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一座让人心暖的城市 民生改善让每个人“尝到甜头”
    回应民生期待考验执政智慧
  进入新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发展新结构、城市发展新格局,民生工作更加复杂多样。“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不比发展时少”,这在民生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尤其近年来,济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局“雾霾侵城”。从精准角度实施治霾举措,出重拳整治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开展全员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啄木鸟行动”,全市形成了防治大气污染的“天罗地网”,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如今,济南已连续数月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名,“战霾”信心更加坚定。
  棚改旧改关系着老百姓几代人的“安居梦”。在这项全市重点工作中,“和谐拆迁”成为破解征收拆迁难题的关键词。坚持“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三项原则,全市去年提前超额完成省棚改年度计划,并且在拆迁过程中保持了重大集体访“零记录”。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实现了“新居梦”,城市也有了发展新空间。
  再拿“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掉队”的脱贫攻坚来说,这个全市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在“抓细抓实”上下功夫。“33条红线”对应的33种问题被列入严肃整改名单,市级领导帮挂重点乡镇、县级领导帮挂重点村、第一书记全覆盖、一户一策一干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精准再精准。对全省下达的脱贫任务和年度脱贫计划,济南不仅超额完成,美丽乡村覆盖率还提高到42%,5年累计实现24.5万人脱贫。
  思想境界的水平、智慧方法的质量,影响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治霾、治堵、脱贫不可谓不难,棚改旧改、征收拆迁不可谓不麻烦棘手。回应民生期待,只有在认识上更深化、实践上再创新才能接续推进。这是一种为民的信念与智慧,为改革发展中的济南民生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
  直面问题是勇气更是担当
  也许,52岁的“老济南”徐乃运起初不会想到,2015年初他写给市委书记的一封信会有“回音”——被市委书记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上亲自读出来。原来,一位“老济南”的想法愿望很重要。
  也许,低保贫困户刘振和也不曾想到,一次家常式的聊天竟让市委书记帮他算起了脱贫账——去年看病花了37000元,但由于有大病医疗和低保的托底,个人只负担了905元。这样的账本让老刘高兴,书记也跟着高兴。原来,一位山村老人的“老有所医”的愿望并非小事。
  “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在服务居民群众上”、“为低保贫困户做好保障托底,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要心系群众、搞好服务,依托现有的城市配套设施,尽可能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群众的满心期待就是前进的方向。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基层党员干部,在一次次实地调研、面对面恳谈中,坚守获取民情民意的朴素初心,用脚底板丈量出来的民生方能更加厚重真切。
  然而,并非任何顺乎民意的改革发展都是顺风顺水,民生改善的选择题并不简单。从理想到现实,根本在责任担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700万济南人的梦想汇聚成了‘济南梦’,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心系群众,勤奋工作,为实现‘济南梦’而不懈奋斗”——这是全市党员干部的为民承诺与行为标尺,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个“民”字,寥寥数笔却责重泰山。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积极作为、勇挑重担、全力以赴,才能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