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呵护下一代
4、感情好的夫妻容易成为榜样
父母相互尊重,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问题。
夫妻间普遍互相尊重的现象,是东方家庭的一道风景。一说起东方式家庭主义,人们大多会想起家长式作风的弊端,但是,我们的传统有更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我们发掘和发扬。
有些人认为我和先生的感情会特别好,或者共同点非常多。但其实,我们与其他夫妻没有什么不同。也并不是说我们不吵架,只是一开始我们就很了解对方的长短处,所以,遇到分歧,我们更懂得尊敬和认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闹。
我和先生在学问研究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在琐碎的生活上,却有很多分歧。例如,他对什么都很节省,我则不然。虽然我也不是喜欢浪费或奢侈的人,但在具体细节上经常跟先生发生冲突。如果要请客,我喜欢准备很多材料,这个、那个,丰盛而周到。他却看不惯,每次都跟我强调说,不要忘了工读生的身份。我就不同意,我们是在请客,难道不该比平常好一点吗?
“如果要这样,就不要再请客了。”最后,看到说服不了我,他说。
“我再也不请了。”我也**气。
但是过一天,客人又来了。我想尽我的诚意去招待客人,把菜准备得好一点,用新鲜的材料、上好的食物。我很有兴趣去做这些,虽然这样会非常累。但他竟然一句谢谢都没有,反而责怪我。
我非常难过,但忍着不跟他吵架,并且,我知道我们之间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好客,而是成长环境不同。我的父亲是个企业家,我从小生活优越,而母亲也特别注重饮食;而先生从小离家过寄宿生活,不同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待客标准。通过与丈夫的不断对话,我们彼此慢慢认同了这种差异。
有时候也觉得正如母亲所说,夫妻之间有差异是好事,这样才会彼此珍惜。
尽管我们尽量避免,但争执还是有的。若被孩子们发现我们在吵嘴,我就会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个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个唱红脸的”这句话,而我也这样告诉孩子们,跟他们讲,要允许差异的存在,夫妻之间的差异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处。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从来都是为丈夫树立父亲的权威。
这也是母亲的角色。如果母亲不尊重作为父亲的丈夫,孩子也不会认可父亲的权威,这样一来,父亲的教导就无法站住脚。反之亦然。在妻子成为母亲的瞬间,丈夫就要开始树立妻子的权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认可她的权威,孩子们才会尊敬、跟随母亲。如果丈夫无视妻子,孩子们也会无视母亲;同样,如果母亲无视丈夫,会使孩子们敌视他们的父亲。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很优秀,很懂事,但是她告诉我,她最大的苦恼就是处理不好跟母亲的关系。原来,她的父亲嫌弃妻子没出息,一直跟她说,千万别像你妈妈那样。所以这个女孩从小就跟妈妈疏远,长大后她才意识到这种疏远大大地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自己。但是再想恢复,谈何容易。
夫妻生活中难免会在微小的地方产生分歧,但是,决不能过度。特别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被孩子们看到,他们的不安情绪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夫妻双方如果都抱有以交流来解决一切问题的态度,那么,一切的分歧都容易处理。当然,交流并不可能会完全消除分歧,但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而这样一来,夫妻感情就会更加深厚。
你看,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夫妻相亲相爱的过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会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其实,我们夫妇还有其他很多分歧,但好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对于如何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看法相同,因此才能够互相忍耐,互相妥协。
!
5、打开孩子心灵的方法
我们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这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好时机。无论有什么样的状况,无论有多忙,在家里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这是我的先生定下的原则。不单单是因为吃早饭对人体的重要性,还因为能够让自己从每天早上开始认知“家庭中的我”。在新婚的时候,我非常厌烦这样的原则,但是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早上看到孩子们的表情和氛围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了,并且能够轻易地提出问题。看到比较忧郁的孩子,母亲就能表示关心了。但是表示关心并不等于直接向他们提出问题。直接问的话,不但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想跟他交流,反而让他觉得被你发现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厉害,叛逆、烦恼、忧郁……负面情绪一大堆。如果父母不知道问题所在就直接去问,会使孩子反感,追问太多,则只会让孩子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当中。
这时候,我会问跟这个孩子使用同一个房间的其他兄弟姐妹:“他有什么苦恼吗?”
