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济南的文化与历史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造像艺术。南北朝前期的造像秉承了士大夫“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喜好,强调骨法和气质,有厚大的背屏和左右对称的衣纹,这些特点在龙兴寺出土的几件北魏、东魏造像上可见端倪。而龙兴寺造像之所以如此知名,是在拥有一批独特的北齐造像。青州北齐佛像一改南北朝前期的风格,不再有巨大的背屏,没有厚重的衣纹,把重点放在了刻画身体的轮廓上,强调人体本身的曲线美感。龙兴寺北齐造像多穿着通肩或坦露右肩的轻薄袈裟,衣纹简洁或通体没有衣纹,透体的薄裟显露出健美的肌体。这种风格在古书上被称作“曹衣出水”,与中国其他地方的造像明显不同,而和印度秣菟罗笈多风格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这也许就是中印文化交流中再次盛开的“并蒂莲华”吧。
在参观龙兴寺造像的时候,我在想是谁、又为何把如此多的造像埋在那里呢?回到酒店立马打开电脑,翻看了一些论文资料。专家们大致提出的假设有三种,一是因“三武一宗”灭佛运动而掩埋;二是当地有埋佛习俗,部分大寺会定期做法事把残损的佛像埋葬起来;三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龙兴寺僧人为了避战乱而掩埋佛像。说来也巧,窖藏里一件刻有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的造像,把前两个假设都推翻了。这件北宋造像说明龙兴寺窖藏是北宋时期所埋,而那时候并没有灭佛运动,当地埋佛的习俗也不可能在同一地点持续500多年,唯一最大的可能就是避免战乱。也许历史上很多的谜团都因为某一个小小的巧合而揭开,假如龙兴寺窖藏中没有这尊北宋造像,中国史书上可能又多了一个未解之谜吧。
青州市博物馆藏,北齐彩绘贴金佛头。
诸城和青州两地的造像都出自窖藏,而窖藏之上是曾经的寺庙。相比诸城那些目前连名字都未知的庙宇来说,龙兴寺无疑是幸运的,哪怕800多年的辉煌顷刻间了无踪迹,至少龙兴寺以另一种形式在青州博物馆里再现出来。齐鲁大地寻佛之旅只看看博物馆,我是不满足的。我还将去探寻另外两处位于济南周边的寺庙,那里是山东佛教缘起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故事呢?我们下一篇再讲啦。
在参观龙兴寺造像的时候,我在想是谁、又为何把如此多的造像埋在那里呢?回到酒店立马打开电脑,翻看了一些论文资料。专家们大致提出的假设有三种,一是因“三武一宗”灭佛运动而掩埋;二是当地有埋佛习俗,部分大寺会定期做法事把残损的佛像埋葬起来;三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龙兴寺僧人为了避战乱而掩埋佛像。说来也巧,窖藏里一件刻有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的造像,把前两个假设都推翻了。这件北宋造像说明龙兴寺窖藏是北宋时期所埋,而那时候并没有灭佛运动,当地埋佛的习俗也不可能在同一地点持续500多年,唯一最大的可能就是避免战乱。也许历史上很多的谜团都因为某一个小小的巧合而揭开,假如龙兴寺窖藏中没有这尊北宋造像,中国史书上可能又多了一个未解之谜吧。
青州市博物馆藏,北齐彩绘贴金佛头。
诸城和青州两地的造像都出自窖藏,而窖藏之上是曾经的寺庙。相比诸城那些目前连名字都未知的庙宇来说,龙兴寺无疑是幸运的,哪怕800多年的辉煌顷刻间了无踪迹,至少龙兴寺以另一种形式在青州博物馆里再现出来。齐鲁大地寻佛之旅只看看博物馆,我是不满足的。我还将去探寻另外两处位于济南周边的寺庙,那里是山东佛教缘起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故事呢?我们下一篇再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