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济南的文化与历史
转载自http://news.jnnc.com/2013-01/07/cms505665article.shtml
来源都市女报
每个时代都有供文艺青年张扬的专属符号,如张爱玲小说中的旗袍,如王安忆小说中的地铁……再如,车顶拖着“大辫子”,头上是纵横的电线,略显笨拙的车身,嗓音清亮的女售票员……这是一份属于济南的城市记忆。
1977年,2路(102路前身)电车开行。这是当年途经繁华商业街、学校和景点,日载客量最多的一路公交车,被昵称为“小2路”。
近日,女报记者从济南公交部门获悉,相关单位正酝酿“电车复兴计划”。目前,济南无轨电车系统有4条线路(101路至104路),其中102路车日载客量五六万人次,仍是济南市区目前运送客流最多的公交车,现配车60余辆,高峰时平均1分钟发一辆,被誉为“济南公交第一线”。
欧阳应霁说,香港电车“像一条时光隧道,载人游历了港岛的过去与现在”,济南亦然。作为全国10座拥有电车的城市,电车是过去,也是现在是工具,也是情感是城标,也是生活。
济南杆石桥,午后,一辆辆102路电车相继驶过。几乎每名济南人,都对这辆蓝白色电车再熟悉不过。窗外,城市日新月异窗里,面孔来来往往。102路,安然守候,按时驶去,似乎永远拥挤……它曾是轰动泉城的“大辫子”。
第一代女司机:把青春交给“大辫子”
电车走走停停后面,是普通人无法望穿的城市记忆
她是济南最早的电车女驾驶员之一。在这之前,是济南最早的电车乘务员。当时,她的形象与空姐一样靓丽,是公众眼里的“知性女人”。
上海电车带着市井气和小忧郁济南电车“人山人海”的热闹
1976年8月的济南,18岁的张鲁帮妹妹拎着行李,随上山下乡的人潮挤进济南火车站月台。母亲望着张鲁的妹妹说:“听人说北大荒冬天零下40℃,孩子要受委屈了。”同年,因“老大留城政策”张鲁来到“人民汽车公司电车场”上班。那时济南的电车正在筹建中,她从报纸上看到上海有电车,“电车温婉含蓄,是舶来品,一看那敦厚的模样,我就想起忠厚本分的英国老仆人。”
中国电车最早出现在香港,成为文人笔下宠儿的却是上海电车。喜欢听电车声响入睡的张爱玲描述:“(电车)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吵闹之中又带着一点由疲乏而生的驯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着母亲来刷洗他们。有时,电车全进厂了,单剩下一辆,像被遗弃了似的,停在街心。”电车俨然成了城市一员,市井气还带点忧郁。
相比上海的电车,济南的电车更多了些热闹。1977年1月1日,济南第一条无轨电车1路(101路前身)通车,同年电车2路(102路前身)通车,2路电车出现在泉城街头时乘客“人山人海”,都来看这个“大辫子”。
36年后,济南公交电车公司二队副书记的张鲁回忆:“很多人坐了一圈不过瘾,一圈圈坐着玩。‘济南,济南,上车挤,下车难’的调侃就源自坐102路电车的盛况。”那时,电车公司为乘务员配备了制服,军黄色立领、铜纽扣大衣。“有个现在知名的制片人当时不知在哪儿淘了一件,穿了两三年,坐电车从不买票。被问起来他就点头微笑说是‘公司的’。军黄色大衣在当时就是活月票。他后来还把这事写进电影里了。”
冬天,张鲁穿公司发的“棉猴”。这是当年最时尚的冬装,上有“金字塔帽”,不冷时,做装饰天冷了,挡风寒。“工作时背绿色帆布包,放个票夹板。上有黄铜制票夹钳,很精致。”张鲁她们多把“劳动布手套”剪掉手指头以方便卖票,“很多年后流行的无指手套,大概就是电车乘务员发明的。”
那时车上没有麦克风,没有自动报站器,张鲁就一站站喊下来。“路过人多的站点,在前门的我要站起来冲全车背诵毛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当老年人、儿童乘车遇到困难时,请给她们提供帮助,谢谢。”
烫着卷发,穿花裙子开车摄影人士称为“挡不住的春光”