住在一起的孩子肯定比我更了解情况,跟这个孩子谈谈,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对症下药,效果往往很好。当然,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时候,孩子的好朋友可以担当同样的角色。
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多问问周围的人,做好准备,这样一来,也就不用听孩子们抱怨“妈妈你什么都不懂,还……”的话了。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交流的性质。有的话在全家人都在的时候说比较好,而有的话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才能讲。如果不能区别这一点,会让本来就敏感的孩子感到更加伤心,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了。
另外,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时机,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说“我们来谈谈吧”。这种单刀直入的形式,会让开始交流之前的氛围变得尴尬又生硬,孩子也很难一下子对你敞开心扉。与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欢的事情,购物啊、看电影啊、看电视啊等,自然地营造一个两人时间,氛围变得轻松自然了,聊天就可以开始了。
此外,与孩子们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我就经常利用给孩子们理发的时间,通过给孩子们理发、抚摸他们、给他们擦粉等自然的碰触,我们的亲密感更加强烈。那时自然地问他们我好奇的事情,孩子们便不会排斥。
有一次,从周围的孩子那里听说有个孩子因为异性朋友问题而苦恼,我就假装不经意地跟孩子提起他关心的话题:“新学期有没有转学来的同学啊?我小时候有一次班里转来了一个同学,太帅了,我的心一整个学期都‘咚咚’地跳个不停呢。”
这样一来,孩子也能够自然地提出他自己的问题了。
在听孩子说他的故事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作出评价。如果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他就不想再说了。因此,父母可以提出其他问题,或是同意孩子的做法,来继续诱导孩子讲出来。
“妈妈,我参加班长竞选,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参加竞选,其他同学都支持吗?” 以这种形式提出其他问题,了解孩子当时所处的状况,就可以了解关于孩子人脉关系的情报。如果孩子说有其他的竞争者,在班长竞选中觉得比较困难,就不能直接拿他跟那个竞争者做比较。要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他自己整理好思路。这样一来,他自己就能够分析出竞争者的优缺点,并在日后加以改正。
另外,交流不能像讲课一样事先定好时间,要努力让交流自然地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要给孩子“只要是关于你的事情,母亲什么时候都愿意倾听”的确信,这样,即使母亲没有发觉问题,孩子也会主动开口说出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交流的时候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能给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听我的话”之类的暗示,最好表现出相反的态度,让孩子感觉他是在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这样,他会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
父母相互尊重,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问题。
夫妻间普遍互相尊重的现象,是东方家庭的一道风景。一说起东方式家庭主义,人们大多会想起家长式作风的弊端,但是,我们的传统有更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我们发掘和发扬。
有些人认为我和先生的感情会特别好,或者共同点非常多。但其实,我们与其他夫妻没有什么不同。也并不是说我们不吵架,只是一开始我们就很了解对方的长短处,所以,遇到分歧,我们更懂得尊敬和认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闹。
我和先生在学问研究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在琐碎的生活上,却有很多分歧。例如,他对什么都很节省,我则不然。虽然我也不是喜欢浪费或奢侈的人,但在具体细节上经常跟先生发生冲突。如果要请客,我喜欢准备很多材料,这个、那个,丰盛而周到。他却看不惯,每次都跟我强调说,不要忘了工读生的身份。我就不同意,我们是在请客,难道不该比平常好一点吗?
“如果要这样,就不要再请客了。”最后,看到说服不了我,他说。
“我再也不请了。”我也**气。
但是过一天,客人又来了。我想尽我的诚意去招待客人,把菜准备得好一点,用新鲜的材料、上好的食物。我很有兴趣去做这些,虽然这样会非常累。但他竟然一句谢谢都没有,反而责怪我。
我非常难过,但忍着不跟他吵架,并且,我知道我们之间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好客,而是成长环境不同。我的父亲是个企业家,我从小生活优越,而母亲也特别注重饮食;而先生从小离家过寄宿生活,不同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待客标准。通过与丈夫的不断对话,我们彼此慢慢认同了这种差异。
有时候也觉得正如母亲所说,夫妻之间有差异是好事,这样才会彼此珍惜。
尽管我们尽量避免,但争执还是有的。若被孩子们发现我们在吵嘴,我就会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个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个唱红脸的”这句话,而我也这样告诉孩子们,跟他们讲,要允许差异的存在,夫妻之间的差异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处。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从来都是为丈夫树立父亲的权威。
这也是母亲的角色。如果母亲不尊重作为父亲的丈夫,孩子也不会认可父亲的权威,这样一来,父亲的教导就无法站住脚。反之亦然。在妻子成为母亲的瞬间,丈夫就要开始树立妻子的权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认可她的权威,孩子们才会尊敬、跟随母亲。如果丈夫无视妻子,孩子们也会无视母亲;同样,如果母亲无视丈夫,会使孩子们敌视他们的父亲。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很优秀,很懂事,但是她告诉我,她最大的苦恼就是处理不好跟母亲的关系。原来,她的父亲嫌弃妻子没出息,一直跟她说,千万别像你妈妈那样。所以这个女孩从小就跟妈妈疏远,长大后她才意识到这种疏远大大地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自己。但是再想恢复,谈何容易。
夫妻生活中难免会在微小的地方产生分歧,但是,决不能过度。特别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被孩子们看到,他们的不安情绪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夫妻双方如果都抱有以交流来解决一切问题的态度,那么,一切的分歧都容易处理。当然,交流并不可能会完全消除分歧,但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而这样一来,夫妻感情就会更加深厚。
你看,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夫妻相亲相爱的过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会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其实,我们夫妇还有其他很多分歧,但好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对于如何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看法相同,因此才能够互相忍耐,互相妥协。
!
