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人到中年(30-60岁)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贫积弱,核大国对我们进行核讹诈,核打击一触即发,中国处于战争的阴影中。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决定中国加紧研制核武器,“我们也要搞原子弹!”
3年困难时期,九院的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还在青海高原,饥饿、浮肿折磨着他们。彭德怀元帅听说了,立刻打电话,让海军送来带鱼、陆军送来绵羊,保证原子弹的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彭老总当然清楚,如果我们早有原子弹,抗美援朝的阵地上战士就不会牺牲那么多,甚至美国有可能就不敢来,原子弹是‘卫国重器’。”胡干达说。
然而,核九院本来要迎来500个苏联专家手把手地指导核武器研制,但最后出现在北京的只是一个什么关键技术都不说的“哑巴和尚”。而且苏方很快就毁约了。刚刚支起的摊子,只剩下一群仅仅知道一丁点核原理的年轻人。那是1959年6月,为了记住耻辱,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就叫“596”,也称“争气弹”。
“中国人聪明啊。”胡干达老人说。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胖子”和“小男孩”,分别是两种核爆的激发方式,一种是内爆式,一种是枪式。
中国的核武器研究路线,必须面对两种路径的选择。那时候中国资金有限,时间倒计时,只能二选一。缺少前期试验支撑,原理上都可以,所以两种意见争论异常激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当时的李觉院长让“技术大拿”朱光亚谈看法。朱光亚那时也不到40岁,为人稳重,不爱说话。而一旦发言,总是掷地有声。听取充分讨论后,他建议用内爆式。后来,中央拍板,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这条路径。
几十年后,美国解密当年“胖子”和“小男孩”在日本爆炸的效用,承认内爆式更有效,证实了我们当初的判断。
1996年全世界暂停核试之前,美国核试验1179次,中国只有45次。底子太薄了。胡干达说:“但中国人聪明,定的目标是一次试验多方收益。”把每一次试验的参数掰开了揉碎了进行研究,我们积累了很多独特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路。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而中国研制氢弹用时最短,更是创造了世界核武器科技史上的惊人奇迹。封锁、屏蔽,都没有阻挡当年的年轻人。
民间流传着“于敏构型”的故事,说五大拥核国家的氢弹理论模型只能分两类,中国的和外国的。中国能够以最快速度实现从核裂变到核聚变的飞跃,关键是于敏的物理贡献,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当然,九院以及于敏本人从不认同这个说法。对核工业人来说,西方那种个人至上的评价标准,不适合九院人集体奋斗、协同攻关的状态。
朱光亚对于敏的评价是:从材料、设计到构型,于敏对氢弹的成功研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一年,1967年6月17日,于敏的超强大脑飞速运转,与九院的同志们一起让氢弹的轰鸣声响彻地球的时刻,他不过41岁。
于敏的名字,直到上世纪80年代获得全国劳模时,才算真正解密。
在那一代核工业年轻人中,王淦昌算是年长的。他一来九院就是副院长,当时条件很差,51岁的他和九院其他院领导,一起住帐篷,而让年轻的科技人员住条件稍好些的房子。
到今天,与世界并跑的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就是王淦昌1964年首先提出的。这一技术路线,后来被称为“人造太阳工程”,影响了中国核工业几十年,甚至关系到人类文明未来的千年大计。
邓稼先也一样,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年他才40岁。
因战备需要,1969年九院整体从青海搬迁到四川,分散于川北群山之间。看过《马兰花开》的人都知道,邓稼先与夫人许鹿希常年两地分居。1980年代,许老师终于答应来邓院长工作的绵阳梓潼看看。这是全院的喜讯。作为办公室主任的胡干达更是紧张兴奋,他斟酌再三,决定把邓稼先卧室的一张1.2米的单人床换成双人床。
3年困难时期,九院的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还在青海高原,饥饿、浮肿折磨着他们。彭德怀元帅听说了,立刻打电话,让海军送来带鱼、陆军送来绵羊,保证原子弹的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彭老总当然清楚,如果我们早有原子弹,抗美援朝的阵地上战士就不会牺牲那么多,甚至美国有可能就不敢来,原子弹是‘卫国重器’。”胡干达说。
然而,核九院本来要迎来500个苏联专家手把手地指导核武器研制,但最后出现在北京的只是一个什么关键技术都不说的“哑巴和尚”。而且苏方很快就毁约了。刚刚支起的摊子,只剩下一群仅仅知道一丁点核原理的年轻人。那是1959年6月,为了记住耻辱,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就叫“596”,也称“争气弹”。
“中国人聪明啊。”胡干达老人说。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胖子”和“小男孩”,分别是两种核爆的激发方式,一种是内爆式,一种是枪式。
中国的核武器研究路线,必须面对两种路径的选择。那时候中国资金有限,时间倒计时,只能二选一。缺少前期试验支撑,原理上都可以,所以两种意见争论异常激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当时的李觉院长让“技术大拿”朱光亚谈看法。朱光亚那时也不到40岁,为人稳重,不爱说话。而一旦发言,总是掷地有声。听取充分讨论后,他建议用内爆式。后来,中央拍板,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这条路径。
几十年后,美国解密当年“胖子”和“小男孩”在日本爆炸的效用,承认内爆式更有效,证实了我们当初的判断。
1996年全世界暂停核试之前,美国核试验1179次,中国只有45次。底子太薄了。胡干达说:“但中国人聪明,定的目标是一次试验多方收益。”把每一次试验的参数掰开了揉碎了进行研究,我们积累了很多独特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路。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而中国研制氢弹用时最短,更是创造了世界核武器科技史上的惊人奇迹。封锁、屏蔽,都没有阻挡当年的年轻人。
民间流传着“于敏构型”的故事,说五大拥核国家的氢弹理论模型只能分两类,中国的和外国的。中国能够以最快速度实现从核裂变到核聚变的飞跃,关键是于敏的物理贡献,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当然,九院以及于敏本人从不认同这个说法。对核工业人来说,西方那种个人至上的评价标准,不适合九院人集体奋斗、协同攻关的状态。
朱光亚对于敏的评价是:从材料、设计到构型,于敏对氢弹的成功研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一年,1967年6月17日,于敏的超强大脑飞速运转,与九院的同志们一起让氢弹的轰鸣声响彻地球的时刻,他不过41岁。
于敏的名字,直到上世纪80年代获得全国劳模时,才算真正解密。
在那一代核工业年轻人中,王淦昌算是年长的。他一来九院就是副院长,当时条件很差,51岁的他和九院其他院领导,一起住帐篷,而让年轻的科技人员住条件稍好些的房子。
到今天,与世界并跑的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就是王淦昌1964年首先提出的。这一技术路线,后来被称为“人造太阳工程”,影响了中国核工业几十年,甚至关系到人类文明未来的千年大计。
邓稼先也一样,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年他才40岁。
因战备需要,1969年九院整体从青海搬迁到四川,分散于川北群山之间。看过《马兰花开》的人都知道,邓稼先与夫人许鹿希常年两地分居。1980年代,许老师终于答应来邓院长工作的绵阳梓潼看看。这是全院的喜讯。作为办公室主任的胡干达更是紧张兴奋,他斟酌再三,决定把邓稼先卧室的一张1.2米的单人床换成双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