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最美夕阳红
平均年龄超60岁,有体力还得水性好
据统计,天桥区200名河道保洁员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最大的65岁,年纪轻的也已五十四五岁。
工作时间长、重体力劳作、危险性高,在排水管理中心负责人看来,河道清洁工“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要求非常高。
第一要求身体好,捞垃圾是个重体力活,河道保洁员每天要工作近10个小时,夏天经常
会在高温下作业,冬天穿着棉衣下河,没有好的身体根本坚持不下去;第二技术要好,河道打捞垃圾需要会划船,水上作业时还要保持住身体平衡,还要水性好,落水了能自救;第三要能吃苦,现在河道里的环境并不好,不少地方散发臭气,有时候需要下到河里徒手捞垃圾,不能吃苦的人也坚持不下去。
“他们真是不容易,我们对这些‘大爷们’充满敬意”。上述负责人表示,河道保洁员每人每年都能清出五六百吨垃圾。辖区内23条河道,要是缺少了这些“大爷”,环境质量就得大打折扣。
有人干了3天就离职,新成员都是“熟人的熟人”
65岁的赵延新是遥墙人,今年是他从事河道保洁工作的第20个年头。刚开始,他的工资是每月400元,和其他打工者拿得差不多。如今他的工资也不过1500元左右,比打工少多了。据介绍,河道保洁工人均月收入仅千余元,较低的收入、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环境,让河道保洁工作陷入招人难
的困境,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有时候在劳动市场遇到有人询问工作,一听下河捞垃圾,直摇头。”排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加入这个团
队的成员大多是由河道保洁工人介绍过来的。“平均一年就会有20多人离开这个岗位,最短的一名河道清洁工只干了3天就离职回家了”。“只要坚持做,河道会有变清的那一天。”赵延新对这份工作很执著,只是,以他们的年纪不久就要离开岗位,后来者又越来越少,这份执著上不免又增添了些许迷茫。
●记者手记 为了“干净了对大家都好”
一只手扶着船舷,一手持抄网捞起水面垃圾,再将垃圾扣在船中间,看起来很简单。65岁的老大爷能做得了,20多岁的大小伙儿有啥做不了的。下河,上船……
现实给了记者一个又一个打击,刚下至水面,一股浓重的臭气扑面而来,强忍着,内心说服自己“一会儿会习惯的”。站在河边,拿起约6米长的捞网尝试打捞不远处一块不大的硬纸壳,双手紧握,折腾了好几分钟,才把它捞上来。
船上用的是一米多长的小捞网,会不会轻松些?记者随老魏上了船,刚刚站定,船体突然偏向一侧,水面距离船舷仅有几厘米,记者险些掉落河中。待站稳后,按照老魏指示慢慢向船头移动,这才坐定。左一抄,右一网,回身一甩,伴随着垃圾入仓,衣服上也被沥了半身臭水。半个小时后,记者开始明显感觉有些吃不消,烈日炙烤下额头的汗水不住往下流,双臂也开始发酸……
不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很难理解一群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为何还会坚持在这样的岗位上。
一来自外地农村的保洁员直白地说,“为了生活呗,得挣点钱,一家人得吃喝孙子孙女得上学,光靠儿子儿媳妇打工不够啊,多挣一点是一点”。年逾六旬,还得靠此养家糊口或贴补家用,这是他们中一部分人最真实的生活。
不同于来自外地农村的保洁员,另一部分人跟老魏一样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就家庭条件而言,完全不需要他们这么辛苦地工作。为此,多数人的回答是:“年轻时干活干习惯了”“闲不住,能干就干点吧”……面对来自外界的赞扬声,他们也不会说“漂亮话”,只有最朴素的一句:“看着家门口这么脏怪难受,干净了对大家都好”。
据统计,天桥区200名河道保洁员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最大的65岁,年纪轻的也已五十四五岁。
工作时间长、重体力劳作、危险性高,在排水管理中心负责人看来,河道清洁工“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要求非常高。
第一要求身体好,捞垃圾是个重体力活,河道保洁员每天要工作近10个小时,夏天经常
会在高温下作业,冬天穿着棉衣下河,没有好的身体根本坚持不下去;第二技术要好,河道打捞垃圾需要会划船,水上作业时还要保持住身体平衡,还要水性好,落水了能自救;第三要能吃苦,现在河道里的环境并不好,不少地方散发臭气,有时候需要下到河里徒手捞垃圾,不能吃苦的人也坚持不下去。
“他们真是不容易,我们对这些‘大爷们’充满敬意”。上述负责人表示,河道保洁员每人每年都能清出五六百吨垃圾。辖区内23条河道,要是缺少了这些“大爷”,环境质量就得大打折扣。
有人干了3天就离职,新成员都是“熟人的熟人”
65岁的赵延新是遥墙人,今年是他从事河道保洁工作的第20个年头。刚开始,他的工资是每月400元,和其他打工者拿得差不多。如今他的工资也不过1500元左右,比打工少多了。据介绍,河道保洁工人均月收入仅千余元,较低的收入、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环境,让河道保洁工作陷入招人难
的困境,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有时候在劳动市场遇到有人询问工作,一听下河捞垃圾,直摇头。”排水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加入这个团
队的成员大多是由河道保洁工人介绍过来的。“平均一年就会有20多人离开这个岗位,最短的一名河道清洁工只干了3天就离职回家了”。“只要坚持做,河道会有变清的那一天。”赵延新对这份工作很执著,只是,以他们的年纪不久就要离开岗位,后来者又越来越少,这份执著上不免又增添了些许迷茫。
●记者手记 为了“干净了对大家都好”
一只手扶着船舷,一手持抄网捞起水面垃圾,再将垃圾扣在船中间,看起来很简单。65岁的老大爷能做得了,20多岁的大小伙儿有啥做不了的。下河,上船……
现实给了记者一个又一个打击,刚下至水面,一股浓重的臭气扑面而来,强忍着,内心说服自己“一会儿会习惯的”。站在河边,拿起约6米长的捞网尝试打捞不远处一块不大的硬纸壳,双手紧握,折腾了好几分钟,才把它捞上来。
船上用的是一米多长的小捞网,会不会轻松些?记者随老魏上了船,刚刚站定,船体突然偏向一侧,水面距离船舷仅有几厘米,记者险些掉落河中。待站稳后,按照老魏指示慢慢向船头移动,这才坐定。左一抄,右一网,回身一甩,伴随着垃圾入仓,衣服上也被沥了半身臭水。半个小时后,记者开始明显感觉有些吃不消,烈日炙烤下额头的汗水不住往下流,双臂也开始发酸……
不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很难理解一群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为何还会坚持在这样的岗位上。
一来自外地农村的保洁员直白地说,“为了生活呗,得挣点钱,一家人得吃喝孙子孙女得上学,光靠儿子儿媳妇打工不够啊,多挣一点是一点”。年逾六旬,还得靠此养家糊口或贴补家用,这是他们中一部分人最真实的生活。
不同于来自外地农村的保洁员,另一部分人跟老魏一样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就家庭条件而言,完全不需要他们这么辛苦地工作。为此,多数人的回答是:“年轻时干活干习惯了”“闲不住,能干就干点吧”……面对来自外界的赞扬声,他们也不会说“漂亮话”,只有最朴素的一句:“看着家门口这么脏怪难受,干净了对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