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幼儿(3-6岁)
转载自http://news.china.com/zh_cn/social/1007/20071130/14514159
孩子在街头卖报纸 记者 陈长礼 摄
舜网11月29日报道 “叔叔,阿姨,买报纸吗?”从去年5月开始,几乎在每个清晨的七八点钟,总会有三四个超小的“小不点”,来到济南解放路西段青龙桥附近。他们背着小小的卖报袋,迈着摇摇晃晃的步伐,沿路卖报纸。
他们可能是街头年龄最小的“卖报童”——最小的只有3岁,大点儿的也不过5岁。
[b]跟随“小不点”去卖报[/b]
这些“小不点”,都是青龙桥附近一家幼儿园的孩子。带领孩子上街卖报的幼儿园老师尚丰晶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 锻炼这些“小不点”。
可是,让这些才蹒跚学步的孩子上街卖报,能有什么样的锻炼效果呢?这么做合适吗?昨天清晨,记者一大早就来到该幼儿园,跟随卖报的“小不点”一探究竟。
该幼儿园共 30多个孩子,这次轮到外出卖报的是小男孩小睿(3岁零11个月)和三个小女孩小琪(快满4岁了)、小文(3岁零5个月)与小帆(3岁零10个月)。7点40分,他们背上小报袋,每个卖报袋里装上几份报纸,在尚老师和一名义务“随队”家长的带领下出发了。一出幼儿园门口,这四个“小不点”就引起了路人的好奇和关注。
■场景一:小女孩“金口难开”
与其他三个小朋友相比,小帆显得有些内向。其他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冲路人用稚嫩的童音喊:“叔叔,买报纸吗?阿姨,买报纸吗?”然而小帆只是提着零钱袋,走在几个孩子中间,一直默不作声。
“小帆,你看,这儿有位叔叔,问他要不要报纸?”老师不断鼓励小帆勇敢一点儿,引导着她去卖报。终于,她开口了。这唯一的一次开口却成功了,一男子买了一份报纸。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帆接过钱并找了零钱。
■场景二:掰指头算数找零钱
整个卖报过程中,小文和小琪显得较为活跃,她们不断靠近路人,仰起小脸来询问对方买不买报纸。一位中年女子买了一份报纸,小文急忙递上去。
“这份报纸多少钱?是不是四角钱?”老师在一边帮忙。中年女子递过来一个五角的硬币。老师又启发说:“该找回阿姨多少钱?”
小文伸出手指,“五个减去四个,还剩下一个,找一角钱”。老师连忙鼓励,并说:“看看这些硬币,哪些是一角的?”小文仔细辨认,在老师的帮助下,选了个一角的硬币交给中年女子,同时还说了声“谢谢阿姨”。就这样,小文最早卖出去了自己报袋中的5份报纸。
■场景三:小男孩熟练卖报
虎头虎脑的小睿较为顽皮,一路上跑跑停停。很多时候,他不等老师鼓励,就跑到路人面前卖报。好像已经多次卖过报纸了,小睿显得较为熟练。
在青龙桥北边,他一连问了五六个路人,可都没有买的,小睿继续卖报。走到青龙桥附近的公交站牌处时,他卖完了最后一份报纸。
■ 场景四:卖完报纸齐声欢呼
上午8点15分左右,几个“小不点”手中的报纸全部卖完,他们聚在一起,相互帮忙,把身上的卖报袋解了下来。随后一边欢呼,一边高举右手,冲着老师做出胜利的手势。
8点20分,在返回幼儿园的途中,老师要求四个“小不点”每人拿一些零钱,去捐给一名身有残疾躺在路边的乞讨者。老师在一边不断跟他们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记者发现,这四个孩子只是递给乞讨者钱,对老师的解释却没有什么反应。
[b]幼童卖报引发的争议[/b]
谈到为什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坚持让孩子轮流到街头卖报,尚丰晶称:“这样做,对于孩子的性格、交流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都能起到锻炼作用,对孩子的信心、爱心也是一种培养。”对于幼儿园老师的分析,几名来送孩子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认可。 然而,还是有不少市民对该幼儿园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市民李先生说:“三四岁的孩子到街头卖报纸,需要在老师们提供大量帮助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我认为,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根本理解不了。这么小的孩子,有可能连什么是报纸、什么是钱都理解不了,又怎么能理解卖报这种行为呢?”
