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济南“老饭桌”人气旺 年投40万为让老人吃顿热饭
所属分类:关爱老年人
 
作为食堂的大管家,有着二十多年厨师经验的厨师长赵忠勇每天管理着食堂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赵忠勇把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跟记者聊起来都是“批量成本”、“成本控制”这样的专业词汇,不过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他每天想的就是怎么让食堂不亏损。

“食堂不大,百十来平面积,加我8个干活的。”赵忠勇告诉记者,房子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是政府购买的公益岗位,这些都没成本。“尽管如此,开业这大半年了,食堂一直在亏损,最近才刚刚可以持平。说实话,外面小餐馆用的食材根本没法跟我们比,可我们的价钱也没法跟他们比。”尽管赵忠勇一直在调整菜种、集中采购、扩大服务对象等方面努力,可是效果并不明显。“说白了就一句话,食材成本太高售价太低。”

七东社区居委会前主任付倩虽然已经调往其他社区工作4年,但是回忆起当时创办老饭桌的经历仍然唏嘘不已。“太难了!”付倩告诉记者,七东社区是典型的老小区,老年人特别多,很多老人因为孩子不在身边、行动不便等原因存在吃饭难的问题。为此,居委会提出了开办老饭桌的想法。

“当时我们有个有利条件,就是居委会办了一个小饭桌,运营良好,一直有盈利。我们就依托这个小饭桌,办起了老饭桌。”付倩回忆说,当时直接借用小饭桌的工作人员,先给老人做饭再给孩子做饭。付倩告诉记者,当时政府没有补贴,居委会就用小饭桌赚的钱补贴老饭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10月。

政府出资非长久计,食堂迟早要“断奶”

2016年6月,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与基爱社工服务中心签订了两年的合作协议,由基爱负责甸柳一居社区食堂的运营,而甸柳新村每年为这个项目支出的费用在40万元以上。“项目的启动需要资金扶持,这是肯定的,但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张鲁宁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街道就计划出资扶持两年,两年之后希望社区食堂能实现独立经营。

“社区食堂运营半年的时候,我们进行了评估,不是很满意。”张鲁宁说他们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基爱,并要求他们做出调整。“满一年之后,我们还会进行评估,如果效果不好还要进行调整。”虽然社区食堂还没有进入良性的运营状态,但张鲁宁非常肯定的是政府迟早要给它“断奶”。

张鲁宁心中的理想状态是,由政府投入一定房产资源,折算成经济效益,引进企业参与。“企业必须给老人提供营养健康的饭菜,我们则将房租收入补贴到老人吃饭上,当然我们并非完全不参与运营,我们会引导、监督、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企业面向更多的社会群体提供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员工都可以到这里来吃饭,这些就完全可以市场化定价,这样企业就可以获得利润。”

张鲁宁的观点得到了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张洪英的认同,“政府出资确实不是长久之计,只能在项目启动和培育阶段发挥作用,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推行社会化养老。”

目前甸柳一居的社区食堂正在进行一些尝试。不管是社区的年轻居民还是附近单位的上班族,都可以办卡就餐,但是需要按照市场价购买饭菜。“虽然说是市场价,但是我们菜的品质肯定比其他快餐店高,价格也稍微低一些。”赵忠勇说,这些群体就餐还是有一些利润的,只是目前占比还比较少。2016年6月社区食堂正式对外营业至今,在社区食堂办卡的居民870人,其中八成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陈叶翠坚持无论如何饭菜品质不能降,价格不能涨。“社区食堂不是商业餐厅,是为社区老人服务的,未来不管采用什么运营模式,都要保证品质不能降价格不能涨。如果菜价涨了,很多经济条件差的老人没条件消费了,那就完全脱离我们开办社区食堂的初衷了。”

王保英老人在吃完饭收拾完餐具,准备离开食堂的时候,转过身来跟记者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夸夸我们食堂,让我们食堂好好办下去,千万别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