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少年(12-15岁)
转载自http://jinan.hiao.com/content/2010-12/26/content_8613076.htm
育文中学参赛师生喜获金牌大奖。
张世龙(中)在领奖台上。
魏齐和他的奖牌。
12月22日,冬至,当济南育文中学小学部五年级(1)班学生张世龙趿拉着洞洞鞋,和队友、教练走出济南遥墙机场时,他突然意识到这里早已是冬天。而他和队友还穿着离开澳大利亚时的夏装。于是,在他们与前来机场迎接的济南市市中区科协、市中区教育局领导的合影中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前排的孩子身着清凉夏装,后排的领导、老师全副冬装。
这是张世龙第一次出国,却也算得上出手不凡。12月13日至19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共收获3枚金牌,张世龙和队友魏齐就贡献了其中的2枚。
[b] 考验:[/b]
[b] 机器人调试好了,[/b]
[b] 障碍物又临时调换[/b]
12月12日,在教练董皓的带领下,济南育文中学机器人俱乐部4名队员启程赶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准备参加在那儿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这是与FLL世界锦标赛、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世界杯齐名的四大国际机器人赛事之一。12月的澳大利亚正值盛夏。澳洲的美丽风光给张世龙留下了“挺好”的印象:“布里斯班的空气很清新,天非常蓝,地上没有垃圾,自来水可以直接喝。”这一行让他大开眼界,可是他心里明白,游览不是此行的目的,他是来比赛的,而且目标就是金牌。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共有18个项目,吸引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600多位参赛选手,其中韩国和中国两个代表团的参赛人数就占了大半。“我们本来报了6个项目,来了之后发现时间有冲突,只好去掉了两个。”董皓说,经过权衡,他们还是保留了难度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中学组机器人竞走赛和小学组机器人障碍赛两个项目。比赛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选择是正确的,中国代表团所获3枚金牌中含金量最高的2枚就出自这两个项目。
机器人障碍赛和竞走赛的比赛规则大致相似,参赛者需要让机器人从指定的起点走到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设有许多障碍和陷阱。成功绕过障碍和陷阱加分,触碰到则扣分。用时越少,得分越多。
董皓老师介绍说,障碍赛和竞走赛都采取现场命题,由参赛学生根据主办方给定的图纸和障碍设计编程与方案。“这时候,教练和老师全都被安排在指定区域,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董皓说,比赛最具挑战性的是,当选手们设计好编程后,考官会将障碍物和陷阱的位置临时打乱,比赛接着开始。“如果你一味地按照格子设计路线,肯定不行。这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是个考验。”
凭借着扎实的底子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张世龙和魏齐从众多好手中脱颖而出,分别摘得小学组机器人障碍赛和中学组机器人竞走赛的冠军。
[b] “机器人对我来说就是玩儿”[/b]
12月23日,张世龙和魏齐的两枚金牌已经摆在了济南育文中学机器人俱乐部的获奖台的中央。济南育文中学副校长魏延国介绍说,自2006年以来,育文中学在市级以上机器人比赛中取得的奖牌总数已达258枚。
育文中学机器人俱乐部组建于2006年3月,同年育文中学也确立了“以机器人教育为平台,走科技特色品牌学校之路”的办学方向。也是从那年起,育文中学将机器人列为校本课程,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这门“神秘”学科。
此次获得中学组机器人竞走赛金牌的初二(1)班学生魏齐也是从那时开始接触机器人的。“我发现机器人这东西比较复杂,永远没有止境,总能发现新东西,能发挥创造力。”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魏齐便迷上了机器人,每天下午放学后,魏齐都坚持到机器人俱乐部研究一两个小时。碰上比赛,他每晚都要在学校呆到八九点钟。四五年下来,一直都是这样。尽管如此,魏齐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丝毫未受影响。“机器人对我来说就跟玩一样,非常有趣。别人在玩,我也在玩,只不过玩的不同罢了。学习的时间,我也在好好学。”魏齐说。而比魏齐年龄还小的张世龙也有同样的感觉。
“从我接手以来,参加机器人俱乐部的学生成绩都非常棒,从来没有因为研究机器人耽误学习。”董皓告诉记者,机器人比赛的成绩对学生考高中没有任何帮助,他们学习机器人纯粹出于兴趣。而且,在他看来,机器人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我们上课的时候,只给学生设定任务,怎样完成由他们自己来探讨、实验,老师只在关键环节指点一下。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千万不能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育文中学参赛师生喜获金牌大奖。
