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呵护下一代
家长的焦虑
不想分出去的担心给分出去 想出去的担心“抓”不出来
一位学生家长高辉告诉记者,孩子班里现在有53人,比规定的班额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超出了8个人。“我也听到过孩子要分班的传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过学校的正式通知。”
“大班额分成小班,肯定有好处,人数少了,老师能够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但要分就应该从一年级就分,现在再分,像我们孩子都最后一年了,实在是没有必要。”高辉说。
王蔷和夏薇则告诉记者,她们不愿分班,除了孩子马上升六年级,小升初学习压力较大,还有一个本身六年级临近毕业就有一种“分离”的情绪,分班会加重这种情绪;再一个的确是孩子所在的班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分班肯定是有好处,老师管理40个人的班级和管理60个人的班级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孩子在一块儿4年了,肯定有感情了,一下子把他们分开,也有点不合适。”家长李敏告诉记者。旁边的陈女士以及其他几位家长也都说孩子们对分班这件事儿有挺大的抵触情绪。“说实话,我其实是盼着赶紧分班的,我们这个班在本年级是最差的,期盼着来一位优秀的老师,班级会有新气象。”家长潘刚(化名)说。“现在就是不知道怎么分,学校也没说怎么分。”潘刚说,要是学校按照一年级电脑分班那样做,自己孩子出去的几率明显比“抓阄”分出去几个的几率要大。“我觉得学校应该让我们先自己选选吧,去年山师附小分班不是那样做的吗?想出去的报名,不够再抓阄。我们家肯定是主动报名的。”
校长的焦虑
教室师资都挺紧张万一抓阄分出去了,家长闹怎么办?
“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怎么分班,虽然还没有接到区教育局的通知,这个事的确挺棘手。”日前,省城一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教室非常紧张,去年没有分班,今年压力骤然加大。“我们要分出去4-5个班,实在不行,只能减功能室,但还是不够。”
即便教室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位校长又开始发愁师资。“其实师资已经非常紧张了,因为二孩全面放开,已经有好几位女老师休产假了;学校的中层干部也全都下去带课了……要是下半年再有几个老师休产假,肯定影响正常教学。”
“我们学校主要也是担心师资问题,怀孕了你总不能不让老师休产假吧?”另一位校长告诉记者,现在学校中层只是带带副课,要真是开学后大班额分了班,他们都要上讲台讲主课。
让校长们觉得为难的,还有分班方式。“要说公平的话,按照一年级电脑分班的方式来就可以,只要接到教育局分班通知,连夜排排电脑,第二天打印出来张贴,领着孩子去各个班级就行。可是,这些班毕竟不同于新来的一年级啊,孩子们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了,班级凝聚力、班风也形成了……真要是强行这么分,家长闹怎么办?”
“要说按照山师附小的分班模式,先让孩子自己主动选择是否出来,出来的数额不够再抓阄,万一有个孩子被抓出来,他的家长就是不愿让孩子去新的班级,这该咋办?”有校长不无担心地说。“毕竟家长和家长也不一样。”
大班额分班,不管是“重新洗牌”还是“抽签摇号”,注定都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校有学校的分班智慧,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家长甚至老师的感受。
画外音
其实,大班额分班也没那么难接受
王若涵是山师附小五年级十三班的学生,去年她是主动要求去新班的。“去新班级的决定是由爸爸做出的,我自己也同意了。”王若涵说,进入一个新班级,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我爸当时也跟我说,将来初中、高中早晚都会分班,现在不如先锻炼一下。”
谈到对新班级的适应问题,王若涵说自己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同一个年级的,新班级的大多数同学我都认识,所以适应得挺快的。新老师很好,我也没遇到什么是适应上的难题,很简单。”
王炳清是该校五年级十二班的学生,去年,他是被抽签抽去新班级的。“我们班主动出去的不多,我的好朋友很多,不想出去。但既然被抽到了,也没有‘晴天霹雳’的感觉。”王炳清告诉记者,他们原班出来的同学大多选了十二班。“在新班级里,能交到新的朋友,增加人际交往能力。就像王若涵刚才说的,新班级的大部分人我都认识,所以适应没有问题。”
去年,本想下来带“大循环”(新的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于英新老师,走进了五年级十一班当班主任。那段时间,如何尽快管理好新班级让于英新挺苦恼,“毕竟是10个班的孩子新组的班级,一半是主动来的,一半是摇号来的,和新一年级不一样。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想怎么让他们赶快适应。”但是后来于英新发现,学生们适应新班级的速度是挺出人意料的。“刚开始时班级里特别安静,他们不太熟悉也不说话,我还记得一个小姑娘来的时候,眼睛里还闪着小泪光,第一节课我告诉他们,进入新班级,算是一种别样的经历,有一种别样的心情,但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需要别样的努力!后来我和他们经常互动,搞活动,他们相互接纳得还挺快。”“我从没有打听新班级孩子的情况,只说从今天开始他们都是全新的自己,可以制定全新的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的小眼睛都亮了; 在原来班级可能没机会表现自己的,这次都有了机会。每天他们都能得到表扬,每天都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程微微告诉记者,班级凝聚力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升华。
两位老师告诉记者,其实新班级的适应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没有那么可怕:顶多一个月,孩子们就可以适应得不错了。
