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济南比千年前长高6米 小桥流水唐宋就有
日前,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大明湖南侧的开元广场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结果,在现在的地表下五六米处,考古人员发掘出一条唐代至宋代时期的古道以及四条宋代水沟。见证了早在唐宋时期,济南城内就水源丰沛,具有“小桥流水”的景观。
出土的宋代砖砌水沟。(郭学军 摄)
始于唐代的古道和上面的车辙。
出土的精美瓷钵。
生活日报5月26日讯 (记者 郭学军 实习生 郑兴奎)日前,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大明湖南侧的开元广场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结果,在现在的地表下五六米处,考古人员发掘出一条唐代至宋代时期的古道以及四条宋代水沟。见证了早在唐宋时期,济南城内就水源丰沛,具有“小桥流水”的景观。
地下六米处出土唐宋时期古道
“这个区域位于济南市古城区西北部,在大明湖南侧,西侧紧邻护城河,处在济南市地下文物保护区内。”26日下午,在考古工地现场,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仝艳锋博士一边带记者查看,一边介绍说,这次发掘工作自5月6日开始,26日就结束了。除发现了一些唐宋时期的器物外,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多处唐宋时期的遗迹。
“你们看,这是一条唐宋时期的古道,它南北走向,距现在的地表约6.2米深,宽约2.1米。”仝艳锋博士告诉记者,该古道分为两层,上层土质较硬,厚度约0.2米,时代为唐到宋代早期。下层土质坚硬,厚度约0.2米,时代约为唐代。在古道中间有两条平行相距50厘米的古代车辙,深约0.1米,宽约0.2米,应为长期碾压形成。
“这个地下6米的唐宋古道,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一直延续使用到宋代。”仝艳锋博士说,两条长期碾压的古老车辙,就像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真实见证了济南城在1000多年前的位置。
宋代水沟见证那时的济南就水源丰沛
据仝艳锋博士介绍,除了古道,他们还在现在的地表下约5.3米处,发现了4条宋代水沟。其中三条水沟为南北向,像是自然形成的,在里面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少量瓷片。另一条水沟为东西向,由青砖砌成沟渠,应该是个排水设施。
记者看到,南北向水沟深度1米左右,宽度1米左右,东西向砖砌的沟渠,长约3.6米,高约0.2米,宽约0.5米,由三层砖砌筑,底部以砖平铺。它几乎与南北向水沟垂直,西端平面与南北向水沟大致相平,西高东低,应该是由西向东引水用的。
“这次发掘出的4条宋代水沟,证明了本区域在宋代时就水源丰沛。”仝艳锋博士说,在宋代地面相距10米的范围内就有 3条南北走向的水沟,说明当时这一地区不但水流广布,而且流量相当大。
厚厚淤泥层说明元代后此地环境大变
据仝艳锋博士介绍,这次发掘区地层共分为3层。其中,最上面的第1层为现代建筑垃圾,厚度约2.2米,时代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最下面的第3层为文化层,厚度约1.0米,不但发现了唐宋时期的道路、水沟等遗迹,还发现了陶盆、“开元通宝”铜钱等。
“但最厚的是中间的第2层,为深黑色的淤泥层。它厚度约3.0米,距现地表约2.2米,从宋代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持续时间很长。泥里不但遗存有大量的水生动物,如河蚌、螺壳等,还有少量的灰陶瓦片和瓷片。”仝艳锋博士分析说,这一淤泥层在初期形成过程中,很可能和本地区发生过水灾有关,而且在淤泥层的底部发现了汉代及更早时期的器物,可以断定是洪水把附近其他地方地层中的器物冲积到这里而形成的。
“此次发掘没有发现元至明清时期的遗迹,全部都是淤泥层,说明在元代以后,这里已变为地势较低的水塘了。”仝艳锋博士说,本次考古发掘,为济南地区早在唐宋代就有“小桥流水”的景象提供了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