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建设现代水网体系 打通美丽泉城水动脉
济南日报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更是加快科学发展,支撑美丽泉城建设的基础。
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各级“一号文件”,还是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进一步明确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为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以水闻名于世的济南,水利现代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今年召开的“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市水网建设则能推动济南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济南全市水网规划建设“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架构,防洪除涝、城乡供水、水系生态三大体系。充分发挥河道、水库等水利骨干工程综合功能,逐步实现为防洪除涝提供可靠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有效改善。2015年前,基本完成水网主要构架建设,2020年水网体系实现良性运转。
构筑覆盖全市的水网 建设美丽泉城的支撑
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水是基础。
近年来,济南水利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更加明晰、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防汛抗旱减灾取得显著成效、水系生态建设逐步深入、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虽然水利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民生、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相比,在水资源高效利用、防洪保安全、农田水利建设、水系生态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全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
一。由于保泉,地下水限量开采,同时地表水严重不足,客水利用受到制约,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矛盾长期存在。防洪减灾任务与工程体系不完善的矛盾依然存在。虽然我市已经实施了一系列防洪减灾工程,但徒骇河、德惠新河等大型河道及中小河流淤积严重,水旱灾害威胁依然很大。生态市建设要求与水生态恶化的矛盾不断加剧。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艰巨。农村水利存在安全隐患、灌区配套不完善与民生水利建设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影响粮食生产安全。
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布局、全面规划,构建全市统一的大水网体系是是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需要。
水网建设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二五”期间是济南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期,城市建设跨越提升期,社会事业全面突破期。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水网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内在需要。济南市正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因此,需要科学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引导工农业向低耗水方向发展。
水网建设是基于全市水利状况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市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问题。现有的工程体系不完善,调蓄工程不均衡,供水、灌溉工程不连通,不能相互调节。城区部分供水设施陈旧,管网漏失率高,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水网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要求转变粗放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济南以“泉城”闻名于世,具有得天独厚的泉水景观和文化,维持正常降水年份泉水喷涌,保持“泉城”特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因此,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覆盖全市的现代水网是重要支撑。
水网体系
构建防洪除涝、城乡供水和水系生态三大体系
用10年的时间,构建防洪减灾、城乡供水和水系生态三大水网体系,发挥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保障应急等作用,实现水利现代化,促进全市发展。到2015年前,基本完成“六横连八纵、一环绕
泉城”水网主要构架建设;
2020年三大水网体系实现良性运转。
防洪除涝水网体系的骨干构架是六横中的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四条大型河流及八纵中的北大沙河、玉符河、巨野河、绣江河、大寺河、商中河等六纵,大中型水库、骨干蓄滞洪区是这一体系的关键节点。已经基本建成的腊山分洪道是联系小清河、黄河流域的跨流域分洪工程,是市区防洪达标的关键一环。
城乡供水水网体系中的骨干构架,是六横中黄河等四条大型河流、南水北调干渠、东联供水,及八纵中的田山、邢家渡引黄干渠等二纵,大中型水库、水源地为关键节点。以黄河、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渠为干线,利用“一环绕泉城”的玉清湖、鹊山、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杜张及新建的东湖等7个水库,东郊、西郊、济西、高新、长孝5个水源地为节点,建设水库、水源地连通及配套工程,形成覆盖市区的带状水网体系。
生态水网的骨干构架是六横中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四条大型河流、南水北调干渠及八纵中的北大沙河、玉符河、巨野河、绣江河、大寺河、商中河等六纵,及田山引黄干渠、邢家渡引黄干渠沿线,还包括“一环绕泉城”中的七大水库、白云湖、华山湖、鹊山龙湖、济西湿地、玫瑰湖五大湖泊湿地为重要节点。
总体布局
统筹“五水”“三网”联动
济南的水网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市城乡的各个角落,将流经全市的大型河流、骨干支流、输水干渠、骨干水库、湿地,通过配套工程相连、相通,综合作用于城乡防洪、供水、农灌、生态等方面,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济南市境内主要有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四大干流,由这四大干流分出浪溪河、腊山河等多条支流,另外还有大明湖、华山湖、白云湖等主要湖泊,南水北调长江水,这是济南的主要水源,主要分为黄河水、地表水、地下水、长江水和非常规水五类水。水网以全市大型河流、骨干支流、输水干渠为主要框架,骨干水库、湖泊、湿地为节点,统筹利用“五水”,“编织”成具有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水系生态功能的三张大网,并使“三网”贯通,相互联动。
水网建设以流域区域为单元,以河流渠道为输水载体,以水库湖泊为调蓄中枢,建设联通工程和控制性枢纽工程,完善配套,实现河库相联、水系连通、多源互补、丰枯调剂,并能够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打通防洪除涝水网。进行河道综合整治,确保输水渠道畅通无阻,保障防洪安全。打通城乡供水水网。连通卧虎山、玉清湖、鹊山等各大水库,拓展水库功能,实现一库多用。新建东湖水库,可把南水北调长江水引入居民饮水中;新建玉清湖引水、杜张至狼猫山水库供水管线等工程,将长江水广泛应用于居民供水;建设玉清湖至卧虎山水库输水管线,届时卧虎山水库不但可纳“三川”之水,还可获得玉清湖中的水,使水源常年充沛。打通水系生态水网。新建玉清湖至千佛山南沟补水管道,向玉符河、腊山分洪、兴济河补水;沿锦绣川水库输水干渠输水入兴济河,利用玉清湖至千佛山南沟补水管道向市区玉绣河、西沟等河流补水,补充市区河流生态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