不想分出去的担心给分出去 想出去的担心“抓”不出来
一位学生家长高辉告诉记者,孩子班里现在有53人,比规定的班额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超出了8个人。“我也听到过孩子要分班的传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过学校的正式通知。”
“大班额分成小班,肯定有好处,人数少了,老师能够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但要分就应该从一年级就分,现在再分,像我们孩子都最后一年了,实在是没有必要。”高辉说。
王蔷和夏薇则告诉记者,她们不愿分班,除了孩子马上升六年级,小升初学习压力较大,还有一个本身六年级临近毕业就有一种“分离”的情绪,分班会加重这种情绪;再一个的确是孩子所在的班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分班肯定是有好处,老师管理40个人的班级和管理60个人的班级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孩子在一块儿4年了,肯定有感情了,一下子把他们分开,也有点不合适。”家长李敏告诉记者。旁边的陈女士以及其他几位家长也都说孩子们对分班这件事儿有挺大的抵触情绪。“说实话,我其实是盼着赶紧分班的,我们这个班在本年级是最差的,期盼着来一位优秀的老师,班级会有新气象。”家长潘刚(化名)说。“现在就是不知道怎么分,学校也没说怎么分。”潘刚说,要是学校按照一年级电脑分班那样做,自己孩子出去的几率明显比“抓阄”分出去几个的几率要大。“我觉得学校应该让我们先自己选选吧,去年山师附小分班不是那样做的吗?想出去的报名,不够再抓阄。我们家肯定是主动报名的。”
校长的焦虑
教室师资都挺紧张万一抓阄分出去了,家长闹怎么办?
“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怎么分班,虽然还没有接到区教育局的通知,这个事的确挺棘手。”日前,省城一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教室非常紧张,去年没有分班,今年压力骤然加大。“我们要分出去4-5个班,实在不行,只能减功能室,但还是不够。”
即便教室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位校长又开始发愁师资。“其实师资已经非常紧张了,因为二孩全面放开,已经有好几位女老师休产假了;学校的中层干部也全都下去带课了……要是下半年再有几个老师休产假,肯定影响正常教学。”
“我们学校主要也是担心师资问题,怀孕了你总不能不让老师休产假吧?”另一位校长告诉记者,现在学校中层只是带带副课,要真是开学后大班额分了班,他们都要上讲台讲主课。
让校长们觉得为难的,还有分班方式。“要说公平的话,按照一年级电脑分班的方式来就可以,只要接到教育局分班通知,连夜排排电脑,第二天打印出来张贴,领着孩子去各个班级就行。可是,这些班毕竟不同于新来的一年级啊,孩子们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了,班级凝聚力、班风也形成了……真要是强行这么分,家长闹怎么办?”
“要说按照山师附小的分班模式,先让孩子自己主动选择是否出来,出来的数额不够再抓阄,万一有个孩子被抓出来,他的家长就是不愿让孩子去新的班级,这该咋办?”有校长不无担心地说。“毕竟家长和家长也不一样。”
大班额分班,不管是“重新洗牌”还是“抽签摇号”,注定都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校有学校的分班智慧,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家长甚至老师的感受。
画外音
其实,大班额分班也没那么难接受
王若涵是山师附小五年级十三班的学生,去年她是主动要求去新班的。“去新班级的决定是由爸爸做出的,我自己也同意了。”王若涵说,进入一个新班级,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我爸当时也跟我说,将来初中、高中早晚都会分班,现在不如先锻炼一下。”
谈到对新班级的适应问题,王若涵说自己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同一个年级的,新班级的大多数同学我都认识,所以适应得挺快的。新老师很好,我也没遇到什么是适应上的难题,很简单。”
王炳清是该校五年级十二班的学生,去年,他是被抽签抽去新班级的。“我们班主动出去的不多,我的好朋友很多,不想出去。但既然被抽到了,也没有‘晴天霹雳’的感觉。”王炳清告诉记者,他们原班出来的同学大多选了十二班。“在新班级里,能交到新的朋友,增加人际交往能力。就像王若涵刚才说的,新班级的大部分人我都认识,所以适应没有问题。”
去年,本想下来带“大循环”(新的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于英新老师,走进了五年级十一班当班主任。那段时间,如何尽快管理好新班级让于英新挺苦恼,“毕竟是10个班的孩子新组的班级,一半是主动来的,一半是摇号来的,和新一年级不一样。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想怎么让他们赶快适应。”但是后来于英新发现,学生们适应新班级的速度是挺出人意料的。“刚开始时班级里特别安静,他们不太熟悉也不说话,我还记得一个小姑娘来的时候,眼睛里还闪着小泪光,第一节课我告诉他们,进入新班级,算是一种别样的经历,有一种别样的心情,但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需要别样的努力!后来我和他们经常互动,搞活动,他们相互接纳得还挺快。”“我从没有打听新班级孩子的情况,只说从今天开始他们都是全新的自己,可以制定全新的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的小眼睛都亮了; 在原来班级可能没机会表现自己的,这次都有了机会。每天他们都能得到表扬,每天都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程微微告诉记者,班级凝聚力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升华。
两位老师告诉记者,其实新班级的适应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没有那么可怕:顶多一个月,孩子们就可以适应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