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热血青年(15-30岁)
http://m.jfdaily.com/guonei/201604/t201 ... 29244
策划/文图 刘琳 J015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选择“互联网+农业”进行创业的人,本就比其他领域的创业者,路要艰难。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农业靠天吃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非人为因素。而对于一个失去听力的女孩,运用“互联网+农产品”进行创业,更非易事。
辞掉工作
回乡种花生
27岁的胡笛,拥有这个年龄漂亮女孩该有的一切特征:高挑的身材,紧致的脸庞,平日里,运动鞋、牛仔裤的装扮,更显出她的青春靓丽。如果不是耳朵里戴着的那枚人工耳蜗,很难让人觉察出她是一个失去听力的女孩。
胡笛出生在密云庄禾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两岁时的一场高烧,让她失去听力。父母四处寻医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但终未见效。最后,家人给小胡笛买了助听器,开始艰难地教她说话。
“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最难学的是拼音,比如看着口型是一样的,但根本分辨不出来。就只能靠家人不断地去练、去纠正,然后慢慢就学会了。”7岁时,胡笛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去上学,却遭到学校拒绝。班主任对胡爸爸说,这孩子听不见,没法上学,将来只要会数钱就行了。最后,耐不住胡爸爸反复恳求,学校这才松了口:上一年级,只能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如果期末成绩不及格,要求马上退学。
胡笛说,从那时开始,她就特别努力,最后考试的时候考了90多分,终于变成了正式生。“我以前觉得自己特别不幸,为什么别的孩子听得到就我听不到?不过,后来就想开了,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变成优秀的人。对我来说,努力是我唯一的出路,如果不好好学说话,就不能和别人交流,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能上学。”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学习生涯,胡笛努力让自己不落后于常人的脚步。2007年,她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毕业后,她在北京市区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且收入颇丰的互联网程序员工作。
胡笛说,打小她就深知父亲承包的800亩农场,对她学业和全家生计的重要性,虽然毕业后按照家人的期望,她在市区找了一份天天坐办公室的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也感到挺满足的,但是每次回到家父亲都愁眉苦脸,说农场里的粮食卖不出好价钱,自己也会跟着着急。
2012年,胡笛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帮着父亲把农产品放到网络上经营。这期间,她积累了丰富的网站建设、品牌形象设计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经验,对社会和市场经济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去年,她辞职回乡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事业中。
胡笛坦言,刚开始她也很纠结到底有必要辞职吗?是不是可以边工作边创业?后来,犹豫了半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兼顾两件事情。“除了我爸,家人都反对过。”胡笛笑着说,因为父亲不懂网络,而她正好是做互联网的,父亲希望她能回来和他一起干。虽说父亲也没有把握这条路就能成功,但总归要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她回去继续上班。
创业之路 痛并快乐着
如果在互联网程序员和农业创业者这二者中重新选择,胡笛依然会选择后者。她说,这是她与花生的缘分:7岁时,她就开始跟着爸爸种花生,上小学后,每年春天也都会跑到地里,帮着爸爸种花生。这些花生,都要一颗一颗地种,从小,她就对腰疼有着切身的体验。2009年,父亲改种黑花生。后来又慢慢发展种植黑玉米、黑小米、黑小麦等农产品。
胡笛也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花生妹妹”。她的思路是,希望通过深加工和服务,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除了粮食批发,她还开展了用黑色五谷酿制原浆酒的黑谷酒深加工项目。从去年的销售业绩看,这些项目带来的收益,远远超出了过去一成不变的种粮、卖粮传统模式。
对于自己的身体缺陷,胡笛也很坦诚。她的听力障碍等级,属于极重度。每次去检查听力的时候,听力师都会对她说:“听力那么差,没想到你会说话,而且说得很清楚,真是奇迹!”因为听力有缺陷,在沟通上,现在依然会存在一些障碍,胡笛需要看唇语才能理解对方的意思。有时因为着急或者紧张,她也会出现说不清楚的情况。去年年底举行的一场全国范围的青年创业大赛上,她入选了50强,但她仍有些许遗憾,因为紧张,有些话其实并没有表达得很好。
