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救助帮扶
转载自http://www.sd.xinhuanet.com/sd/jn/2013-05/07/c_115673031.htm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穆静 张露
福利企业中,不少残疾人只能胜任简单的体力劳动。
福利企业的不少残疾人表示,在福利企业更能找到归属感。
5月的第三个周日是全国助残日。每年5月份,都有几场为残疾人所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但最近几年来,不少残疾人在招聘会上发现,福利企业越来越难找了;与此同时,不少福利企业也遇到招工难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用工成本大、竞争力弱等原因,目前济南市福利企业处于萎缩状态:由鼎盛时期的330余家缩减到60家,不少福企生存困难,福企老板期待更多政策扶持。
现状:生产技术单一,福企快速萎缩
福利企业是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有福利性质的特殊经济组织。按照国家规定,福利企业的基本条件是企业平均实际安置就业的残疾人职工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25%(含)以上,且残疾人职工不少于10人。
记者从济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了解到,据2013年最新统计,目前济南共有60家福利企业,这与上世纪90年代福利企业鼎盛时期相比,少了270余家。目前,60家福利企业,安排残疾职工1100余人。
“整体而言,福利企业处于一种萎缩状态。”济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市的福利企业约在1983年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最好,当时济南市有330余家福利企业,涉及各个行业,安置残疾职工近万人。“而最近几年福利企业越来越少,类型也较单一,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行业。”
山东浩硕工贸有限公司的经理藏淑春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作为一家福利企业,山东浩硕工贸有限公司2007年创办。福利企业间经常开联络会, 沟通交流经验。藏淑春发现,联络会上,熟识的福利企业家越来越少,新面孔也不见增多。“不少福利企业由于难以为继,退出了福利企业的行列。”
原因:扶持政策抵消不了用工成本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福利企业多从乡镇企业或集体企业转型而来,不少福利企业本身基础薄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现存的不少福利企业表示,由于残疾人用工成本较大,已不再招聘残疾人。这部分福利企业将随着残疾职工的退休或离职,达不到福利企业人数标准后而自动退出福企行列。
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咨询了济南市几家福利企业。近一半福利企业表示,仅在几年前招收过一批残疾人,招满人之后,就没有再次招收残疾人的计划。而招收残疾人的福利企业表示,由于其多数为制造业工厂,更倾向于招收轻微残疾者。
“招收残疾人的用工成本太大了,我都有退出福利企业的打算了。”一家福利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一个残疾员工的最低工资为1400元,各类保险加起来需要交800余元。而残疾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远低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
此外,残疾员工的管理成本比一般员工要高得多。对于残疾人,企业会有专人打电话以确认其安全回家,每年企业还要对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而对于不少智残者来说,有时候沟通半天,他们也未必明白要去做什么。
据了解,2007年国家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规定福利企业可享受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减免优惠,以及政府其他扶弱助残的措施。
根据规定,福利企业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据一家福利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退税标准2007年制定,6年来并未提高。“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是700多元钱,现在涨到了近1400元钱,此外工人的保险金额也翻了一番。6年前增值税退税可以抵消雇用成本,现在基本上是在往里赔钱。”
期待:加大扶持力度,让福企重现活力
“残疾人福利工厂,在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济南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处长李军介绍,济南市的持证残疾人中,在就业年龄段的有3万余人,其就业分为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创业几种形式。“集中就业在给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更能给残疾人带来归属感和融入社会的感觉。”
“目前很多城市忽略了社会福利企业的作用,对福利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大。”济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工作人员表示,不少残疾人在心理上存在自卑感,很难融入社会,而福利企业给残疾人提供了融入社会的途径。
“相关部门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在水、电、暖等成本上应当予以减免;有关政府部门可以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抽取一部分用来补贴福利企业。”该人士表示。
不少福利企业的老板也表示,由于不少员工是残疾人,福利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优势,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在用电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此外,希望在同等价格、同等质量下,其他企业可以优先考虑福利企业生产的产品。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穆静 张露
