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济南的文化与历史
http://news.e23.cn/content/2016-01-07/2 ... 00117
舜网-都市女报
百年经纬的积淀,滋润了近现代济南的商业和文明。摄影/王锋
一个城市的地名,总是反映着它的历史和沉淀。在济南,最具有代表性的,除了以里记录的地标,如四里山、五里沟、八里桥,就当属经纬路了。经路和纬路织成了一张大网,席卷着济南的历史与现在,捕捉着这个城市的故事。阡陌纵横间,济南经纬路秉承着一贯的包容与开放,不断前行,续写着属于它的百年传奇。
一个城市的地名,总是反映着它的历史和沉淀。在济南,最具有代表性的,除了以里记录的地标,如四里山、五里沟、八里桥,就当属经纬路了。阡陌纵横的经路和纬路,织成了一张大网,席卷着济南的历史与现在,捕捉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济南本就是盛产故事的城市,经纬路更像磁铁一样,成为无数故事的汇集地。漫步在遮天蔽日的林荫道上,能感觉到故事像百年松树上滴下的松脂,落在万国风情的建筑上,落在路口乘凉的老人身上,散发出沁人的清香。
经路和纬路,就像是具象的经线和纬线,把无数个路口、建筑、老人的故事串起来织成一块方毯,保护着这里的纯净与沉淀。在这片老城里慢慢泡着,深藏在骨子里的老济南气息就这样住进你心里。
每个路口都是故事
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联合山东巡抚周馥,上书光绪皇帝,在济南等三地开商埠,济南经纬路的故事自此开始书写。济南商埠区开中国自主开埠之先河,相比青岛的八大关,这里更多一些自主开放的色彩,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地标都可以用经×纬×的坐标来轻易找到:经四纬二的大观园、经一纬三的北洋大戏院、经二纬四的瑞蚨祥、经三纬五的中山公园、经六纬七的省立医院&hellip&hellip
走过百年时光的经纬路,堪称济南开埠文化的天然博物馆,见证了济南近代史。
有意思的是,济南的经纬路与地球的经纬度方向相反:经路指东西,纬路通南北。至于为什么要如此命名,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比较可信的一种来自《济南市志》。
据该书记载,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清政府勘定西关外一区域作为济南商埠。当时的商埠区境界东西长约五里,南北则不到三里。当局根据古时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称说,将商埠区内的东西方向道路为经,南北方向的道路命名为纬,经纬之间的短纬路一般命名为小纬路。
最初,济南的经纬路并没有这么多条,1916年才仅有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至纬五路总共7条道路。到了1921年,济南商埠区又向西扩展至纬十路,向南扩展至经七路。这种统一命名的方式,为商埠向南、向西发展预留了依次排列的道路名称。同时,经路设计时也考虑了当时津浦、胶济两铁路的走向,便于商货的集散。
在泉水浸润的济南城,商埠区里的建筑大都中西合璧。坐落在纬六路的丰大银行旧址,建于1919年,济南人叫它老洋行。这座玲珑考究的建筑,是老商埠区具有南欧巴洛克风格的孤本。
经四路教堂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基督教堂,经历百余年的风雨依然矗立如新,在无数年代同样久远的民房与法国梧桐中间,教堂显得格外高大挺拔。这里的每座老建筑背后,都依傍着一段故事,一段岁月。
寸土之上,本心犹在
百年经纬的积淀,滋润了近现代济南的商业和文明,让济南城如同道路两旁茂盛的法国梧桐,散发着平凡的睿智。经纬路的故事,与老商埠的历史,如同两股绳相互交织拧成一股,增强了这大网的韧性,让人即使在异乡漂泊,也难以忘怀。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经纬路有着别处难以寻觅的安静闲适。
小时候,我与小伙伴们在这里嬉戏追逐,而家人从来不用担心我们走失迷路。经纬路里的巷子看似曲折蜿蜒,却四通八达。即便一时在树荫下迷了方向,继续沿着胡同前行,也总能找到豁然开朗的出口,看到经纬路标,然后飞跑着奔向家的方向。
长大后,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加拉加斯、新加坡还是河内,当我一时找不到方向,总习惯把家乡经纬路的网映射在眼前。有了这映射般的路程规划,即便南辕北辙走错了路,却也不会有迷路的烦躁。
长久以来,经纬路都是繁华的城市中心地。
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十分繁华的商业区,沿线遍布老商号、银行、电影院和戏园等。经二路是济南老字号扎堆的一条路,瑞蚨祥绸布店、大西洋钟表眼镜行、亨得利钟表店等老字号鳞次栉比。
