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七旬老人自费为村子“建三馆”
所属分类:最美夕阳红
    图书馆有近8000本图书  
  在王魁章的图书馆里,几个大书架上摆放着3000多本图书,“馆里其实有近8000本图书,因为放不开,所以只能先摆放这3000本。”据王魁章介绍,馆里的图书大多来自省政协机关、省图书馆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少部分则是由他们自己出资购买的。
  谈及建图书馆的缘由,王魁章表示,他和家人都非常爱看书,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能够时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开始收集各种图书。后来,书越来越多,多到了可以满足成百上千人的需要,王魁章便寻思不如索性为村子建设一个图书馆,“要打造文化旅游村,村民们的文化知识当然需要提高。”
  历史、政治、人文、儿童文学、名人著作、农业生产……图书馆里书籍种类十分丰富。
  每周日上午8点-11点开馆,需要借书或还书的学生、村民可以在此时间段过来,没有任何费用,只需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下即可。目前,图书馆已累计为村民进行了200多人次,4000多本书的借还。
  跨越几百年的村史、民俗馆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纺织机、100多年历史的织布机、各种祖传的老物件、传统的农耕用具……均整齐的放置在王魁章的民俗馆里。这些老物件有些是王魁章祖上传下来的,有些是从村里个别农户家淘来的,也有些是从周边村子买来的。它们有力的见证了黄河人家几百年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
  辘轳、水车、耙、蓑衣、帽架……,在记者的印象中,这些只存在于中学历史课本中的物件,现在正活生生摆在眼前。“虽然现在用不到这些工具了,但它们确实代表了我们的农耕文明与先辈们的智慧,在我们的农耕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讲到村史馆里的一些信息,王魁章突然来了兴致,村子的由来、各家的族谱、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他讲起来很是自豪,“收集信息也是一大难题,必须挨家挨户地问清楚,像做家谱这样的事,可不能出一点岔子。”
  目标打造旅游村
  
  中楼子村地处黄河下游的滞洪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黄河治理力度的加大,下游长清段黄河泛滥的几率大大减小,这一变化让村民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遇。
  为了使乡亲们的生活好起来,王魁章又提出把家乡建设成为黄河人家民俗旅游村的设想。
  对于打造旅游村的具体步骤,王魁章提出了以下观点:第一,要充分了解长清黄河沿岸丰富的文化景点和文化遗址,认识其潜在的文化旅游价值。其次,在不违背黄河防汛要求的前提下,修复长清段沿河百里堤埝。最后,筹集资金,细化运作方式。
  “建立三馆,我很感谢乡亲们一路的理解与支持,未来,我更想尽早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黄河人家文化旅游村,一起致富的场景。”王魁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