作为济南首批电车女驾驶员的张鲁当年烫着卷发、穿花裙子开车,这在“服装不是一片灰、就是一片黑的年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被专业摄影人士称为“挡不住的春光”。“能当首批电车女司机是我的幸运,也沾了读书的光。”张鲁说,当时电车女司机的选拔百里挑一,标准堪比现在的空姐选拔,年龄20岁出头,相貌端庄,性格细腻,“电车公司员工福利好,工资奖金不低,是人人羡慕的职业。做司机最好,因为劳动强度比乘务员小。”
1978年10月4日,张鲁等32名乘务员被送到南京公交电车公司学车,培训了一年多,1979年10月12日回济南先上车实习,“现在三个月就能拿驾驶证,当时肯定不行。”在南京时,32名女乘务员也被勾逗出少女的浪漫情愫,“在南京路放眼一望,女孩都烫头发,穿高跟鞋,点条纹的花裙子随处可见。”以这样一身装束回来的张鲁她们,算是济南最时髦的一群姑娘。
上世纪80年代,“坐电车逛街”是济南的时尚。那时102路途经经七路西口―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葛家庄,票价一角,“每天售票的毛票几十万张”,电车之火爆可见一斑。一晃9年。1987年儿子出生,张鲁上班还是“三班倒”,轮到上早班时凌晨4点就起床。那年11月济南下了第一场雪,早晨4:00天还是黑的张鲁就出了宿舍门,走进
车队大门“第一件事是清扫卫生。”现年54岁的张鲁聊起当年拎水桶打水、回来跪着擦地板的情景,“天冷时,水一沾到车身就冻成冰,但必须抹净。方向盘被冻住了,抹点机油。”
1992年,电车1路改名101路,电车2路改名102路,后来又开通103路、104路。1997年,102路主站由葛家庄迁至济南大学,形成济南大学―济微路―南辛庄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葛家庄的线路。
冬天电车容易“翘辫子”。家住甸柳小区的于孟强说,小时候最喜欢看102电车“翘辫子”,也就是电车“小辫子”从电线上脱开。这时,司机或售票员会下车拉住“小辫子”下的一根牵引绳,将“小辫子”与架空线搭牢。
掩藏在电车走走停停后面的,是普通人无法望穿的一段段城市记忆,平淡又难忘。
102路上的青春和人生
爱情,就这样被它载着远远驶来
上世纪70年代济南的机动车很少,贯通东西的“小2路”是主要交通工具。谈恋爱、走亲戚、上学、逛街、逛公园、下饭馆……离了“小2路”不行。
那时,对于一座城市,有电车,是一种福气。
1967年出生的王君现已开上私家车,但提起102路就像从床底下翻出小时候的玩具一样兴奋。“大辫子车,没噪音。”王君说,那时候的公交车发动机都在前部,冬天能坐着取暖,缺点是噪音大,离老远不用看,听声音就知道公交车来了,因此没有噪音的“大辫子”一上路,就俘获了诸多人心。“102路铰接车型号是SK561GF,是济南的标志,现在渐渐被遗忘了。”王君说,铰接车前后门各有一名乘务员,前门乘务员有报话器,用地道济南话喊:“看车看车看车看车……”提醒窗外的行人避让。电车中部的转盘上有4个座位,小孩喜欢坐,“转起来可好玩了,一只脚踩在转盘上,一只脚踩在后车厢。孩子还会掀开转盘上蒙着的帆布,因为能看到路面。”
如今已小有名气的作家卢先生回忆,当年上作文课写《我的理想》时,“很多人的理想是开电车。有一个同学念完作文后,班主任感慨‘真没出息,为啥不当科学家’。后来才知道老师的丈夫就是开电车的。”很多年后,卢先生在电视台谈话节目讲述电车故事,老师还打电话来谈这段往事。
电车上的乘务员都是年轻姑娘,如今在山东省立医院做后勤的徐显鹏说,那年头人很传统,有“自作多情”的小伙子把求爱信夹在票里塞给人家姑娘,还有的没事就坐电车,没话找话。“但当时的姑娘都愿找工人、军人、劳模,把这种求爱的男子当成另类。小时候,我看见纠缠女电车司机的男孩被当流氓送进派出所。”
王君在102路上收获了自己的初恋,“我住杆石桥,那时杆石桥站牌比现在往东,在如今金德利民快餐店门前。初恋女友住甸柳庄,坐102路刚好到。夏天记得老站在靠窗的地方,女友够不着扶手,就挎着我胳膊。窗外有凉风透进来,舒服极了。”王君说,记得1986年的一个夏夜,雨滴滴答答下着,他陪女友在杆石桥等车。站牌成了两个人的世界,他盼着电车越晚来越好……爱情,就这样被102路承载着,停留在记忆最深处。
