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关爱老年人
转载自http://news.jnnc.com/2011-05/19/cms466405article.shtml
济南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5.7%。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济南市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含60岁)的人口将达到1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0%左右。5月12日,济南市民政局负责人做客12345市民服务热线时表示,需要逐步提高老年人购买服务的意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行业中来。
只有4000人政府埋单
家住营市西街的陈放老人是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里政府埋单的受惠者之一,不花一分钱,坐在家中便可接受服务人员每月20小时专业化的上门服务。
陈放老人今年72岁,几年前老伴去世,他就一直一个人独居。子女虽然都很孝顺,但他们平时也很忙。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老人原先的生活很孤独。
2008年,济南市推出“居家养老,政府埋单”这一养老模式后,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每天早上八点半,服务人员李玲准时上门,买菜做饭、扫地洗衣,有空还陪老人聊聊天。“现在最主要的是,有人陪我说说话了。”陈大爷说。
目前,济南市年满70周岁,享受低保待遇的“三无”孤老等六类老年人,可享受每月由政府购买的20个小时送时服务,目前享受这一服务的老年人大约有4000人。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95%以上的被调查老人愿意居家养老或家庭养老,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的只占不到5%。很显然,享受政府埋单居家养老的约4000人,相对于近百万老年人来说,实在是太少。
“济南市是进入老龄化最快的城市之一。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解决。”济南市民政局局长张苏华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电话时回答说,目前,济南市老年公寓建设明显滞后,仅靠政府部门,很难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所有六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问题。济南市也正在探索建立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养老体系,各区和街办也在探索。有的办事处对辖区老人进行登记,由政府对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购买服务。“但是,养老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政府为全市统一购买养老服务不现实。”
有偿服务潜力待开发
解永旺老人今年77岁,一双儿女都在国外生活。老伴去世后,他有时候去美国跟孩子一起住。但是时间一久,语言不通等因素导致的孤独感让老人呆不住了。回国后他主动去了小区托老所。“我还担心这个地方还有没有,知道还开着,就立刻过来了,每天都来玩。”济南市自2007年起正式在社区开办“养老超市”项目,之所以称为“超市”,是指老人可以随便挑选自己需要的服务项目。目前仍在运行的项目有:日托、老饭桌、旅游养老、度假养老、社区老年活动等。在托老所,一顿普通的午餐10元,临时托1小时根据情况收费10—15元;早晨来、晚上走的,包括三餐在内一天收60元。其他项目免费。
据一家托老所负责人介绍,能享受到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并由政府埋单的对象很少,绝大部分老人需要购买有偿服务。“托老所成立以来,由政府埋单的无偿、低偿上门服务和预期的差不多,有190多位老人享受上门服务,但有偿服务离预期还很远,只有二三十人。”
“通过近几年的运作,可以感觉到,老人们还是很需要这方面的服务的。”这位负责人对居家养老模式充满信心——居家养老的潜力目前还没开发出来,已经开发出来的是家政服务,市场价格较低,而且多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出现,老人自身购买的比较少,购买范围也很小。而在国外,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机构被视为“朝阳产业”,并被老人所热捧。
仅靠政府埋单是不够的
很多市民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免费的“午餐”。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由于老人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观念的局限,目前很多托老所推出的有偿服务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在现有财政条件下,要实现居家养老,仅靠政府埋单是不够的。”济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居家养老工作开展初期,主要是通过政府引导和投入,如培育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为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选派服务人员或补贴服务经费等。今后,居家养老将以有偿服务为主,政府埋单为辅,政府在其间只是搭建平台的角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市场化运作。
“现在,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发展养老服务的活动场所和经费不足,软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认识不足,全社会参与度不够,以及专业服务人员缺乏,服务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也影响到居家养老模式健康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老人还没形成自己花钱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观念。
“养老问题要有前瞻性,目前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等于是把养老工作做在了前面。”这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我们国家探索居家养老这种体制最早的是上海市,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9073”的养老服务体系。“9073”指的是通过完善的社区服务,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进入机构养老。截至2009年底,上海已拥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83个,为8000余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社区助餐服务点339家,受益老人3.4万人。
