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奇的“人口迁徙”:年轻人职场受伤把高校当避难所
  “职场厌倦型”:事业进步未必总是“上升”,有时也是横向发展

90后女生李伊,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外企,当初这家企业offer令她相当骄傲,因为李伊打败了众多比她学历“漂亮”的精英,过关斩将,才如愿以偿。

在这家外企,只要踏踏实实干下去,升职加薪速度很快。但是工作两年后,李伊忽然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她觉得工作是“重复机械”的,即使后面能当上部门主管,未来也不过是在这座城市消费水平高一些而已,总之,“生活一眼看到头”。

李伊看到,在欧洲读书、安家的表姐,生活要比自己丰富很多,“生活每天都有增量”。李伊特别羡慕,说服父母,让自己辞职去欧洲留学。

李伊去欧洲读研一年后毕业,她根本舍不得结束在国外快乐的体验,于是又执意继续深造,暂时不考虑找工作,不想重回无聊的生活“死循环”。

“90后这一代成长的经济条件好,信息也很发达。信息丰富,有时候也造成这一代有时是活在脑子里,不是活在生活中。他们通过电视电影获取大量信息,感觉自己好像已活了好多年。”张丽丽指出,像李伊那种所谓“看透人生”的心态,往往正是因为缺乏人生经验,习惯从小事中得出过大的结论,感觉什么都能“一眼看到头”。

过早给职业与生活下的定论,或许只是狭隘视野下的一种想象。

张丽丽提醒,年轻人不应该复制、借助别人的视角来感知世界,“没有自己的眼睛”,缺乏好奇和热情,难以找到属于自我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仲理峰看来,一旦对基本业务得心应手,就评价工作“重复机械”,不如留学体验生活有增量,这既是对工作本身的曲解,也是对生活缺乏充分认知的体现。

“重复本身不是没有意义,只要你每天能创造价值,这就是意义。”仲理峰指出,一些年轻人不以价值、而以个人新鲜愉快程度来衡量工作好坏,这种心态很不成熟,过于凭感觉行事。某些工作业务表面看似“重复”,实则并非一模一样的简单循环,蕴含了慢慢发展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必要路径。

仲理峰觉得,年轻一代需要认识到,事业的进步未必总是“上升”,有时也许是横向发展。一份工作的深层价值,潜藏于你对其“丰富化”的挖掘和自我创新意识的提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