创业者都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团队。在创业初期,胡笛本来也组建了一个团队,不过,因为股权问题,不久前刚刚解散。“团队里有两个新婚的合伙人,但是他们的妻子并不支持这么做,想要过安稳的生活。现在团队解散了,除了我都回去上班了。”对于这个打击,胡笛多少有些受挫感。但她仍然坚定,这些是创业过程中的历练。她享受创业成果的同时,更享受创业的过程。就像她的微信签名一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策划/文图 刘琳 J015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选择“互联网+农业”进行创业的人,本就比其他领域的创业者,路要艰难。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农业靠天吃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非人为因素。而对于一个失去听力的女孩,运用“互联网+农产品”进行创业,更非易事。
辞掉工作
回乡种花生
27岁的胡笛,拥有这个年龄漂亮女孩该有的一切特征:高挑的身材,紧致的脸庞,平日里,运动鞋、牛仔裤的装扮,更显出她的青春靓丽。如果不是耳朵里戴着的那枚人工耳蜗,很难让人觉察出她是一个失去听力的女孩。
胡笛出生在密云庄禾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两岁时的一场高烧,让她失去听力。父母四处寻医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但终未见效。最后,家人给小胡笛买了助听器,开始艰难地教她说话。
“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最难学的是拼音,比如看着口型是一样的,但根本分辨不出来。就只能靠家人不断地去练、去纠正,然后慢慢就学会了。”7岁时,胡笛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去上学,却遭到学校拒绝。班主任对胡爸爸说,这孩子听不见,没法上学,将来只要会数钱就行了。最后,耐不住胡爸爸反复恳求,学校这才松了口:上一年级,只能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如果期末成绩不及格,要求马上退学。
胡笛说,从那时开始,她就特别努力,最后考试的时候考了90多分,终于变成了正式生。“我以前觉得自己特别不幸,为什么别的孩子听得到就我听不到?不过,后来就想开了,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变成优秀的人。对我来说,努力是我唯一的出路,如果不好好学说话,就不能和别人交流,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不能上学。”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学习生涯,胡笛努力让自己不落后于常人的脚步。2007年,她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毕业后,她在北京市区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且收入颇丰的互联网程序员工作。
胡笛说,打小她就深知父亲承包的800亩农场,对她学业和全家生计的重要性,虽然毕业后按照家人的期望,她在市区找了一份天天坐办公室的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也感到挺满足的,但是每次回到家父亲都愁眉苦脸,说农场里的粮食卖不出好价钱,自己也会跟着着急。
2012年,胡笛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帮着父亲把农产品放到网络上经营。这期间,她积累了丰富的网站建设、品牌形象设计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经验,对社会和市场经济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去年,她辞职回乡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事业中。
胡笛坦言,刚开始她也很纠结到底有必要辞职吗?是不是可以边工作边创业?后来,犹豫了半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兼顾两件事情。“除了我爸,家人都反对过。”胡笛笑着说,因为父亲不懂网络,而她正好是做互联网的,父亲希望她能回来和他一起干。虽说父亲也没有把握这条路就能成功,但总归要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她回去继续上班。
创业之路 痛并快乐着
如果在互联网程序员和农业创业者这二者中重新选择,胡笛依然会选择后者。她说,这是她与花生的缘分:7岁时,她就开始跟着爸爸种花生,上小学后,每年春天也都会跑到地里,帮着爸爸种花生。这些花生,都要一颗一颗地种,从小,她就对腰疼有着切身的体验。2009年,父亲改种黑花生。后来又慢慢发展种植黑玉米、黑小米、黑小麦等农产品。
胡笛也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花生妹妹”。她的思路是,希望通过深加工和服务,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除了粮食批发,她还开展了用黑色五谷酿制原浆酒的黑谷酒深加工项目。从去年的销售业绩看,这些项目带来的收益,远远超出了过去一成不变的种粮、卖粮传统模式。
对于自己的身体缺陷,胡笛也很坦诚。她的听力障碍等级,属于极重度。每次去检查听力的时候,听力师都会对她说:“听力那么差,没想到你会说话,而且说得很清楚,真是奇迹!”因为听力有缺陷,在沟通上,现在依然会存在一些障碍,胡笛需要看唇语才能理解对方的意思。有时因为着急或者紧张,她也会出现说不清楚的情况。去年年底举行的一场全国范围的青年创业大赛上,她入选了50强,但她仍有些许遗憾,因为紧张,有些话其实并没有表达得很好。
创业者都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团队。在创业初期,胡笛本来也组建了一个团队,不过,因为股权问题,不久前刚刚解散。“团队里有两个新婚的合伙人,但是他们的妻子并不支持这么做,想要过安稳的生活。现在团队解散了,除了我都回去上班了。”对于这个打击,胡笛多少有些受挫感。但她仍然坚定,这些是创业过程中的历练。她享受创业成果的同时,更享受创业的过程。就像她的微信签名一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命不息,折腾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