当年在山师附中上学的周宇,每周坐102路去看家住市立五院附近的姥姥。他记得,电车总是掉线尤其拐弯时,他特意问过驾驶员,驾驶员说是“电车年龄大了”。然后就看着司机到车后面,把线联起来接着开。周宇说,一下车就能看到姥姥穿着红棉袄、灰裤子,远远在站牌下冲他笑……进屋,姥爷已做好藕合和茄盒,搭上自己腌的咸菜,“那段回忆让我觉得生活质朴,却格外安心。”
电车文化不仅用来怀旧
专家说:是往事是历史是心情
――― 茂盛树荫下,一辆102路电车停在路口,阳光给蓝白车体镀上泛黄的色泽,这就是济南的秋天。日前在网上爆红的《大济南,一个让人沉醉的城市》组照中,这样一张照片上标注着:每次放学回来下车的地方。
拍摄者是20岁的济南男孩刘宗。身为自由摄影师的他,把对家乡的眷恋在一张张照片中定格。“电车是一种文化,能把各阶层的人联系起来,看到很多人情冷暖。”刘宗说,自己尤爱坐老式公交车如102路电车,喜欢透过车门拍世界,通常他会站在车后门。因为视角不一样,不同的城市表情就这样被拍下。
香港美食家欧阳应霁说:“大家习惯了舒适封闭的环境,而电车提供了一种真实的体验,甚至把这种体验浪漫化。”生活中,许多人觉得坐102路感受到的济南,远比其他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更真实。电车能自由开关窗,与大自然交换呼吸,“你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呼吸,这般体验,不可多得。”今年元旦,在鲁商集团工作的张长杰接待从外地来济的朋友,没带他们去景点,而是坐电车看看这座城市,“不识济南真面目,只缘身在泉城路。”他调侃。
山大副教授王晨光:
102路可打造旅游文化地标
如今上海、沈阳、青岛等已不见电车的踪迹,102路依旧承载着“济南公交第一线”的功能。在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王晨光看来,电车不仅节能环保,还可以挖掘深层旅游价值。他说,开发电车的旅游价值,前提是“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稳定,叠加旅游功能,才会事半功倍”。
王晨光说:“101路电车经老城区和商埠区,102路电车横贯济南东西,在保障居民出行的基础上,叠加旅游功能未尝不可。济南在旅游定位上发展很快,核心是泉城文化、商埠文化,但被切割得很零散。电车承载了济南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串联起老城文化,不失为不错的旅游交通产品。‘关起来的园子文化’和现代旅游是相悖的,现在提倡开放式旅游。公交是开放模式,如果规划布局合理,能把济南文化尤其是商埠区的文化旅游带动起来。”
王晨光曾在香港坐过有轨电车,车厢和座椅透着怀旧气息。不仅不觉得破烂不堪,反而很典雅。游客能窥探到香港的多元文化,这是交通文化品位的提升。“很多时候,旅游不是为看景色,更多的是对城市文化的感悟。要建旅游城市,观光巴士必不可少。现在的济南城市旅游巴士游777路围绕泉城广场、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环城公园、解放阁运行,路线相对拥堵。”
王晨光建议,在交通配置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电车强化为城市文化符号,作为文化地标打造。“旅游是注意力凝集,概念先立起来,游客就有了聚焦点,旅游才有吸引力。在车辆配置和线路上可叠加旅游功能。可以保持蓝白色车厢的独特性不变,在内在配置上做更新,如在车内把线路所经之处的文化意义用图片方式介绍,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将站名设计成导引图,让旅游变得更加活泼……”
102路见证这个城市的历史和发展。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作为济南人,我太爱这座城市了。借电车这个话题聊点儿心里话――― 让所有济南人都关注城市的文化景观、人文资源,它们是城市独特的灵魂,就像记忆中的老济南火车站,一旦失去,再也回不来。”
