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拆违拆临拆出百岁高龄“电楼子” 始建于1908年
  http://www.qlwb.com.cn/2017/0421/911862.shtml


拆违拆临,让这处百年" 电楼子" 重见天日。
近日,伴随着槐荫区经三纬七路拆违拆临工作的推进,纬七路东侧百余米的违章建筑在推土机作业中轰然倒塌,而原本藏在路口东南角一处有百余年历史的变电室终于露出了全脸。这处已列入文保单位的" 电楼子" 至今仍在正常运行,为附近居民默默服务着。
文/片 齐鲁晚报 记者张九龙实习生 刘双媛
百余岁" 电楼子" 仍在正常使用
" 拆违拆临是好事,千万别把这民国时期的&lsquo 电楼子&rsquo 也给拆了啊。" 看到经三纬七一带拆违拆临正在轰轰烈烈进行,望着路口的这处老建筑,老济南崔兆森有些担忧。
崔兆森口中所说的" 电楼子" 是老济南的称呼,学名叫变电室、配电室,这座" 电楼子" 已经在此矗立了百余年。
这处" 电楼子" 位于经三纬七路口的东南角,大体可分三层,有七八米高,坐东朝西。第一层是一个铁门,第二层的中间是换气扇,第三层则是变电设施,功能区分明显,设计合理。目前,这处" 电楼子" 由电力部门管辖,仍能正常供电。
" 这处建筑已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而且现在仍是电力设施,肯定不会被拆除的。不仅如此,周边违建拆除后,会统一进行修整, &lsquo 电楼子&rsquo 周边的环境会得到提升。" 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随着城市的发展,昔日司空见惯的商埠区" 电楼子" 已经大多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除了经三纬七路这处,在大观园北门、中山公园南门和北门、小广寒电影博物馆、济南饭店、经二纬六等地还零星保存着几座。此外,在经二路市法院附近,也存留者一处老" 电楼子" 。
成为文保单位 得到有效保护
商埠区的这些" 电楼子" 虽然只是普通的公共设施,但是能看出当时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的品位和眼光。崔兆森介绍:" 这些&lsquo 电楼子&rsquo 有大有小,造型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 正因如此,这些" 电楼子" 以" 济南商埠区变电室建筑群" 的名义被列入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在这些" 电楼子" 里,保存最好的就是经三纬二路的了。李建军是济南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馆长,怀着对济南历史文化的热爱,2006年,他租下了小广寒电影院旧址和旁边的一座" 电楼子" 。随后,历经近两年半的时间,他完成了对小广寒的加固和修复工作,并结合西餐使其变成一家电影主题餐厅,使这处优秀历史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
" 修复门口的这处&lsquo 电楼子&rsquo 花费了十多万元。" 李建军介绍,如今这处" 电楼子" 已经成为小广寒的门脸,经常有游客在此摄影留念。
较早用上电灯 济南引领时尚
20世纪初,中国的电力发展出现了第一波热潮。1905年北平京师华商电灯有限公司成立,同一年,紧跟时代潮流的济南和天津、上海南市区、汉口、重庆等地一起,在全国率先步入了电气时代。
当时,沂水人刘恩柱、莒县人庄式如在济南的院后街设立" 济南电灯房" (后更名为" 济南电灯公司" )。开始由于股本有限,只配备了两台小发电机,并聘请德国人斯密特· 哈姆来济南装机。所发的电只能供应院前、院后和西门一带照明用,因此济南最早用上电的地方是老城区。从此济南巡抚衙门内、达官和巨商富贾宅邸有了电灯。
随着商埠发展的需要,1908年,省抚部院谕令扩充电灯公司,附入官股加以支持。此后,该公司又在东流水街另设新厂,利用西护城河水发电,增添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两台210千瓦发电机,并筹建总厂,逐步将电灯照明区扩展到商埠及全城,济南的城市供电网络初步形成,商埠区" 电楼子" 就是诞生在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