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繁华和冷清 济南百年大戏院期待重振声威
  转载自http://news.sdinfo.net/jnxw/1590530.shtml


整修后的观众厅效果图。
本报记者 赵丽
  北洋大戏院始建于1905年,曾有多位著名表演艺术家在此登台献艺,在梨园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座戏院也经历了从兴到衰的历史,有过消沉和冷清的无奈。这次整修扩容和即将到来的十艺节,让这座百年大戏院迎来了新的机遇。
  昔日鼓掌喝彩声不绝于耳
  北洋大戏院最早由一个木料场改建而成,最初是大席棚,名为“兴华茶园”。1923年,大席棚改为楼台建筑,内有池座、包厢和边排。舞台下面,埋了十口大瓷缸,以增强回音效果。戏院改建后,名字也随之改为“小商乐”、“上舞台”和“聚华戏院”,1934年定名为“北洋大戏院”。1951年又改为“实验剧场”,1954年重建完成后,又改为“人民剧场”,直到1992年才恢复了“北洋大戏院”原名。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及金少山、余叔岩、李万春、袁世海、张君秋、方荣翔、小白玉霜、新凤霞、常香玉等不少名角儿,都曾来北洋大戏院演出。
  那时的戏院盛况空前,“喝彩声鼓掌声不绝于耳,演员有时要谢幕十数次,曲终人不散。”现任北洋大戏院经理白晶琦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北洋大戏院在曲艺界仍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北方戏曲重要码头的地位,这跟以前各路名角都在此登台是分不开的。
由兴转衰甚至发不出工资
  文革后,北洋大戏院曾经有过辉煌,但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这里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变迁。
  一位老职工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北洋大戏院开始“以副养主”。因为大戏院南邻大观园商场,北靠济南火车站,地理位置优越,这里开始了商业经营,期望广开财路。这里曾经架起了电影放映机和投影机,后来,取消了一楼的观众席,开起了招待所。
  之后,戏曲演出市场的萧条也波及到这所戏院。由于上座率低,戏院陷入了“演得多赔得多”的怪圈,戏院不敢接剧团,剧团进不了戏院,陷入了每况愈下的尴尬之中。后来,戏院甚至沦为演不成戏、发不出工资的“困难户”。
  白晶琦回忆说,2002年她来到戏院时,这里账上只有1000多元,而职工有100多人,已经有一年发不出工资,门厅简陋,后台荒凉,情况很艰难。
未来期望重振戏曲演出
  2001年,北洋大戏院进行了整治,设备较之前有了更新。而2002年9月,戏院尝试市场运作,请张火丁前来演出。
  “演出非常火爆,戏院只有400来个座位,满足不了需要,在走道上都加了椅子。”多年未见的火爆场面,让大戏院看到了希望。
  此后,大戏院接连请来了于魁智、李胜素等表演艺术家,受到了许多泉城戏迷的喜爱。“基本上中青年戏曲名家都来登台了。”白晶琦说,但是,虽然演出叫得很响,戏院也采取了市场化运作,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经营还是存在不少困难。最近三四年,没大接院团演出。
  这次整修扩容,让这座百年戏院看到了新的生机。白晶琦介绍说,目前已经在和院团接洽,希望在戏院建成庆典时重新开始高水平的戏曲演出。而在以戏曲演出为主打的同时,还考虑放映有特色的戏曲电影,并且在群众文化方面进行开拓。
  “现在喜欢戏曲的人并不少,甚至有相当一批大学生对戏曲非常痴迷。”白晶琦说,北洋大戏院多年积攒的口碑和人气,是一笔相当丰厚的财富,而未来大戏院是否能吸引观众,关键看剧目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