来源都市女报
每个时代都有供文艺青年张扬的专属符号,如张爱玲小说中的旗袍,如王安忆小说中的地铁……再如,车顶拖着“大辫子”,头上是纵横的电线,略显笨拙的车身,嗓音清亮的女售票员……这是一份属于济南的城市记忆。
1977年,2路(102路前身)电车开行。这是当年途经繁华商业街、学校和景点,日载客量最多的一路公交车,被昵称为“小2路”。
近日,女报记者从济南公交部门获悉,相关单位正酝酿“电车复兴计划”。目前,济南无轨电车系统有4条线路(101路至104路),其中102路车日载客量五六万人次,仍是济南市区目前运送客流最多的公交车,现配车60余辆,高峰时平均1分钟发一辆,被誉为“济南公交第一线”。
欧阳应霁说,香港电车“像一条时光隧道,载人游历了港岛的过去与现在”,济南亦然。作为全国10座拥有电车的城市,电车是过去,也是现在是工具,也是情感是城标,也是生活。
济南杆石桥,午后,一辆辆102路电车相继驶过。几乎每名济南人,都对这辆蓝白色电车再熟悉不过。窗外,城市日新月异窗里,面孔来来往往。102路,安然守候,按时驶去,似乎永远拥挤……它曾是轰动泉城的“大辫子”。
第一代女司机:把青春交给“大辫子”
电车走走停停后面,是普通人无法望穿的城市记忆
她是济南最早的电车女驾驶员之一。在这之前,是济南最早的电车乘务员。当时,她的形象与空姐一样靓丽,是公众眼里的“知性女人”。
上海电车带着市井气和小忧郁济南电车“人山人海”的热闹
1976年8月的济南,18岁的张鲁帮妹妹拎着行李,随上山下乡的人潮挤进济南火车站月台。母亲望着张鲁的妹妹说:“听人说北大荒冬天零下40℃,孩子要受委屈了。”同年,因“老大留城政策”张鲁来到“人民汽车公司电车场”上班。那时济南的电车正在筹建中,她从报纸上看到上海有电车,“电车温婉含蓄,是舶来品,一看那敦厚的模样,我就想起忠厚本分的英国老仆人。”
中国电车最早出现在香港,成为文人笔下宠儿的却是上海电车。喜欢听电车声响入睡的张爱玲描述:“(电车)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吵闹之中又带着一点由疲乏而生的驯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着母亲来刷洗他们。有时,电车全进厂了,单剩下一辆,像被遗弃了似的,停在街心。”电车俨然成了城市一员,市井气还带点忧郁。
相比上海的电车,济南的电车更多了些热闹。1977年1月1日,济南第一条无轨电车1路(101路前身)通车,同年电车2路(102路前身)通车,2路电车出现在泉城街头时乘客“人山人海”,都来看这个“大辫子”。
36年后,济南公交电车公司二队副书记的张鲁回忆:“很多人坐了一圈不过瘾,一圈圈坐着玩。‘济南,济南,上车挤,下车难’的调侃就源自坐102路电车的盛况。”那时,电车公司为乘务员配备了制服,军黄色立领、铜纽扣大衣。“有个现在知名的制片人当时不知在哪儿淘了一件,穿了两三年,坐电车从不买票。被问起来他就点头微笑说是‘公司的’。军黄色大衣在当时就是活月票。他后来还把这事写进电影里了。”
冬天,张鲁穿公司发的“棉猴”。这是当年最时尚的冬装,上有“金字塔帽”,不冷时,做装饰天冷了,挡风寒。“工作时背绿色帆布包,放个票夹板。上有黄铜制票夹钳,很精致。”张鲁她们多把“劳动布手套”剪掉手指头以方便卖票,“很多年后流行的无指手套,大概就是电车乘务员发明的。”
那时车上没有麦克风,没有自动报站器,张鲁就一站站喊下来。“路过人多的站点,在前门的我要站起来冲全车背诵毛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当老年人、儿童乘车遇到困难时,请给她们提供帮助,谢谢。”
烫着卷发,穿花裙子开车摄影人士称为“挡不住的春光”
作为济南首批电车女驾驶员的张鲁当年烫着卷发、穿花裙子开车,这在“服装不是一片灰、就是一片黑的年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被专业摄影人士称为“挡不住的春光”。“能当首批电车女司机是我的幸运,也沾了读书的光。”张鲁说,当时电车女司机的选拔百里挑一,标准堪比现在的空姐选拔,年龄20岁出头,相貌端庄,性格细腻,“电车公司员工福利好,工资奖金不低,是人人羡慕的职业。做司机最好,因为劳动强度比乘务员小。”