福利企业中,不少残疾人只能胜任简单的体力劳动。
福利企业的不少残疾人表示,在福利企业更能找到归属感。
5月的第三个周日是全国助残日。每年5月份,都有几场为残疾人所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但最近几年来,不少残疾人在招聘会上发现,福利企业越来越难找了;与此同时,不少福利企业也遇到招工难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用工成本大、竞争力弱等原因,目前济南市福利企业处于萎缩状态:由鼎盛时期的330余家缩减到60家,不少福企生存困难,福企老板期待更多政策扶持。
现状:生产技术单一,福企快速萎缩
福利企业是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有福利性质的特殊经济组织。按照国家规定,福利企业的基本条件是企业平均实际安置就业的残疾人职工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25%(含)以上,且残疾人职工不少于10人。
记者从济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了解到,据2013年最新统计,目前济南共有60家福利企业,这与上世纪90年代福利企业鼎盛时期相比,少了270余家。目前,60家福利企业,安排残疾职工1100余人。
“整体而言,福利企业处于一种萎缩状态。”济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市的福利企业约在1983年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最好,当时济南市有330余家福利企业,涉及各个行业,安置残疾职工近万人。“而最近几年福利企业越来越少,类型也较单一,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行业。”
山东浩硕工贸有限公司的经理藏淑春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作为一家福利企业,山东浩硕工贸有限公司2007年创办。福利企业间经常开联络会, 沟通交流经验。藏淑春发现,联络会上,熟识的福利企业家越来越少,新面孔也不见增多。“不少福利企业由于难以为继,退出了福利企业的行列。”
原因:扶持政策抵消不了用工成本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福利企业多从乡镇企业或集体企业转型而来,不少福利企业本身基础薄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现存的不少福利企业表示,由于残疾人用工成本较大,已不再招聘残疾人。这部分福利企业将随着残疾职工的退休或离职,达不到福利企业人数标准后而自动退出福企行列。
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咨询了济南市几家福利企业。近一半福利企业表示,仅在几年前招收过一批残疾人,招满人之后,就没有再次招收残疾人的计划。而招收残疾人的福利企业表示,由于其多数为制造业工厂,更倾向于招收轻微残疾者。
“招收残疾人的用工成本太大了,我都有退出福利企业的打算了。”一家福利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一个残疾员工的最低工资为1400元,各类保险加起来需要交800余元。而残疾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远低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
此外,残疾员工的管理成本比一般员工要高得多。对于残疾人,企业会有专人打电话以确认其安全回家,每年企业还要对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而对于不少智残者来说,有时候沟通半天,他们也未必明白要去做什么。
据了解,2007年国家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规定福利企业可享受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减免优惠,以及政府其他扶弱助残的措施。
根据规定,福利企业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据一家福利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退税标准2007年制定,6年来并未提高。“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是700多元钱,现在涨到了近1400元钱,此外工人的保险金额也翻了一番。6年前增值税退税可以抵消雇用成本,现在基本上是在往里赔钱。”
期待:加大扶持力度,让福企重现活力
“残疾人福利工厂,在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济南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处长李军介绍,济南市的持证残疾人中,在就业年龄段的有3万余人,其就业分为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创业几种形式。“集中就业在给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更能给残疾人带来归属感和融入社会的感觉。”
“目前很多城市忽略了社会福利企业的作用,对福利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大。”济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工作人员表示,不少残疾人在心理上存在自卑感,很难融入社会,而福利企业给残疾人提供了融入社会的途径。
“相关部门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在水、电、暖等成本上应当予以减免;有关政府部门可以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抽取一部分用来补贴福利企业。”该人士表示。
不少福利企业的老板也表示,由于不少员工是残疾人,福利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优势,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在用电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此外,希望在同等价格、同等质量下,其他企业可以优先考虑福利企业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