济南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5.7%。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济南市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含60岁)的人口将达到1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0%左右。5月12日,济南市民政局负责人做客12345市民服务热线时表示,需要逐步提高老年人购买服务的意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行业中来。
只有4000人政府埋单
家住营市西街的陈放老人是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里政府埋单的受惠者之一,不花一分钱,坐在家中便可接受服务人员每月20小时专业化的上门服务。
陈放老人今年72岁,几年前老伴去世,他就一直一个人独居。子女虽然都很孝顺,但他们平时也很忙。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老人原先的生活很孤独。
2008年,济南市推出“居家养老,政府埋单”这一养老模式后,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每天早上八点半,服务人员李玲准时上门,买菜做饭、扫地洗衣,有空还陪老人聊聊天。“现在最主要的是,有人陪我说说话了。”陈大爷说。
目前,济南市年满70周岁,享受低保待遇的“三无”孤老等六类老年人,可享受每月由政府购买的20个小时送时服务,目前享受这一服务的老年人大约有4000人。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95%以上的被调查老人愿意居家养老或家庭养老,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的只占不到5%。很显然,享受政府埋单居家养老的约4000人,相对于近百万老年人来说,实在是太少。
“济南市是进入老龄化最快的城市之一。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解决。”济南市民政局局长张苏华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电话时回答说,目前,济南市老年公寓建设明显滞后,仅靠政府部门,很难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所有六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问题。济南市也正在探索建立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养老体系,各区和街办也在探索。有的办事处对辖区老人进行登记,由政府对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购买服务。“但是,养老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政府为全市统一购买养老服务不现实。”
有偿服务潜力待开发
解永旺老人今年77岁,一双儿女都在国外生活。老伴去世后,他有时候去美国跟孩子一起住。但是时间一久,语言不通等因素导致的孤独感让老人呆不住了。回国后他主动去了小区托老所。“我还担心这个地方还有没有,知道还开着,就立刻过来了,每天都来玩。”济南市自2007年起正式在社区开办“养老超市”项目,之所以称为“超市”,是指老人可以随便挑选自己需要的服务项目。目前仍在运行的项目有:日托、老饭桌、旅游养老、度假养老、社区老年活动等。在托老所,一顿普通的午餐10元,临时托1小时根据情况收费10—15元;早晨来、晚上走的,包括三餐在内一天收60元。其他项目免费。
据一家托老所负责人介绍,能享受到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并由政府埋单的对象很少,绝大部分老人需要购买有偿服务。“托老所成立以来,由政府埋单的无偿、低偿上门服务和预期的差不多,有190多位老人享受上门服务,但有偿服务离预期还很远,只有二三十人。”
“通过近几年的运作,可以感觉到,老人们还是很需要这方面的服务的。”这位负责人对居家养老模式充满信心——居家养老的潜力目前还没开发出来,已经开发出来的是家政服务,市场价格较低,而且多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出现,老人自身购买的比较少,购买范围也很小。而在国外,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机构被视为“朝阳产业”,并被老人所热捧。
仅靠政府埋单是不够的
很多市民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免费的“午餐”。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由于老人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观念的局限,目前很多托老所推出的有偿服务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在现有财政条件下,要实现居家养老,仅靠政府埋单是不够的。”济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居家养老工作开展初期,主要是通过政府引导和投入,如培育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为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选派服务人员或补贴服务经费等。今后,居家养老将以有偿服务为主,政府埋单为辅,政府在其间只是搭建平台的角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市场化运作。
“现在,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发展养老服务的活动场所和经费不足,软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认识不足,全社会参与度不够,以及专业服务人员缺乏,服务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也影响到居家养老模式健康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老人还没形成自己花钱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观念。
“养老问题要有前瞻性,目前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等于是把养老工作做在了前面。”这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我们国家探索居家养老这种体制最早的是上海市,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9073”的养老服务体系。“9073”指的是通过完善的社区服务,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进入机构养老。截至2009年底,上海已拥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83个,为8000余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社区助餐服务点339家,受益老人3.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