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粉笔翁为生活白头 自创特色字体引商机
记者 孔雨童
崔显仁写字时,总是引来不少人围观。记者 孔雨童 摄
在各地微博网友的帮助下,12日中午,曾在(山东)烟台卖艺的“粉笔翁”被找到了。当时,他正在青岛威海路上写字卖艺。
“老翁”叫崔显仁,是黑龙江绥化人。他其实不老,才49岁,只是头发白了,面部严重烧伤,模糊了年纪。
目前,方正公司工作人员已与崔显仁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开发他那手独特隽秀的粉笔字。
[b]青岛网友爆料[/b]
11日傍晚,一名青岛网友发微博称,在青岛台东附近的威海路上见到了卖艺的“粉笔翁”,同时还附上了现场照片。方正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记者先后赶往青岛。
12日中午12点多,已经找了一上午的方正员工,终于在妇女儿童批发市场旁看到了“粉笔翁”的身影。“我们站在天桥上,看到一个戴着帽子和墨镜的人慢慢走,看他脸上的烧伤程度,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粉笔翁”随后找到一块空地,打开包,拿出一台音响,之后将一卷黑色的人造革缓缓展开。快下午1点时,他掏出粉笔开始写字。
他用左手残缺的中指、无名指夹住一截粉笔,再用右手残指上前挤住,艰难地一笔一笔地写。“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每写完一句,他就换一种颜色的粉笔,遇到需要写细的笔画,就拾起生锈的小刀,将粉笔削尖。
像很多街头卖艺者一样,他写字时,一旁的音响就播放流行歌曲。路人围过来又散去,其中一些人会放下几元钱。每当此时,他会抬起头说声“谢谢”。
下午4点时,“粉笔翁”起身去吃饭。方正公司的工作人员上前打招呼,并说明来意。“我能干啥?”“粉笔翁”听罢,有些吃惊地笑了起来。
方正将与“粉笔翁”合作
吃饭时,记者才看清他的面容,花白的头发,耳朵、鼻子几乎都被烧没了。由于皮肤太紧,嘴巴闭不上,吃面条时他要夹起来赶紧咬住,否则就会从口中滑出来……
方正公司的工作人员跟他说,想将他的字开发成字库,并推广到全国使用。“合作?我能干啥啊?要是能改善生活就太好了。”他说,自己叫崔显仁,今年49岁,是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人,因为一场意外,他被烧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些年,他从黑龙江向南,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城市写字卖艺,由于妻子椎间盘突出无法劳动,全家都要靠他的字生活。
方正字库的王海潮说,他们初步计划,先给崔显仁一笔钱,让他安心写字,然后由公司开发成字库。
对于这一字型的命名,王海潮说,公司会尊重老人的意见,也许会以他的名字命名。
“我以后真的不用在街上卖艺了?”老人笑着问。
“我们愿意把字库开发的所有收益都送给他,来改善他的生活。”王海潮说。
“粉笔翁”崔显仁:
为了生活,练出一手好字
12日,在青岛热闹喧嚣的威海路上,崔显仁一趴就是近3个小时,一笔一划,没有涂改,写出的汉字就像是打了方格写出来的。
殊不知,崔显仁能写这么好的字,完全是生活逼出来的。
为了生活,他拿起了笔
1993年因为一次意外,崔显仁的面部和双手严重烧伤。他在家闷得厉害,就开始练字。他试过用嘴叼,用脚夹,但根本拿不住毛笔。
后来,妻子的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严重,一家人的生计成了问题。“有一天,邻居就跟我说,你也不能靠别人养着,出去能要点就要点。”
他去了周边的地方,但是根本要不到钱。“你是乞讨的,都看不起吧。”邻居的话提醒了他,他想到了自己的字。
琢磨两年练出好字
“一开始我是写楷体字的。”崔显仁说,后来他想,自己能不能写一种更有特色的字。
他开始拿着字典研究,把一个个繁体字进行变形。“就像画画似的,让它更漂亮。”在青岛街边,崔显仁随手给记者比划了几个偏旁部首的变形:一个点,被变形写成了S形或是心形;撇和捺,有时像一片柳叶,有时又成了一弯新月……
崔显仁说,他凭自己的想象,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写出这样一笔字。再去卖艺的时候,他明显感觉到很多人投来敬佩的眼光。
“能改善生活最好了”
在外卖艺5年,崔显仁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
“能想到有一天自己创的字给别人用吗?”记者问。
“那谁能想到啊,得谢谢这些好心人。”
他有一个儿子在杭州打工,他说自己跟儿子是“互相都顾不上”。
“没想过以后吗?”
“没有,要是能合作成,能改善生活最好不过了。不行就继续写字。”老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