被缓冲带管理,提高水系生态安全水平;徒骇河是济南北部平原区主要防洪排涝干道,通过建设沿河生态防护林,控制城乡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流入,加强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保障水质、水系生态安全的目标。
四带——— 北大沙河、玉符河、巨野河、绣江河:北大沙河是长清区和西部城区的生态隔离带,玉符河是主城区和西部城区的生态隔离带,巨野河生态保护带是城市东部的生态屏障,绣江河是贯穿章丘市南北的生态屏障,上述四条河流控制区域也是济南泉域的主要补给区和地表水源地,规划结合河道防洪治理综合采用景观林建设、滨水植被恢复、生态护岸等措施,实施生态修复。
五片——— 白云湖、华山湖、鹊山龙湖、济西湿地、玫瑰湖五大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区。通过生态补水、生物水质净化、生态自然修复等措施,逐步恢复湿地功能,保持合理生态水量,严格控制企业排污入湖,保障水质安全,保持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