1978年10月4日,张鲁等32名乘务员被送到南京公交电车公司学车,培训了一年多,1979年10月12日回济南先上车实习,“现在三个月就能拿驾驶证,当时肯定不行。”在南京时,32名女乘务员也被勾逗出少女的浪漫情愫,“在南京路放眼一望,女孩都烫头发,穿高跟鞋,点条纹的花裙子随处可见。”以这样一身装束回来的张鲁她们,算是济南最时髦的一群姑娘。
上世纪80年代,“坐电车逛街”是济南的时尚。那时102路途经经七路西口―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葛家庄,票价一角,“每天售票的毛票几十万张”,电车之火爆可见一斑。一晃9年。1987年儿子出生,张鲁上班还是“三班倒”,轮到上早班时凌晨4点就起床。那年11月济南下了第一场雪,早晨4:00天还是黑的张鲁就出了宿舍门,走进
车队大门“第一件事是清扫卫生。”现年54岁的张鲁聊起当年拎水桶打水、回来跪着擦地板的情景,“天冷时,水一沾到车身就冻成冰,但必须抹净。方向盘被冻住了,抹点机油。”
1992年,电车1路改名101路,电车2路改名102路,后来又开通103路、104路。1997年,102路主站由葛家庄迁至济南大学,形成济南大学―济微路―南辛庄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葛家庄的线路。
冬天电车容易“翘辫子”。家住甸柳小区的于孟强说,小时候最喜欢看102电车“翘辫子”,也就是电车“小辫子”从电线上脱开。这时,司机或售票员会下车拉住“小辫子”下的一根牵引绳,将“小辫子”与架空线搭牢。
掩藏在电车走走停停后面的,是普通人无法望穿的一段段城市记忆,平淡又难忘。
102路上的青春和人生
爱情,就这样被它载着远远驶来
上世纪70年代济南的机动车很少,贯通东西的“小2路”是主要交通工具。谈恋爱、走亲戚、上学、逛街、逛公园、下饭馆……离了“小2路”不行。
那时,对于一座城市,有电车,是一种福气。
1967年出生的王君现已开上私家车,但提起102路就像从床底下翻出小时候的玩具一样兴奋。“大辫子车,没噪音。”王君说,那时候的公交车发动机都在前部,冬天能坐着取暖,缺点是噪音大,离老远不用看,听声音就知道公交车来了,因此没有噪音的“大辫子”一上路,就俘获了诸多人心。“102路铰接车型号是SK561GF,是济南的标志,现在渐渐被遗忘了。”王君说,铰接车前后门各有一名乘务员,前门乘务员有报话器,用地道济南话喊:“看车看车看车看车……”提醒窗外的行人避让。电车中部的转盘上有4个座位,小孩喜欢坐,“转起来可好玩了,一只脚踩在转盘上,一只脚踩在后车厢。孩子还会掀开转盘上蒙着的帆布,因为能看到路面。”
如今已小有名气的作家卢先生回忆,当年上作文课写《我的理想》时,“很多人的理想是开电车。有一个同学念完作文后,班主任感慨‘真没出息,为啥不当科学家’。后来才知道老师的丈夫就是开电车的。”很多年后,卢先生在电视台谈话节目讲述电车故事,老师还打电话来谈这段往事。
电车上的乘务员都是年轻姑娘,如今在山东省立医院做后勤的徐显鹏说,那年头人很传统,有“自作多情”的小伙子把求爱信夹在票里塞给人家姑娘,还有的没事就坐电车,没话找话。“但当时的姑娘都愿找工人、军人、劳模,把这种求爱的男子当成另类。小时候,我看见纠缠女电车司机的男孩被当流氓送进派出所。”
王君在102路上收获了自己的初恋,“我住杆石桥,那时杆石桥站牌比现在往东,在如今金德利民快餐店门前。初恋女友住甸柳庄,坐102路刚好到。夏天记得老站在靠窗的地方,女友够不着扶手,就挎着我胳膊。窗外有凉风透进来,舒服极了。”王君说,记得1986年的一个夏夜,雨滴滴答答下着,他陪女友在杆石桥等车。站牌成了两个人的世界,他盼着电车越晚来越好……爱情,就这样被102路承载着,停留在记忆最深处。
当年在山师附中上学的周宇,每周坐102路去看家住市立五院附近的姥姥。他记得,电车总是掉线尤其拐弯时,他特意问过驾驶员,驾驶员说是“电车年龄大了”。然后就看着司机到车后面,把线联起来接着开。周宇说,一下车就能看到姥姥穿着红棉袄、灰裤子,远远在站牌下冲他笑……进屋,姥爷已做好藕合和茄盒,搭上自己腌的咸菜,“那段回忆让我觉得生活质朴,却格外安心。”
