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七旬老人40年收藏千余“宝贝”
山东商报 记者 高倩
陈老40余年剪下的“百科全书” 鲁网3月25日讯 走进陈孝才老人家中,一间小客厅、一间小卧室,这二三十平米的小空间里,朴素而简洁。最像样的一组家具里,没有什么私人物品,堆满了他40余年从各处收藏来的数千件“宝贝”。其中,有近60册的剪报,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有见证了时代发展的各类邮票以及画册。在陈老家,还可以找到旧时的电码本、济南老城区全图……这些东西,仿佛讲述了一部社会发展的现代史,同时,也成了陈孝才老人全部的精神寄托。
几十年来的心血他视若珍宝 陈老今年已经78岁了,但看上去身体依然很硬朗,对人也很平和。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收集成了他最大的爱好,1982年退休后,收藏真正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陈老卧室南侧一面,摆放着书橱与柜子相结合的一组家具,里面整整齐齐地堆满了各种文件夹和文件袋,这些东西,便是他40余年的全部心血。“这里面主要是这几十年来的剪报,数量最庞大。其余有集邮册、老照片、老地图……。”陈老告诉记者,平时只要看到值得收集的报纸、纪念册等,他全给买下来。
记者看到,柜子最上面,放着三套人民币发行时的纪念册。“很遗憾只有第三套、第四套和第五套。”这些,买的时候一套也至少1000多元。“从前的工资还没那么高,不管多贵,我都会狠狠心买下来,毕竟,这很值得珍藏。”这些年下来,陈老在收藏上没少花钱,而他自己的退休工资却没多少。对此,陈老的老伴也表示支持,“他就喜欢这个,咱也没啥意见。” 60册剪报组成“百科全书” 说起陈老这些年收藏的最有意义的东西,当属那近60册剪报。无论是谁看到这组庞大的册子,都无不赞叹。总结起来,这些积累起来的报纸足足有半个世纪的故事。
记者看到,陈老着实在这上面花了一番心血。按照报纸的内容,有人物、体育、军事、字画、国内、国际等十几个不同的种类。“必须分好,不然积累多了就很难规整了。”记者看到,这里面,有一本名为《中国大事》的册子,随手翻看了一下,里面有不少颜色发黄的旧报纸。陈老说,这些现在都不敢动了,纸变脆了,生怕一碰就碎。翻着一本本册子,记者看到了近几十年中国的变迁和发展。
这整整一书橱的剪报,堆起来有三四米高。陈老说,有了这些报纸,现在的人可以认识历史、重读历史。“这些东西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对比今昔感受时代发展 在陈老的收藏中,记者看到一张老济南的地图,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的城区图,面积比现在小很多。“虽然是小小的一张图,却可以帮你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陈老说。
说起电码本,很多年轻人表示很陌生。陈老的收藏中就有一本1980年印制的《标准电码本》。“从前我当过兵,做的是通讯员的工作,所以和电报接触较多。”他一边翻着本子一边说,“比如,‘一’这个字,所替代的数字就是0001,‘你好’翻译成电码就是0132 1170。时代发展了,大家都用电话了,这东西虽然早就淘汰了,可想找也很难有了。” 在自己珍藏的一些物品中,陈老觉得尤为珍贵的是上世纪60年代收集到的几张关于周总理的照片,其中还有一张已经磨损了的底片。记者得知,陈老当兵期间曾被分配到北京某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看着这些旧照片,让我想起了当年从朝鲜回到四川,一路又辗转到济南老家的那些日子。”陈老告诉记者,如今自己退了休,每每拿出旧物,便会感慨颇多。