5、打开孩子心灵的方法
我们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这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好时机。无论有什么样的状况,无论有多忙,在家里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这是我的先生定下的原则。不单单是因为吃早饭对人体的重要性,还因为能够让自己从每天早上开始认知“家庭中的我”。在新婚的时候,我非常厌烦这样的原则,但是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早上看到孩子们的表情和氛围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了,并且能够轻易地提出问题。看到比较忧郁的孩子,母亲就能表示关心了。但是表示关心并不等于直接向他们提出问题。直接问的话,不但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想跟他交流,反而让他觉得被你发现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厉害,叛逆、烦恼、忧郁……负面情绪一大堆。如果父母不知道问题所在就直接去问,会使孩子反感,追问太多,则只会让孩子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当中。
这时候,我会问跟这个孩子使用同一个房间的其他兄弟姐妹:“他有什么苦恼吗?”
住在一起的孩子肯定比我更了解情况,跟这个孩子谈谈,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对症下药,效果往往很好。当然,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时候,孩子的好朋友可以担当同样的角色。
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多问问周围的人,做好准备,这样一来,也就不用听孩子们抱怨“妈妈你什么都不懂,还……”的话了。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交流的性质。有的话在全家人都在的时候说比较好,而有的话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才能讲。如果不能区别这一点,会让本来就敏感的孩子感到更加伤心,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了。
另外,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时机,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说“我们来谈谈吧”。这种单刀直入的形式,会让开始交流之前的氛围变得尴尬又生硬,孩子也很难一下子对你敞开心扉。与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欢的事情,购物啊、看电影啊、看电视啊等,自然地营造一个两人时间,氛围变得轻松自然了,聊天就可以开始了。
此外,与孩子们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我就经常利用给孩子们理发的时间,通过给孩子们理发、抚摸他们、给他们擦粉等自然的碰触,我们的亲密感更加强烈。那时自然地问他们我好奇的事情,孩子们便不会排斥。
有一次,从周围的孩子那里听说有个孩子因为异性朋友问题而苦恼,我就假装不经意地跟孩子提起他关心的话题:“新学期有没有转学来的同学啊?我小时候有一次班里转来了一个同学,太帅了,我的心一整个学期都‘咚咚’地跳个不停呢。”
这样一来,孩子也能够自然地提出他自己的问题了。
在听孩子说他的故事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作出评价。如果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他就不想再说了。因此,父母可以提出其他问题,或是同意孩子的做法,来继续诱导孩子讲出来。
“妈妈,我参加班长竞选,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参加竞选,其他同学都支持吗?” 以这种形式提出其他问题,了解孩子当时所处的状况,就可以了解关于孩子人脉关系的情报。如果孩子说有其他的竞争者,在班长竞选中觉得比较困难,就不能直接拿他跟那个竞争者做比较。要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他自己整理好思路。这样一来,他自己就能够分析出竞争者的优缺点,并在日后加以改正。
另外,交流不能像讲课一样事先定好时间,要努力让交流自然地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要给孩子“只要是关于你的事情,母亲什么时候都愿意倾听”的确信,这样,即使母亲没有发觉问题,孩子也会主动开口说出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交流的时候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能给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听我的话”之类的暗示,最好表现出相反的态度,让孩子感觉他是在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这样,他会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