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过劳死白皮书》,“过劳”真的会死?
  http://tech.163.com/16/1030/14/C4KQ5IVV00097U7R
作者:周小二/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专业本科,现为超声心动图医师

前不久,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基于《过劳死等防止对策推进法》制定的首部《过劳死等防止对策白皮书》。根据白皮书,针对1万家企业(回收1743份)、2万名劳动者(回收19583份)进行的2015年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正式员工月加班时间最长超过80小时的企业占所有企业的23%,其中,“超过80小时不满100小时”的企业占所有企业的11%,“超过100小时”的占12%。

虽然过劳和猝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但过劳对身心健康不是什么好事。在各行各业都加班几乎不可避免的当下,尽量保护自己非常重要。


“过劳死”这个夺人眼球的词是个日本产的语汇。这些加班界的先驱自二战结束就在那儿吭哧吭哧地闷头苦干,经历了战后重建、经济腾飞、泡沫破裂到二十一世纪,加班都成了文化的他们猛然发现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中青年好像有点儿多,或多或少还都跟鞠躬尽瘁有点关系,“过劳死”这个词就应运而生了。托信息流通的福,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大批于加班中、加班后突然死亡的中青年们也被冠上了这个名头。

无论中日,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们,到底是不是被辛苦的工作害死的呢?我觉得,全都怪加班的话,着实有点冤。加班疲劳从来都广泛存在,它发生在死亡之前并不能简单地推测前者导致了后者,要知道,基本上每个死因不明的人都吃过米饭,我们总不能推断这种主粮是“断头饭”吧?

实际上,研究者开展过不少调查,都没有在加班过度疲劳和突然死亡之间建立可靠的因果关系。但因果关系不成立可不意味着老板们可以放心地变本加厉了——尽管未必能直接导致死亡,在工作中过度劳累带来的间接身心健康损害却是切实存在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司机加班太多未必会直接倒在方向盘上,但疲劳驾驶造成重大车祸却比比皆是;有的危害就更加隐蔽而间接了,持续的疲劳和工作压力会改变情绪状态和生活习惯,在饮食上可能会倾向重油盐调味的餐饮或大量糖和脂构成的“能量炸弹”来获得慰藉,在身体上可能长时间地坐在办公桌前盯着堆积如山的文档,早就忘了起来舒展一下筋骨,在行为上,对于工作主观狂热也好,疲于奔命也罢,都可能导致人忽略自身的危险信号比如溃疡带来的疼痛、癌症带来的便血,总想着忙完这阵再来关注健康也不迟,结果真的太迟了的也不少见;更有甚者,可能会因为精神压力产生物质依赖,比如我自己就在连番加活之后倾向于喝酒,意识到这样对身体不好之后更加焦虑于是改喝酸奶,在下一次加活的时候又反复。所有这些生活和工作习惯在压力和疲倦下朝着不健康的倾斜,都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乃至癌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过劳是自杀可能有点言过其实,说这是一种透支健康,降低自己寿命预期的行为,是比较合适的。

老实说,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加班过劳基本上不可避免。但我们还是能做不少事情来降低自己英年早逝的概率,比如尽量在正常的时间吃饭,少油少盐多吃蔬菜蛋奶,给身体自我修复提供材料,再比如尽量在正常的时间睡觉,睡前两小时别去理手机等会发光能通信的装置,看看实体书也好仰望星空也罢,给忙了一天的中枢喘息的机会,还可以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哪怕只是公园里快走一刻钟也好,就算增强体质的效果不明显,阳光、新鲜空气和暂时从压力中抽离出来对情绪恢复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