张世龙(中)在领奖台上。
魏齐和他的奖牌。
12月22日,冬至,当济南育文中学小学部五年级(1)班学生张世龙趿拉着洞洞鞋,和队友、教练走出济南遥墙机场时,他突然意识到这里早已是冬天。而他和队友还穿着离开澳大利亚时的夏装。于是,在他们与前来机场迎接的济南市市中区科协、市中区教育局领导的合影中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前排的孩子身着清凉夏装,后排的领导、老师全副冬装。
这是张世龙第一次出国,却也算得上出手不凡。12月13日至19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共收获3枚金牌,张世龙和队友魏齐就贡献了其中的2枚。
[b] 考验:[/b]
[b] 机器人调试好了,[/b]
[b] 障碍物又临时调换[/b]
12月12日,在教练董皓的带领下,济南育文中学机器人俱乐部4名队员启程赶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准备参加在那儿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这是与FLL世界锦标赛、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世界杯齐名的四大国际机器人赛事之一。12月的澳大利亚正值盛夏。澳洲的美丽风光给张世龙留下了“挺好”的印象:“布里斯班的空气很清新,天非常蓝,地上没有垃圾,自来水可以直接喝。”这一行让他大开眼界,可是他心里明白,游览不是此行的目的,他是来比赛的,而且目标就是金牌。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共有18个项目,吸引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600多位参赛选手,其中韩国和中国两个代表团的参赛人数就占了大半。“我们本来报了6个项目,来了之后发现时间有冲突,只好去掉了两个。”董皓说,经过权衡,他们还是保留了难度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中学组机器人竞走赛和小学组机器人障碍赛两个项目。比赛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选择是正确的,中国代表团所获3枚金牌中含金量最高的2枚就出自这两个项目。
机器人障碍赛和竞走赛的比赛规则大致相似,参赛者需要让机器人从指定的起点走到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设有许多障碍和陷阱。成功绕过障碍和陷阱加分,触碰到则扣分。用时越少,得分越多。
董皓老师介绍说,障碍赛和竞走赛都采取现场命题,由参赛学生根据主办方给定的图纸和障碍设计编程与方案。“这时候,教练和老师全都被安排在指定区域,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董皓说,比赛最具挑战性的是,当选手们设计好编程后,考官会将障碍物和陷阱的位置临时打乱,比赛接着开始。“如果你一味地按照格子设计路线,肯定不行。这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是个考验。”
凭借着扎实的底子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张世龙和魏齐从众多好手中脱颖而出,分别摘得小学组机器人障碍赛和中学组机器人竞走赛的冠军。
[b] “机器人对我来说就是玩儿”[/b]
12月23日,张世龙和魏齐的两枚金牌已经摆在了济南育文中学机器人俱乐部的获奖台的中央。济南育文中学副校长魏延国介绍说,自2006年以来,育文中学在市级以上机器人比赛中取得的奖牌总数已达258枚。
育文中学机器人俱乐部组建于2006年3月,同年育文中学也确立了“以机器人教育为平台,走科技特色品牌学校之路”的办学方向。也是从那年起,育文中学将机器人列为校本课程,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这门“神秘”学科。
此次获得中学组机器人竞走赛金牌的初二(1)班学生魏齐也是从那时开始接触机器人的。“我发现机器人这东西比较复杂,永远没有止境,总能发现新东西,能发挥创造力。”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魏齐便迷上了机器人,每天下午放学后,魏齐都坚持到机器人俱乐部研究一两个小时。碰上比赛,他每晚都要在学校呆到八九点钟。四五年下来,一直都是这样。尽管如此,魏齐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丝毫未受影响。“机器人对我来说就跟玩一样,非常有趣。别人在玩,我也在玩,只不过玩的不同罢了。学习的时间,我也在好好学。”魏齐说。而比魏齐年龄还小的张世龙也有同样的感觉。
“从我接手以来,参加机器人俱乐部的学生成绩都非常棒,从来没有因为研究机器人耽误学习。”董皓告诉记者,机器人比赛的成绩对学生考高中没有任何帮助,他们学习机器人纯粹出于兴趣。而且,在他看来,机器人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我们上课的时候,只给学生设定任务,怎样完成由他们自己来探讨、实验,老师只在关键环节指点一下。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千万不能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