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入选“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转载自http://news.0531bbs.cn/2011/0406/1933

作者:赵晓林 来源:济南日报

大辛庄商代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崔健 摄)
近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公布了“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最终有56个考古项目入围初评,山东省的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菏泽元代沉船遗址、聊城明清运河土桥闸遗址3项考古项目榜上有名。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考古项目为什么能入选“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初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辉。
中型墓规格之高为同时期我国东部所仅见
方辉告诉记者,从2010年3月中旬到12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第一次发掘工作截止到7月初结束,共发掘面积约900平方米,出土一批商代遗迹与遗物。迄今共揭露商代夯土建筑基址1座、灰坑200多个、水井1眼、陶窑1座、墓葬40余座,各类标本2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商代铜器墓葬及夯土建筑基址,是继2003年商代贵族墓地和甲骨文发现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
方辉介绍,本次发掘的商代墓葬可分为中型墓和小型墓两类,商代前期的中型墓可以M139为代表。葬具为一棺一椁。棺椁曾被早期盗扰至底,椁内填土中可见较多凌乱的朱砂、铜片和金箔等。随葬品共18件,其中青铜器14件,除铜片和金箔片外,包括鼎2件、盉2件、爵1件、斝1件、卣1件、罍1件、斗1件、钺1件、钁1件、矛2件;另有大型石磬1件、玉器2件、涂朱圆陶片2件。器物均置于熟土二层台上,其中比较重要的大圆鼎置于二层台东北角,其余均位于二层台西南角。大圆鼎为方唇,斜折沿、鼓腹、圜底、锥状空心足。口沿上直立两个对称拱形竖耳。上腹部饰兽面纹带,三椎状足均饰阳纹兽面纹饰。口径约39厘米至40.4厘米,通高54.9厘米。一对封顶盉的顶盖饰多组纹饰,流管以兽面纹为主体,其上有一对乳钉;微束颈的颈饰有兽面纹条带。扁带状鋬的鋬首作兽首状,鋬下有一垂耳。分档,三袋足各饰一组兽面纹,通高均超过37厘米。铜钺中部有一较大的圆形穿孔,通体素面,器身厚重,长29.5厘米,肩宽24.1厘米。其他铜器,或体型硕大,纹饰精美,如提梁卣、罍等;或器型独特,前所罕见,如斝、觯等。从器物组合及器形、纹饰特点判断,年代应属商代前期,约当二里岗上层晚段。如此高规格的二里岗期中型墓为同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所仅见,在全国范围也属少见。
另外,方辉对记者说,商代后期的中型墓在大辛庄较为多见,随葬青铜礼器组合一般为觚、爵,兵器组合包括戈、矛、钺,陶器组合为鬲、豆、簋或鬲、瓿等,均有熟土二层台和腰坑,且盛行殉狗葬俗,时代和区域特点比较突出。
除了中型墓,小型墓墓圹较小,随葬陶器有单件鬲或盆,或鬲、盆与簋、罐等陶器组合,多置于头端南侧,亦有殉狗现象。
第2次发掘发现了铸有字铭的鼎和爵
据方辉介绍,第2次考古发掘是从6月份开始的,共进行了为期6个多月的发掘。本次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揭露商代灰坑50余个、灰沟13条、窑址2座、房址4座、各时期墓葬90余座。其中商代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精美铜器,个别铜器带有族徽铭文。
方辉说,第2次发掘的商代墓葬按时间延续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墓葬时代约为商代后期,出土青铜礼器组合以觚、爵为主,兵器组合包括戈、矛、刀等,陶器组合为鬲、豆、簋或鬲、豆、罐等,墓底多铺有一层朱砂,均有腰坑,盛行殉狗。时代多为大辛庄第六、七期,即殷墟第三、四期。比较重要的M225号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随葬品共23件,其中青铜器16件,包括鼎2件、觚1件、爵1件、觯1件、戈3件、矛3件,鐏1件、凿2件、刀1件、铜残片1件;玉器有玉钺1件、玉管2件;石器有石镰1件;陶器3件,组合为鬲、豆、簋。墓室底部有两具人骨,皆保存较差,根据人骨及棺板痕迹判断,东侧人骨位于棺内,西侧人骨位于棺椁之间。随葬器物全部集中于东部人骨一侧,西侧人骨周围未见有随葬器物,推测应为殉人。两具人骨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在随葬青铜礼器中,觯和小鼎铸造精美,纹饰复杂,表现了当时极高的工艺水平。小鼎的口部内侧和其中一件铜爵的鋬下铸有一个字铭,其性质应为族徽。另一类墓葬墓圹较大,时代较前一类墓葬早,虽大多早期被盗掘,随葬物品保存较少,但从残存的随葬物品中仍能看出其当时应属高规格墓葬。
大辛庄遗址是商朝经略东方的统治中心
方辉总结说,本年度大辛庄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收获甚丰。以M139、M216为代表的一组商代前期晚段贵族墓葬,有的虽遭严重盗扰,但仍可判明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充分显示了大辛庄遗址在商代前期的重要地位。M225、M256是目前所见该遗址规格最高的两座商代晚期墓葬,加上时代稍早的大型建筑基址F61的发现,说明商代晚期大辛庄遗址在商王朝对东土的经略中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毫无疑问,上述发现将会极大地促进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此次发现的二里岗期中型墓和殷墟早期大型建筑基址是继2003年该遗址出土甲骨文和贵族墓地之后的又一重大收获,再次证明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统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后段至后期早段,为我国东方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处遗址,在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其他两个入围项目也具有重要价值
我省其他两处入围初评的考古项目为菏泽元代沉船遗址和聊城土桥闸遗址考古发掘。
据介绍,菏泽元代沉船遗址是2010年9月17日在菏泽国贸中心工程建设工地发现的。到目前为止,沉船内及周围共出土文物110余件。典型器物包括元代青花龙纹梅瓶、钧窑影青釉杯盏等,其生活用的瓷器包括景德镇、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哥窑等五、六个瓷系。国家级考古和文物专家考察后认为,菏泽市开发区沉船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标本;沉船的发现对菏泽地区漕运史、河运交通及蒙元时期黄泛区之地形地貌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古船所携文物类型丰富,器形精美,对研究元代上层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聊城土桥闸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是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设施。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船闸的首次发掘,聊城土桥闸也是大运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闸,对于研究大运河的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物质文化习俗,认识大运河在我国古代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资料。
另据了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我国最权威、影响最深远的考古评选活动,目前全国参加初评的56个候选发掘项目,最后将有25项通过投票进入终评。这次初评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和全国65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共同参与投票,同时在中国文物信息网开展网上公众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