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热血青年(15-30岁)
转载自http://www.readmeok.com/2013-5/9_25502
来源:山东商报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爱上学习,而不是填鸭式地灌输。”山东大学蒲公英 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一直致力于在支教点开展兴趣课堂。但是,他们的一腔热情却经常遭遇乡村学校校 长的冷遇,“校长关心的是文化成绩。”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让这些支教的大学生陷入困惑。
【困惑】支教应该怎么“支”?
刘雯,山东大学蒲公英支教团秘书长。“支教应该怎么‘支’?”这个问题让她一直感觉迷茫,“是做自己计划做的事,还是配合对接学校、做对方所希望的事?”同样的困惑,也在满怀热情的支教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出现。“我们希望能通过兴趣课堂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享受学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现为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的刘雯告诉记者,山大蒲公英支教团每次派出八九名团员,每个团员依据个人特长设立兴趣课程,经过专业机构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后,前往支教点。刘雯说,他们的课程包罗万象,如表演、话剧、美术、音乐等,很受学生欢迎。而根据支教点地区特点,他们也考虑开设性知识课堂。而这些,都是很多乡村小学自身所无法做到的。
【理想】希望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
“我们的很多课程,是触及心灵的。”刘雯告诉记者,她开设过一门叫“为什么”的课程,让每个学生写下自己心中的“为什么”,其中有个小男孩写的是“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差”。“他特别淘气,坐不住,很难管,但本性不坏,我们就特别注意引导他,鼓励他。”“我还开设过一门课叫‘共读一本书’,大家围坐一圈,读《我等待》的插图绘本,每页一张图一句话,大家一人读一句,读完后画一幅名为‘我等待’的画。”刘雯说,“有个小姑娘画的是‘我等待外出打工的父母’,当时对我们特别触动。”“我们的理念是‘陪伴成长’和‘榜样的力量’,我们和那些学生是平等的,是伙伴。”
【现实】乡村校长只关注文化成绩
刘雯大一、大二分别在贵州和甘肃的乡村小学支教,那里的教学环境十分窘迫。拿甘肃那所小学来说,一个学校只有三位老师,其中一位还是校长。老师都是初中毕业,平时基本就只有语文数学课,英语课很少上,有的学生六年级毕业时24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当地校长总是希望支教团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教会学生英语。”
由此,就产生了支教点的期望与大学生理想之间的“错位”,这也直接导致,每年蒲公英支教团在联系支教点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刘雯说,与支教队伍对接的小学校长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校长以为大学生属于‘三支一扶’系列,官方派来的,会殷勤接待;二类是明确要求支教队伍开设语数外,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数外成绩。还有一些支教点是基金会拉到的,他们通常会有一些长期支教志愿者驻扎、半驻扎乡村小学,输入较多的资源给学校。学校能够因此获得媒体关注,校长内心高兴,同意他们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活动。”
但是,无论选择通过哪种方式支教,绕不过的坎儿都还是那个问题:“每次我跟校长提我们会开展兴趣课堂,他们都毫无兴趣。”这样的现实,让刘雯们苦恼不已:大学生支教,到底该怎么做?“我想我找不到‘支点’了……”刘雯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来源:山东商报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爱上学习,而不是填鸭式地灌输。”山东大学蒲公英 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一直致力于在支教点开展兴趣课堂。但是,他们的一腔热情却经常遭遇乡村学校校 长的冷遇,“校长关心的是文化成绩。”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让这些支教的大学生陷入困惑。
【困惑】支教应该怎么“支”?
刘雯,山东大学蒲公英支教团秘书长。“支教应该怎么‘支’?”这个问题让她一直感觉迷茫,“是做自己计划做的事,还是配合对接学校、做对方所希望的事?”同样的困惑,也在满怀热情的支教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出现。“我们希望能通过兴趣课堂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享受学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现为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的刘雯告诉记者,山大蒲公英支教团每次派出八九名团员,每个团员依据个人特长设立兴趣课程,经过专业机构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后,前往支教点。刘雯说,他们的课程包罗万象,如表演、话剧、美术、音乐等,很受学生欢迎。而根据支教点地区特点,他们也考虑开设性知识课堂。而这些,都是很多乡村小学自身所无法做到的。
【理想】希望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
“我们的很多课程,是触及心灵的。”刘雯告诉记者,她开设过一门叫“为什么”的课程,让每个学生写下自己心中的“为什么”,其中有个小男孩写的是“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差”。“他特别淘气,坐不住,很难管,但本性不坏,我们就特别注意引导他,鼓励他。”“我还开设过一门课叫‘共读一本书’,大家围坐一圈,读《我等待》的插图绘本,每页一张图一句话,大家一人读一句,读完后画一幅名为‘我等待’的画。”刘雯说,“有个小姑娘画的是‘我等待外出打工的父母’,当时对我们特别触动。”“我们的理念是‘陪伴成长’和‘榜样的力量’,我们和那些学生是平等的,是伙伴。”
【现实】乡村校长只关注文化成绩
刘雯大一、大二分别在贵州和甘肃的乡村小学支教,那里的教学环境十分窘迫。拿甘肃那所小学来说,一个学校只有三位老师,其中一位还是校长。老师都是初中毕业,平时基本就只有语文数学课,英语课很少上,有的学生六年级毕业时24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当地校长总是希望支教团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教会学生英语。”
由此,就产生了支教点的期望与大学生理想之间的“错位”,这也直接导致,每年蒲公英支教团在联系支教点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刘雯说,与支教队伍对接的小学校长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校长以为大学生属于‘三支一扶’系列,官方派来的,会殷勤接待;二类是明确要求支教队伍开设语数外,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数外成绩。还有一些支教点是基金会拉到的,他们通常会有一些长期支教志愿者驻扎、半驻扎乡村小学,输入较多的资源给学校。学校能够因此获得媒体关注,校长内心高兴,同意他们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活动。”
但是,无论选择通过哪种方式支教,绕不过的坎儿都还是那个问题:“每次我跟校长提我们会开展兴趣课堂,他们都毫无兴趣。”这样的现实,让刘雯们苦恼不已:大学生支教,到底该怎么做?“我想我找不到‘支点’了……”刘雯在博客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