电车文化不仅用来怀旧
专家说:是往事是历史是心情
――― 茂盛树荫下,一辆102路电车停在路口,阳光给蓝白车体镀上泛黄的色泽,这就是济南的秋天。日前在网上爆红的《大济南,一个让人沉醉的城市》组照中,这样一张照片上标注着:每次放学回来下车的地方。
拍摄者是20岁的济南男孩刘宗。身为自由摄影师的他,把对家乡的眷恋在一张张照片中定格。“电车是一种文化,能把各阶层的人联系起来,看到很多人情冷暖。”刘宗说,自己尤爱坐老式公交车如102路电车,喜欢透过车门拍世界,通常他会站在车后门。因为视角不一样,不同的城市表情就这样被拍下。
香港美食家欧阳应霁说:“大家习惯了舒适封闭的环境,而电车提供了一种真实的体验,甚至把这种体验浪漫化。”生活中,许多人觉得坐102路感受到的济南,远比其他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更真实。电车能自由开关窗,与大自然交换呼吸,“你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呼吸,这般体验,不可多得。”今年元旦,在鲁商集团工作的张长杰接待从外地来济的朋友,没带他们去景点,而是坐电车看看这座城市,“不识济南真面目,只缘身在泉城路。”他调侃。
山大副教授王晨光:
102路可打造旅游文化地标
如今上海、沈阳、青岛等已不见电车的踪迹,102路依旧承载着“济南公交第一线”的功能。在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王晨光看来,电车不仅节能环保,还可以挖掘深层旅游价值。他说,开发电车的旅游价值,前提是“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稳定,叠加旅游功能,才会事半功倍”。
王晨光说:“101路电车经老城区和商埠区,102路电车横贯济南东西,在保障居民出行的基础上,叠加旅游功能未尝不可。济南在旅游定位上发展很快,核心是泉城文化、商埠文化,但被切割得很零散。电车承载了济南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串联起老城文化,不失为不错的旅游交通产品。‘关起来的园子文化’和现代旅游是相悖的,现在提倡开放式旅游。公交是开放模式,如果规划布局合理,能把济南文化尤其是商埠区的文化旅游带动起来。”
王晨光曾在香港坐过有轨电车,车厢和座椅透着怀旧气息。不仅不觉得破烂不堪,反而很典雅。游客能窥探到香港的多元文化,这是交通文化品位的提升。“很多时候,旅游不是为看景色,更多的是对城市文化的感悟。要建旅游城市,观光巴士必不可少。现在的济南城市旅游巴士游777路围绕泉城广场、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环城公园、解放阁运行,路线相对拥堵。”
王晨光建议,在交通配置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电车强化为城市文化符号,作为文化地标打造。“旅游是注意力凝集,概念先立起来,游客就有了聚焦点,旅游才有吸引力。在车辆配置和线路上可叠加旅游功能。可以保持蓝白色车厢的独特性不变,在内在配置上做更新,如在车内把线路所经之处的文化意义用图片方式介绍,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将站名设计成导引图,让旅游变得更加活泼……”
102路见证这个城市的历史和发展。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作为济南人,我太爱这座城市了。借电车这个话题聊点儿心里话――― 让所有济南人都关注城市的文化景观、人文资源,它们是城市独特的灵魂,就像记忆中的老济南火车站,一旦失去,再也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