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1800万流动老人成都市"隐形人" 精神疾患或高发
所属分类:关爱老年人
    周一、周二、周三,重复。周四、周五,亦再重复。终于挨到了周末……

  晚上8点,儿子未归,等。

  晚上9点,儿子未归,等。

  晚上10点半,失眠,晚睡。

  当记者通过短讯方式,询问老人儿子“您知道母亲平时在社区有几个朋友么?”“您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么?”。焦天一的头像迟迟没有跳动。

  5分钟后,他回复:“抱歉,真的不清楚。”

  “您平时和孩子沟通多么?”

  “孩子白天累了一天 不想说话我也理解”

  65岁的王素梅与女儿王奇住在丰台某高层住宅小区,高高矗立的三栋粉色住宅楼里塞满了几千人,但对于王素梅来说,这里却只有陌生人。在人员高速流动的北京,用不了几天时间,她身边的邻居就会换上新的一拨。

  这和老家邻居间,闲来互相串门的“热络”,形成了天壤之别。

  “家里3、4间平房随便怎么走,在这里真是憋啊。”她连距离家门口常去的菜市场名字,都不认得,也记不住。来自四川农村的她不识字,无法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

  没有女儿的陪伴,天安门、故宫她是怎样也走不到的。

  白天,当儿女上班时,除了孩子的哭闹声,房间里几乎没什么动静,晚上儿女回来想聊上几句,但看着他们疲倦的神色,老人却又只能选择沉默。“我理解,孩子白天累了一天,不想说话很正常。”王素梅这样告诉记者。

  2017年8月1日,北京,一随迁老人带着刚放学的孙子回家。央广网记者王永康 摄

  前几天,女儿王奇匆忙回家取加班所需的文件材料,经过菜市场东面的那条斑马线,一回头却发现,母亲被夹在面色黝黑的卖菜夫妇、穿着人字拖的社会青年中间,手臂里上夹抱着孩子,斜跨的白布袋子里装满了青菜,走起路来很吃力。

  她发现,以前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儿孙绕膝”的美好生活,好像并不全是真的。

  在京随迁老人趋于低龄化 陷“融入难”窘境

  在今天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老人儿孙绕膝、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他们理应享受的生活。但这些社区“隐形老人”,不得不忍受着孤独与无助、想帮衬子女一把。可抛下了老家的老伴,好像老伴和自己一样、成了穿梭在社区里的“隐形人”。

  在北京市朝阳、丰台等小区走访调查期间,当记者问及“与社区邻居的熟悉程度”时,占半数老人选择“不认识”或“仅是面熟”,甚至有老人回复说,在楼梯间、电梯中、丢弃垃圾时碰到邻居时点头之交,算是交往范围么?

  缺少朋友、想家、孤独、不适应气候等是他们在北京生活的普遍真实状态。

  2017年8月1日,北京,一位老人和两岁多的孙子,孩子因为摔倒啼哭不止。央广网记者王永康 摄

  据《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报告称,随迁老人的日常主要交往对象的前三位分别为家人、邻居和朋友,所占比例分别是30.4%、24.6%以及23.5%。其中,朋友交往次数最少。

  学者苗艳梅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关于昌平区某社区“隐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老人在与人交往中,出现“语言沟通有障碍”问题占14%。她认为,整体来看,随迁老人对社区的心理认同和归属感并不强。

  从流出地性质来看,来自农村、乡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比例分别是36%、18%、32%以及14%,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比例略高。记者还特别注意到,随迁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从年龄来看,随迁老人趋于低龄化,多数处于56~60岁及61~70岁两个年龄段,占上述调研报告总数的94%。

  “隐形老人”或成精神疾患高发人群

  “社区‘隐形老人’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城市,身份、心理认知带来社交行为的阻碍,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等同质化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北师大心理学专业博士周军分析称,此前就有数据显示,在老年群体患抑郁症的人群中,尤以随迁老人居多。

  “心理健康、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人际关系的支持程度有非常大的联系。一个随迁老人本身就面临‘连根拔起’的新生活、又缺少人际支持,生活中没有交往的对象,无人倾诉。”在多年研究心理学的周军看来,这些对于老人的精神健康都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其实,有时以上问题的出现也和老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们觉得被抛弃了,已经回不去老家了,感觉成为了多余的人。”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教授苗艳梅认为,子女现在更需要“反哺”父母,对他们进行家庭的辅导。

  央广网记者王永康 摄

  她还建议,政府要购买服务,社会机构还要多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项目,尤其在政策衔接方面,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异地医疗报销的问题,对北京市老人在医疗等方面的优惠,要与随迁老人或实现一定程度的等同。

  再比如,社区可专门组织为随迁老人成立兴趣小组。“有些医院专门将患有乳腺癌病人组织起来办活动,因为他们交流起来有很多共鸣之处。” 苗艳梅补充说到,如果政府购买服务的话,还必须形成制度化。

  “不好融入城市是正常的,但随着老人在生理上的老化,感觉器官、学习及适应能力一定程度的下降,挑战会更大。”周军认为,这是作为随迁老人步入城市化的适应阶段、而不是结局。

  注:为保护采访对象,文中部分名字为化名;部分相关数据来源《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北京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