时至今日,济南经纬路早已突破了原先的限制。从经一路到经十一路,从纬一路到纬十二路,经纬道路数量越来越多,贯穿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成为城市交通布局中的主干道。这片老城区日新月异,变得现代化气息十足。
尽管如此,这里却仿佛有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将外面喧闹的世界隔离开。夏天,车辆和行人在绿色隧道般的道路上穿过,不急不慢,却从来也没有堵车之虞。越狭窄,越畅通,仿佛成了济南经纬路一道特别的风景。树木旺盛的年景里,人们出门甚至不需要带伞。因为头顶茂盛的法国梧桐,便是最好的葱绿色大伞。
这片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老城区,淡定自若见证着济南的风云变幻,继续安静陪伴着济南人的生活。老房子里的新故事
不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火车站总是人来人往、流动而密集的存在,便利的交通成为新鲜事物进入的必要前提。受惠于此,经纬路成为年轻人书写新故事的乌托邦。
现在,经纬路的新故事,写在了这些长满爬山虎的老房子里。
从经四路教堂这个永远不会丢失的地标,一直向西走到经二纬七,能看到一栋百年老建筑。百年前,济南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棉花集散市场,这栋建于1909年的建筑是当时省城第一家棉花行&mdash&mdash阜成信棉花行所在地。
现在,百年棉花依旧开&mdash&mdash棉花咖啡,正是怀揣着文艺之心的年轻人创业故事的一章。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能看到店里清新文艺的装修。沙发上的年轻人们,或者啜饮咖啡,或者捧一本厚书品读。新老、中西、土洋,这些搭配在激情活力的年轻人手中,像橡皮泥一样被捏合到一起,不着痕迹,自然舒适。
而这,就是属于经纬路的特殊魔力。
不只有年轻人才会讲新故事。在经四纬八的街角,白底红字的大招牌格外醒目:人民理发店。五十多岁的剃头师傅穿一身白大褂,熟练地摆弄剪刀和电推子,剪出干净利落的发型。价格便宜、定额接待,无论是经营噱头还是店主的奇思妙想,都不难看出济南人的坚守和创新。
经纬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经路纬路的网里,一切都是那样畅通且包容的。居留在此的济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沿袭着已有的宁静淡然,却也散发着天马行空的想象。
阡陌纵横间,济南经纬路秉承一贯的包容与开放,不断前行,续写着属于它的百年传奇。
舜网-都市女报
百年经纬的积淀,滋润了近现代济南的商业和文明。摄影/王锋
一个城市的地名,总是反映着它的历史和沉淀。在济南,最具有代表性的,除了以里记录的地标,如四里山、五里沟、八里桥,就当属经纬路了。经路和纬路织成了一张大网,席卷着济南的历史与现在,捕捉着这个城市的故事。阡陌纵横间,济南经纬路秉承着一贯的包容与开放,不断前行,续写着属于它的百年传奇。
一个城市的地名,总是反映着它的历史和沉淀。在济南,最具有代表性的,除了以里记录的地标,如四里山、五里沟、八里桥,就当属经纬路了。阡陌纵横的经路和纬路,织成了一张大网,席卷着济南的历史与现在,捕捉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济南本就是盛产故事的城市,经纬路更像磁铁一样,成为无数故事的汇集地。漫步在遮天蔽日的林荫道上,能感觉到故事像百年松树上滴下的松脂,落在万国风情的建筑上,落在路口乘凉的老人身上,散发出沁人的清香。
经路和纬路,就像是具象的经线和纬线,把无数个路口、建筑、老人的故事串起来织成一块方毯,保护着这里的纯净与沉淀。在这片老城里慢慢泡着,深藏在骨子里的老济南气息就这样住进你心里。
每个路口都是故事
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联合山东巡抚周馥,上书光绪皇帝,在济南等三地开商埠,济南经纬路的故事自此开始书写。济南商埠区开中国自主开埠之先河,相比青岛的八大关,这里更多一些自主开放的色彩,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地标都可以用经×纬×的坐标来轻易找到:经四纬二的大观园、经一纬三的北洋大戏院、经二纬四的瑞蚨祥、经三纬五的中山公园、经六纬七的省立医院&hellip&hellip
走过百年时光的经纬路,堪称济南开埠文化的天然博物馆,见证了济南近代史。
有意思的是,济南的经纬路与地球的经纬度方向相反:经路指东西,纬路通南北。至于为什么要如此命名,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比较可信的一种来自《济南市志》。
据该书记载,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清政府勘定西关外一区域作为济南商埠。当时的商埠区境界东西长约五里,南北则不到三里。当局根据古时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称说,将商埠区内的东西方向道路为经,南北方向的道路命名为纬,经纬之间的短纬路一般命名为小纬路。
