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胶东:“海味”里的年夜饭
 

节日菜谱推荐
◎花饽饽◎
前面,于女士说过,“这是一件很累的活儿”。首先和面就很有讲究,面要调得筋道,而且越硬越好吃。接下来,揉面是个力气活,一般要让家里的老爷儿们帮着干。做花饽饽的花是很细心的,红花绿叶,都要搭配得当。另外还要做大枣饽饽,光头饽饽,这两种是过年上供用的,供天老爷爷、供祖宗。
寿桃则是祝福家人健康长寿的,此外,还要做两个像盘着的龙一样的“圣虫”,一雄一雌,放在粮屯子里,寓意来年粮食丰收。大元宝、小猪头……这些则是压在窗台角,意味着“招财进宝”。
饽饽蒸熟了,开锅时,嘴里一定要念叨着:“笑了、笑了……”
锅盖一打开,如果饽饽都自然裂口了,家里的老人就会乐得合不拢嘴:“哈哈……大饽饽笑了,来年日子节节高了。”
而要是饽饽都没笑甚至没有发起来,这就是很不好的兆头,有的家庭,甚至会把一锅饽饽全“赏”给家里的大肥猪,然后重新再做一锅。
【食材】
面粉、牛奶、花生油、糖、酵母、大枣
【步骤】
①提前一天,用“老面”(上一次放饽饽留下的有活酵母的面团)和好面团,面要调得筋道,越硬越好,然后放到温暖的锅里或炕头上醒面;
②经过一宿,醒好面。接下来将发好的面团进行揉面,揉的使劲越长越好吃;
③上锅蒸45分钟左右,根据大小不同时间自己调节。
◎糖醋带鱼◎
糖醋带鱼不但是春节期间胶东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的一道家常菜,平时也是餐桌上的“常客”。“以前,渤海湾是鱼虾们的‘育儿场’,这里的对虾两只就重一斤,是名符其实的对虾。刀鱼肉质分外细嫩,一点不腥,用点油轻轻一煎,再倒点酱油就特别美味。
而现在,这种小眼睛的刀鱼已经绝迹了,只好用黄海的大眼刀鱼代替,但比东海和南海的还是要好吃一些,但最好红烧。”于女士说,在提起往事时,老人们总是有些留恋。
【食材】
鲜带鱼、小葱、生姜、八角、酱油、醋、白糖、料酒、精盐、淀粉
【步骤】
①带鱼择洗干净后,斩成10厘米的段,用盐腌渍10分钟左右;
②取一干净的小碗,倒入适量料酒、1汤匙酱油、1汤匙白糖,搅匀,根据喜好倒入适量醋,适量精盐搅匀;
③把带鱼段蘸匀干淀粉;
④锅里加油,油热后码入带鱼段小火煎制,煎好一面轻轻翻过带鱼段,煎制另一面至微黄,把带鱼段拨到一边,放入葱段、姜片、八角炒香;
⑤倒入调好的糖醋汁,以没过带鱼为好,小火炖制10分钟即可。
◎排骨大包◎

排骨大包绝对是胶东独有的一种食物。
其实,在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不少贫困家庭包的并不是排骨大包,而是碎骨头包子。“就是把各种大骨头从锤子砸碎,代替肉包包子,咬的时候不敢使劲嚼,怕硌坏牙。”爸爸说。但这种食物,在那个年代也给家人补充了一定的钙质。
排骨大包也曾寄托着大舅的浓浓乡愁。从1949年到了台湾后,大舅一心想吃的,就是姥姥包的排骨包子:一小段段排骨,混合着白菜,包裹在又白又暄的面皮里,咬一口喷喷香,再啃一块汁水丰美的排骨,吃得相当过瘾。而为了一解舅舅的思乡之情,身为高山族,从小只吃大米的舅妈,向眷村的胶东大嫂学习,竟然学会了做这种胶东面食。
如今,排骨包子随着食物的丰足也变得高大上起来,家家都是用最好的排骨包大包,有的家里还会加上海参。
在大年三十的早上,妈妈们会早早起床蒸上一锅排骨大包,待包子出锅,就在门口燃上一串鞭炮,然后一家人在热闹里开吃包子。
“年”,从这一刻就真正来临了。
【食材】
面粉、排骨、白菜、食用油、黄酱、盐、葱、姜、味精、香油
【步骤】
①将排骨剁成2厘米长的小段,放入盆内,用葱、姜、黄酱喂20分钟入味;
②放入食用油、白菜(切成方丁)、盐、味精、香油拌匀;
③将面粉发好,分成剂子擀皮,包成麦穗褶;
④每个包子用玉米皮包裹后码在屉上(没有玉米皮用屉布也可),凉水装锅,开锅后再蒸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