陈女士则称:“现在早晨很冷,这么小的孩子走上街头,能受得了吗?路上车来车往,虽然有老师和家长看护,可安全隐患还是很大。再说了,马路上汽车尾气很多,对孩子们会有负面影响。”
市民刘先生则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地玩耍、做游戏,过早地让他们接受成人世界里的东西,恐怕不合适,再说他们也接受不了啊。”
[b]学前教育专家:辩证地看待[/b]
28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的几位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均认为,这所幼儿园的做法,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对于孩子感知、认知能力的培养,对性格的磨炼,的确应该从学前儿童便开始进行。但专家同时指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在形式方面需要考虑客观实际,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
一直从事学前儿童教育研究的印小青副教授称:“这种做法,在方式上还有欠妥之处。老师们的初衷是好的,但三四岁的儿童,往往无法理解老师们的目的。其实,对于三四岁的儿童来说,某些锻炼目的完全可以在模拟情境中实现,在游戏中实现。例如,设定一定的场景,让小朋友们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验卖报的过程。”
“这种亲自到街头卖报的活动,对于大班的6岁以上的儿童,老师们可以选择春暖花开的日子,偶尔作为一次活动来进行,这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没必要作为一种常态天天去做。”
印小青同时称,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于其客观的效果还有待从多方面分析研究,单方面地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合适的。一些学前儿童认知方面的客观规律,还需要我们去注意、去探索。
孩子在街头卖报纸 记者 陈长礼 摄
舜网11月29日报道 “叔叔,阿姨,买报纸吗?”从去年5月开始,几乎在每个清晨的七八点钟,总会有三四个超小的“小不点”,来到济南解放路西段青龙桥附近。他们背着小小的卖报袋,迈着摇摇晃晃的步伐,沿路卖报纸。
他们可能是街头年龄最小的“卖报童”——最小的只有3岁,大点儿的也不过5岁。
[b]跟随“小不点”去卖报[/b]
这些“小不点”,都是青龙桥附近一家幼儿园的孩子。带领孩子上街卖报的幼儿园老师尚丰晶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 锻炼这些“小不点”。
可是,让这些才蹒跚学步的孩子上街卖报,能有什么样的锻炼效果呢?这么做合适吗?昨天清晨,记者一大早就来到该幼儿园,跟随卖报的“小不点”一探究竟。
该幼儿园共 30多个孩子,这次轮到外出卖报的是小男孩小睿(3岁零11个月)和三个小女孩小琪(快满4岁了)、小文(3岁零5个月)与小帆(3岁零10个月)。7点40分,他们背上小报袋,每个卖报袋里装上几份报纸,在尚老师和一名义务“随队”家长的带领下出发了。一出幼儿园门口,这四个“小不点”就引起了路人的好奇和关注。
■场景一:小女孩“金口难开”
与其他三个小朋友相比,小帆显得有些内向。其他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冲路人用稚嫩的童音喊:“叔叔,买报纸吗?阿姨,买报纸吗?”然而小帆只是提着零钱袋,走在几个孩子中间,一直默不作声。
“小帆,你看,这儿有位叔叔,问他要不要报纸?”老师不断鼓励小帆勇敢一点儿,引导着她去卖报。终于,她开口了。这唯一的一次开口却成功了,一男子买了一份报纸。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帆接过钱并找了零钱。
■场景二:掰指头算数找零钱
整个卖报过程中,小文和小琪显得较为活跃,她们不断靠近路人,仰起小脸来询问对方买不买报纸。一位中年女子买了一份报纸,小文急忙递上去。
“这份报纸多少钱?是不是四角钱?”老师在一边帮忙。中年女子递过来一个五角的硬币。老师又启发说:“该找回阿姨多少钱?”
小文伸出手指,“五个减去四个,还剩下一个,找一角钱”。老师连忙鼓励,并说:“看看这些硬币,哪些是一角的?”小文仔细辨认,在老师的帮助下,选了个一角的硬币交给中年女子,同时还说了声“谢谢阿姨”。就这样,小文最早卖出去了自己报袋中的5份报纸。
■场景三:小男孩熟练卖报
虎头虎脑的小睿较为顽皮,一路上跑跑停停。很多时候,他不等老师鼓励,就跑到路人面前卖报。好像已经多次卖过报纸了,小睿显得较为熟练。
在青龙桥北边,他一连问了五六个路人,可都没有买的,小睿继续卖报。走到青龙桥附近的公交站牌处时,他卖完了最后一份报纸。
■ 场景四:卖完报纸齐声欢呼
上午8点15分左右,几个“小不点”手中的报纸全部卖完,他们聚在一起,相互帮忙,把身上的卖报袋解了下来。随后一边欢呼,一边高举右手,冲着老师做出胜利的手势。
8点20分,在返回幼儿园的途中,老师要求四个“小不点”每人拿一些零钱,去捐给一名身有残疾躺在路边的乞讨者。老师在一边不断跟他们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记者发现,这四个孩子只是递给乞讨者钱,对老师的解释却没有什么反应。
[b]幼童卖报引发的争议[/b]
谈到为什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坚持让孩子轮流到街头卖报,尚丰晶称:“这样做,对于孩子的性格、交流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都能起到锻炼作用,对孩子的信心、爱心也是一种培养。”对于幼儿园老师的分析,几名来送孩子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认可。 然而,还是有不少市民对该幼儿园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市民李先生说:“三四岁的孩子到街头卖报纸,需要在老师们提供大量帮助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我认为,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根本理解不了。这么小的孩子,有可能连什么是报纸、什么是钱都理解不了,又怎么能理解卖报这种行为呢?”
陈女士则称:“现在早晨很冷,这么小的孩子走上街头,能受得了吗?路上车来车往,虽然有老师和家长看护,可安全隐患还是很大。再说了,马路上汽车尾气很多,对孩子们会有负面影响。”
市民刘先生则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地玩耍、做游戏,过早地让他们接受成人世界里的东西,恐怕不合适,再说他们也接受不了啊。”
[b]学前教育专家:辩证地看待[/b]
28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的几位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均认为,这所幼儿园的做法,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对于孩子感知、认知能力的培养,对性格的磨炼,的确应该从学前儿童便开始进行。但专家同时指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在形式方面需要考虑客观实际,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
一直从事学前儿童教育研究的印小青副教授称:“这种做法,在方式上还有欠妥之处。老师们的初衷是好的,但三四岁的儿童,往往无法理解老师们的目的。其实,对于三四岁的儿童来说,某些锻炼目的完全可以在模拟情境中实现,在游戏中实现。例如,设定一定的场景,让小朋友们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验卖报的过程。”
“这种亲自到街头卖报的活动,对于大班的6岁以上的儿童,老师们可以选择春暖花开的日子,偶尔作为一次活动来进行,这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没必要作为一种常态天天去做。”
印小青同时称,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于其客观的效果还有待从多方面分析研究,单方面地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合适的。一些学前儿童认知方面的客观规律,还需要我们去注意、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