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最美夕阳红
在双沙镇政府背后的大南山上,有一条水泥公路通往大山腹地,还有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消失在茂密的山林中。当地老人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这条山路是双沙镇(原名白沙场)通往古蔺县城的重要通道。双沙交通改善前,集镇上的居民需要徒步十几个小时,才能走到古蔺。而这条羊肠小道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居民院。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看到他时,李显学正在半山的山道上除草。虽然是阴天,但72岁的李显学穿着单薄的夹克,已经累到出汗,说话时喘着粗气。
“这是今年第一次到大南山来锄草,一共要锄四公里。”李显学说,这条小路连通山上的公路和山下的场镇,虽然旁边有公路,但因为小道更近便,因此很多步行赶集的村民、读书的学生,都习惯于走山路,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大南山的路常有人走,路况并不差,有些地方凿了石梯,有的地方用方石块彻成了堡坎。
一次散步,他决心“不让孩子湿脚”[/b]
李显学回忆,2008年下半年的一天早上,他外出散步,不知不觉就从镇上走到大南山。“那时还早,学生们从山上往下走,去学校上课。”李显学发现,虽然天空并没有下雨,但草尖上的露水,将孩子们的裤管和鞋子全部打湿了。
“我当时就想,这些娃娃,早上出门打湿了,没得衣服鞋子换,要接近晚上才能到家,那不是裤子鞋子都靠体温‘烘干’?”李显学说,那一瞬间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反正我闲着没事,不如这路边的野草都割干净,露水没地方粘,孩子们就不会湿脚。”
从那以后,李显学一干就是整整十年。当地人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周边近十条沿山小道,总长十余公里,李显学总是默默把路铲平,把茅草荆棘砍掉、铲净,不能行走之处都要维修。
李显学1971年从部队退伍,第二年被安排进当时的白沙区供销社,此后又在当地做生意,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双沙镇,附近的村民都认识他。“个个都晓得我住镇上,是个拿着退休工资不用干活的老头”李显学说,他怕人家笑话,见路上有人经过,远远就躲开了,别人走远了他才又出来割草。
李显学正在山道上除草。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看到他时,李显学正在半山的山道上除草。虽然是阴天,但72岁的李显学穿着单薄的夹克,已经累到出汗,说话时喘着粗气。
“这是今年第一次到大南山来锄草,一共要锄四公里。”李显学说,这条小路连通山上的公路和山下的场镇,虽然旁边有公路,但因为小道更近便,因此很多步行赶集的村民、读书的学生,都习惯于走山路,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大南山的路常有人走,路况并不差,有些地方凿了石梯,有的地方用方石块彻成了堡坎。
一次散步,他决心“不让孩子湿脚”[/b]
李显学回忆,2008年下半年的一天早上,他外出散步,不知不觉就从镇上走到大南山。“那时还早,学生们从山上往下走,去学校上课。”李显学发现,虽然天空并没有下雨,但草尖上的露水,将孩子们的裤管和鞋子全部打湿了。
“我当时就想,这些娃娃,早上出门打湿了,没得衣服鞋子换,要接近晚上才能到家,那不是裤子鞋子都靠体温‘烘干’?”李显学说,那一瞬间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反正我闲着没事,不如这路边的野草都割干净,露水没地方粘,孩子们就不会湿脚。”
从那以后,李显学一干就是整整十年。当地人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周边近十条沿山小道,总长十余公里,李显学总是默默把路铲平,把茅草荆棘砍掉、铲净,不能行走之处都要维修。
李显学1971年从部队退伍,第二年被安排进当时的白沙区供销社,此后又在当地做生意,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双沙镇,附近的村民都认识他。“个个都晓得我住镇上,是个拿着退休工资不用干活的老头”李显学说,他怕人家笑话,见路上有人经过,远远就躲开了,别人走远了他才又出来割草。
李显学正在山道上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