最初,济南的经纬路并没有这么多条,1916年才仅有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至纬五路总共7条道路。到了1921年,济南商埠区又向西扩展至纬十路,向南扩展至经七路。这种统一命名的方式,为商埠向南、向西发展预留了依次排列的道路名称。同时,经路设计时也考虑了当时津浦、胶济两铁路的走向,便于商货的集散。
在泉水浸润的济南城,商埠区里的建筑大都中西合璧。坐落在纬六路的丰大银行旧址,建于1919年,济南人叫它老洋行。这座玲珑考究的建筑,是老商埠区具有南欧巴洛克风格的孤本。
经四路教堂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基督教堂,经历百余年的风雨依然矗立如新,在无数年代同样久远的民房与法国梧桐中间,教堂显得格外高大挺拔。这里的每座老建筑背后,都依傍着一段故事,一段岁月。
寸土之上,本心犹在
百年经纬的积淀,滋润了近现代济南的商业和文明,让济南城如同道路两旁茂盛的法国梧桐,散发着平凡的睿智。经纬路的故事,与老商埠的历史,如同两股绳相互交织拧成一股,增强了这大网的韧性,让人即使在异乡漂泊,也难以忘怀。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经纬路有着别处难以寻觅的安静闲适。
小时候,我与小伙伴们在这里嬉戏追逐,而家人从来不用担心我们走失迷路。经纬路里的巷子看似曲折蜿蜒,却四通八达。即便一时在树荫下迷了方向,继续沿着胡同前行,也总能找到豁然开朗的出口,看到经纬路标,然后飞跑着奔向家的方向。
长大后,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加拉加斯、新加坡还是河内,当我一时找不到方向,总习惯把家乡经纬路的网映射在眼前。有了这映射般的路程规划,即便南辕北辙走错了路,却也不会有迷路的烦躁。
长久以来,经纬路都是繁华的城市中心地。
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十分繁华的商业区,沿线遍布老商号、银行、电影院和戏园等。经二路是济南老字号扎堆的一条路,瑞蚨祥绸布店、大西洋钟表眼镜行、亨得利钟表店等老字号鳞次栉比。
时至今日,济南经纬路早已突破了原先的限制。从经一路到经十一路,从纬一路到纬十二路,经纬道路数量越来越多,贯穿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成为城市交通布局中的主干道。这片老城区日新月异,变得现代化气息十足。
尽管如此,这里却仿佛有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将外面喧闹的世界隔离开。夏天,车辆和行人在绿色隧道般的道路上穿过,不急不慢,却从来也没有堵车之虞。越狭窄,越畅通,仿佛成了济南经纬路一道特别的风景。树木旺盛的年景里,人们出门甚至不需要带伞。因为头顶茂盛的法国梧桐,便是最好的葱绿色大伞。
这片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老城区,淡定自若见证着济南的风云变幻,继续安静陪伴着济南人的生活。老房子里的新故事
不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火车站总是人来人往、流动而密集的存在,便利的交通成为新鲜事物进入的必要前提。受惠于此,经纬路成为年轻人书写新故事的乌托邦。
现在,经纬路的新故事,写在了这些长满爬山虎的老房子里。
从经四路教堂这个永远不会丢失的地标,一直向西走到经二纬七,能看到一栋百年老建筑。百年前,济南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棉花集散市场,这栋建于1909年的建筑是当时省城第一家棉花行&mdash&mdash阜成信棉花行所在地。
现在,百年棉花依旧开&mdash&mdash棉花咖啡,正是怀揣着文艺之心的年轻人创业故事的一章。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能看到店里清新文艺的装修。沙发上的年轻人们,或者啜饮咖啡,或者捧一本厚书品读。新老、中西、土洋,这些搭配在激情活力的年轻人手中,像橡皮泥一样被捏合到一起,不着痕迹,自然舒适。
而这,就是属于经纬路的特殊魔力。
不只有年轻人才会讲新故事。在经四纬八的街角,白底红字的大招牌格外醒目:人民理发店。五十多岁的剃头师傅穿一身白大褂,熟练地摆弄剪刀和电推子,剪出干净利落的发型。价格便宜、定额接待,无论是经营噱头还是店主的奇思妙想,都不难看出济南人的坚守和创新。
经纬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经路纬路的网里,一切都是那样畅通且包容的。居留在此的济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沿袭着已有的宁静淡然,却也散发着天马行空的想象。
阡陌纵横间,济南经纬路秉承一贯的包容与开放,不断前行,续写着属于它的百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