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7中:个人的事儿就是大家的事儿
所属分类:少年(12-15岁)
  转载自http://sd.sdnews.com.cn/jinan/201311/t20131118_1426953.htm
山东商报 记者张雯雯 王晓峰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老师们经常聚在一起集思广益
  在济南27中的校园里,校门口、教学楼走廊内总能看到合作、互助、和谐、共融等标语,这是学校提出的“合和文化”办学特色。如今,“以合促和”的文化内核成为全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价值观。教师之间“抱团”教学,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家校之间紧密联系,让学校教学改革收到良好效果。
  一个人参加优质课评选全组人共同出谋划策
  日前记者在济南第27中采访时,正赶上全校期中测试。各学科老师不但要监考、批改作业、备课,还要阅卷。在历史组,除了这些日常工作外,每个老师还都给自己加了一项“作业”,帮参加济南市优质课评选的宋蕾老师修改课件、调整教案等。“经过层层选拔,宋蕾参评课程以市优质课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下个环节,这不仅是对她教学能力的肯定,也是我们历史组的大喜事。”历史组教研组长李劲男说。
  李劲男告诉记者,这次有机会参加市优质课评选的4个人都是“80后”。“我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想参与,但如果都报名,参评课程的亮点就会被分散,反而不容易取得名次。”于是,4个年轻老师经过协商,最终把机会让给了宋蕾。宋蕾去参赛,按说其他老师可以各忙各的,但大家并没有这样做。从先期备课找资料,到制作课件,再到编写教案等,全组老师一直帮宋蕾出谋划策。其实,不光是在历史组,其他学科也均有老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但他们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组“抱团”,合作共赢已成为全校教师的一致共识。
  8年前试点学生分组合作学困生在其中很“沾光”
  老师之间相互合作,这种引领也逐渐影响着学生。从2006年开始,学校率先在全市试点教学改革,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4人一组,每组中的1、2号学生成绩较好,3、4号学生成绩相对较弱。所有的学科成绩、上课表现、作业情况等都捆绑在一起。“原来我教的班里有个叫小龙(化名)的学生,初一时各科成绩只考20多分,上课不听讲,也不写作业。本来他们小组想放弃他,可尝试了几次发现,有一个人扯后腿,其他三个人再努力也拼不过其他组。于是,组里的人开始帮他补习功课,检查他的作业,到了初二期中考试,小龙(化名)的各科成绩考到了45分以上,现在上了初三,基本都能及格了。”地理老师王静对记者说。
  其实,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学校每个班每天都在发生着,但对于老师、学生来说,团结、合作已成为一种学习和生活习惯。尤其对学困生来说特别沾光。
  发掘每个人的闪光点拢在一起收到更好效果
  作为27中的校长,武树滨在提出“合和文化”理念时,已提前做好了改革失败的准备。但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效果出乎他的意料。“‘合和文化’包含五方面,即平等、互助、共生、优质、开放。现在看来,我们基本都做到了。”武树滨说。
  他告诉记者,每个老师的能力有强有弱,经验有多有少,作为校长来说,不反对老师、学生之间竞争,但更鼓励他们互助合作。“我们推一个人很轻松,但打造一支优秀团队却不容易。所以,只有发掘每个人的闪光点,并将其拢在一起,才能收到1+1>2的效果。”通过上展示课、做讲座、评选身边感动人物等方式打造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