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热血青年(15-30岁)
2016年4月8日,应佚伦参加上海科技周活动。1987年出生的上海女孩应佚伦,外表上看起来如同邻家女孩。 东方IC 资料图
不“随大流”选择大学与专业
应佚伦说,她至今都能背出市三的校训: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市三把‘独立’放在校训首位,我觉得对‘独立’个性的培养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独立’判断能力,我可能也会‘随大流’地选择大学与专业,而不是毅然选择以化学化工为特色的华东理工大学。”
应佚伦认为,“独立”这一点或使得她比同龄人更早看清自己的特点,从而坚定自己的选择,踏踏实实、专注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
应佚伦说,市三“独立”个性的培养潜移默化地使她拥有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初高中教育是兴趣的启蒙,是塑造个性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需要营造适合学生的资源环境,提供成长建议。这样的介入又不能太多太限制,堵塞学生个人探索与独立选择通道。”
大学阶段,则是应佚伦自我认识、自我提升阶段。“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通过学习基础及专业课程,将初高中阶段启蒙的兴趣,逐渐转变为专业,从而确定自己的事业目标,抓住先机,提前进入新状态。”应佚伦说。
华东理工设有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课程,鼓励独立承担小课题的机制,这种提前接触,就像是一块关乎未来与专业选择的“敲门砖”,对她明确自己想从事的目标有很大的助益,“通过这些实验和课程,我发现分析化学是我喜欢的,因为它能够去研究一些分析化学的手段,认识研究生物和化学的本质,在大三我明确了细分专业的一个目标,我想要读分析化学。”
“大三时我所在的学院允许学生提前选导师,我在那时遇见了我的博士导师龙亿涛教授,那一年他正好归国工作,带回了多年海外研究经验和最前沿实验动态。我从大三开始,在龙老师的指导下,从熟悉实验室开始,搭建检测仪器平台,开发数据分析软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单分子分析研究。”应佚伦说。
“我想科研的本质对人才的要求就是独立、热情与勤奋。而这几点恰恰也是初高中以及大学教育所带给我的,也是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感悟。”应佚伦说,“对于我这样的不冒尖的普通学生,我想我们需要的是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家人支持与名师提携。”
教育专家为“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点赞
对于应佚伦的发言,参与论坛的上海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非常赞同,他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填报志愿是盲目、跟风的,导致的结果是相对失业或者无法创新的,我理解的创新根本点在于干一行,爱一行,干到极致就是创新人才迸发的前提。”
杨振峰说:“应佚伦博士说过,她在中学里不是尖子生,但是我们往往一路选拔上来,把好学生贴上标签,实际上过早的贴标签不是成就人,而是捧杀人,这是基于传统文化背后的,把学生的个性、文明扼杀的过程。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生命科学地位并不高,但是对接物理、化学发展过程当中,生命科学确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给孩子贴上标签,他们很可能被扼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也在发言中支持应佚伦的“兴趣驱动”观点。他认为,创新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没有人阻止他,干预他。其次是要有兴趣,并且能长期坚持,“没有兴趣,不是很喜欢这件事情,要想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创造性是难以想象的。”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跨学科,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所有的奖项都在学科的交叉当中产生。
分管教育的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也认为,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贡献,其实就是让教育更多样化。作为政府部门,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下移重心,激活基层学校活力。他认为,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学生要用不一样的方式评价,应当“允许学校、教师犯错,甚至也要允许落后”,同时进行目标成果管理,并“让学校自己评价,然后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